死亡真能體驗嗎?BBC專訪上海死亡體驗館創辦人

2016-04-20 10:23

? 人氣

體驗火化。(BBC中文網)

體驗火化。(BBC中文網)

中國人的忌諱很多,最大的莫過於「死亡」。有時候人們連提都不敢提,不得不提的時候就稱之為「往生」、「西歸」、「駕鶴」、「去了」等等這些字眼,更遑論要體驗死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上海一家叫做「醒來」的生命教育社會企業在今年清明節在黃浦區開辦了一所「死亡體驗館」。這家機構說,他們著眼於表達生命的終極命題——死亡,孤獨,自由與意義,為公眾提供體驗式的探索機會。

這家「死亡體驗館」有三位創辦人:老黃、丁銳、莫里斯。身兼「醒來」媒體經理的莫里斯在接受BBC東亞部採訪時講解了設立「死亡體驗館」的緣由和館內的體驗活動。

問:是什麼原因促使你們建立這家「死亡體驗館」的?

莫里斯:對於死亡話題的各個維度,我們有過深入和廣泛的了解。我們有過八年的臨終關懷經驗。創始人老黃是一家臨終關懷的非政府組織理事長,也正是在臨終關懷的過程中產生了醒來的最初念頭。三位創始人中的兩位都是心理諮詢師,其中丁銳曾經處理過許多具有自殺傾向的個案,非常理解死亡焦慮比我們想像中更加普遍,他本人也在體驗館建設過程中經歷了父母的辭世。第三位創始人莫里斯(本人)曾經系統學習和實踐過各種來自東方的靈修體系,橫向比較過各種宗教和哲學流派對死亡的態度。所有這些碎片整合在一起,最終產生了醒來死亡體驗館這個產品。

火化
火化爐中烈火熊熊

問:為什麼要體驗死亡?有什麼目的?

莫里斯:建設死亡體驗館的靈感來源於我們在臨終關懷中的經驗。我們發現,在臨終關懷的實踐過程中,無論我們的照顧有多無微不至,依然無法讓病患免於對死亡的恐懼。而且,在病患臨終過程中,家屬也受到極大的心靈衝擊。我們認為,對死亡的恐懼是來源於不去了解的集體潛意識。如果我們對生命中的這個部分刻意迴避,當它到來時,我們當然會手足無措。所以,建設死亡體驗館的目的就是將死亡教育前置,用體驗的形式提前使人感受、面對死亡,當體驗者面對親人和自己的死亡的時候,可以更加從容。同時,我們也希望人們能以死亡為鏡,更好地洞見自己過去的生命,以生死的高度看待和規劃自己的未來。

問:在「死亡體驗館」內如何體驗死亡?

莫里斯:死亡體驗館目前只有一個項目,即兩個半小時的死亡體驗。體驗者在來之前需要首先思考,如果今天真的是你的最後一天,你會如何度過?帶著這樣的思考,體驗者來到死亡體驗館,進入一個封閉的遊戲空間,在空間裏進行12輪的心理遊戲,遊戲內容涉及關於死亡的價值觀與倫理衝突。比如,如果你的朋友已經癌症晚期,你會答應協助他安樂死嗎?每輪都會淘汰出一個觀點不被認同的體驗者,獨自進入一條全黑的通道,隨後經歷死亡、焚化、重生的過程,在一個純白的空間中降生,與之前被淘汰的體驗者交流感受,我們在這個空間裏凖備了一些心理重建的小儀式和簡單問題,以幫助他們沉澱感受。我們認為,死亡不僅僅是肉體的死亡,也是社會關係的死亡。通過12輪淘汰制的遊戲,我們希望喚起人們對死亡的思考,同時模擬出一個人要離開這個小社會(其他體驗者)產生的心理割裂感,那就象徵著他社會身份的死亡。

鏡房
鏡房內讓參加者思考人生

問:死亡體驗館門票要444人民幣,並不便宜。你們要吸引什麼人進來?他們要來尋求什麼?

莫里斯:所有有能力負擔票價、對死亡有興趣並希望通過幫助了解死亡的人,都是我們的目標客戶。正如每個人對生命的理解都不一樣,我們也無法完全預設體驗者的心理。有些人是經歷了親人的離世,急切地尋求情緒出口,也有人只是出於對死亡的好奇,還有人剛剛經歷了婚姻失敗,想要在「醒來」安放一段死去的關係。死亡就像一面鏡子,可以映照出人們最迫切的需求和最珍視的東西。我們在服務過程中,也看到了越來越多有不同需求的人因為醒來而獲益。

問:如果成功的話,有沒有計劃擴展到其他中國城市甚至海外?

莫里斯:現在場館處於嘗試階段,我們離這個目標還有一定距離。但是,如果情況允許,我們當然會希望擴大規模。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創建一個以生死教育為核心的文化產品。

生花
在這個稱謂生花(生命之花)的圓形房間內,參加者討論生與死

問:社會上各種想法的人都有,當然有人會認為這個做法令人不安,你們如何向他們解釋?

莫里斯:認為死亡是病態、不愉快的,這當然是大部分人持有的觀念。正是因為大部分人依然對死亡持有偏見的態度,才證明我們的生死教育是有價值的。我們希望服務和撫慰的,正是那些迴避死亡的人。中國有一句古話叫「未知生焉知死」,我們認為這句話反過來也成立,「未知死焉知生」——死亡與生命相伴而行,只有真正與死亡恐懼和解,才能真正擁抱這段終有盡頭的生命。

(撰寫:田耕/責編:歐陽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