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有錢考遍天下、沒錢只能去「指考」?

2019-03-14 06:00

? 人氣

許多清寒家庭期盼自己的孩子可以透過讀書來翻轉社會地位,因此作者認為,若「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成了弱勢家庭無奈的悲哀,這絕對是國家的錯。(資料照,圖/naosuke ii@flickr)

許多清寒家庭期盼自己的孩子可以透過讀書來翻轉社會地位,因此作者認為,若「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成了弱勢家庭無奈的悲哀,這絕對是國家的錯。(資料照,圖/naosuke ii@flickr)

108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成績於2月25日公布,總報名人數共計138,387人,學科考試有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等五科,美術術科考試加考[素描]、[彩繪技法]、[創意表現]、[書法]、[美術鑑賞]、[美術鑑賞解答]、[水墨畫],音樂術科考試加考[樂理題目]、[樂理選擇解答]、[聽寫解答],聯招會為了減輕考生壓力,今年度大學招生首次限制校系至多採計學測4科。每年辦理的大學聯招規模可謂宏大,不但影響考生權益更關係到他們的未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大學學測放榜時,全國各高中的圍牆貼滿學生考上國立大學的榜單,但是,今年有雄中、雄女學生在臉書發起活動「終結放榜新聞:拒絕『成功』模板,停止製造神話」,質疑每年大學放榜,學校就急著讓滿級分的學生受訪的新聞意義何在?他們認為,這些放榜新聞只會加深升學主義下對成功的迷思,同時助長媒體把學生的私事當成新聞賣點的嗜血文化。短短數日已有雄女、中山女高、鼓山高中、興國高中、師大附中、建中、北一女等學校校長跟進連署,但是也有其他高中雖然支持學生訴求,卻未簽署承諾書,認為只要學生的表現有正向價值,學校都會給予鼓勵。也有家長認為不該矯枉過正,報導學習優良表現亦可達到榜樣認同的效果。

「終結放榜新聞」鬧得沸沸揚揚,其實並沒有真實關懷到社會核心價值,保護學生隱私當然重要,我們更關心的是弱勢族群是否有公平、正義的升學管道!「憲法」第二十一條規定,人民有受國民教育之權利與義務。教育基本法第 4 條敘明人民無分性別、年齡、能力、地域、族群、宗教信仰、政治理念、社經地位及其他條件,接受教育之機會一律平等。對於原住民、身心障礙者及其他弱勢族群之教育,應考慮其自主性及特殊性,依法令予以特別保障,並扶助其發展。但是,現行的大學入學制度,卻是用盡各種光明正大的門檻,剝奪弱勢族群的受教權,以「個人申請入學」為例,每人以申請六校系(含)為限,申請資格於招生規定另訂之。於是,在各校系甄試時,大學校系自辦指定項目甄試,都會強加不合理的甄試項目及規定。

其一、每人以申請六校系(含)為限,很多學校是收費1500元,六校總共9000元,這還不包括家長要向任職的公司請假,陪同子女南征北討舟車勞頓,全國走透透這期間的交通費、住宿費、餐飲費…等恐怕又是9000元的數倍以上費用,這樣的支出就連一般的家庭都是沉重的負擔,不但折磨學生,也折磨家長,更是對弱勢家庭的最大折磨。

其二、明明學生已經考過學科及術科,在第一階段甄選已經採納學科及術科的成績,第二階段竟然還要再加考自己規定的學科及術科?其必要性何在?合理的懷疑這是開小門走小路,給有權有勢的人有機會打高分,讓一般考生穿小鞋?加考自己規定的學科及術科是要暗示學生,得另外花錢聘用該校教師來授課嗎??好笑的是,如果學生參加「指考」,不但書審、口試全都免,原本「個人申請入學」要加考學科及術科的科系,所有要加考的科目也全免了,全部只看「指考」成績!請問,「指考」就不必加考各校的指定科目,難道是暗示「學測」沒公信力,根本是來亂考的嗎??

其三、最沒有標準、最不客觀的「口試」,竟然也在各校甄試的項目!短短十分鐘的口試就可以評斷考生的受教權嗎?難道剛毅木訥、溫順婉約、古意內斂、質樸寡言的人格特質就不能有受教權嗎??這群學生是來貴系所求學,卻成了選美秀?口才秀?表演秀?雜耍秀?又不是每一個人都要當民意代表,口沫橫飛才是入學標準嗎?或是原住民族「國語」不標準,也會被排除在入學門檻之外嗎?可笑的是,全國的研究所以考試入學的科系,大部分都沒有加考「口試」項目,唯獨大學入學考除了學測成績之外,竟然還要有「口試」??

其四、書審資料有自傳、研究報告或論文、作品集之類,也許立意良善,但是不要成了比雄厚財力大賽,有錢人家送去印刷廠彩色印刷、精美排版、裝訂成冊,沒錢沒資源的家庭,就僅能用印表機簡單列印?希望評選的教授們,書審的資料不要只看炫麗的外表,考生真實內涵的呈現,才是您伯樂相馬發現璞玉的唯一標準。

清大招聯會的論述:申請入學學生學業表現優於指考入學學生。所以,強勢主張80%以上入學名額採用申請。但是,目前制度是申請入學早於指考入學,先被挑選的學生當然在學業是比較好。若是指考後先讓學生選學校再申請入學,指考生的成績必是優於申請入學,這是小學生都懂的順序問題。2016/10/16 【配合12年國教新課綱預定107學年度實施,大考中心和國教院提出考招連動6個草案,8月進行四場公聽會調查,但至今未公布結果。國教行動聯盟、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等多個團體今天拿出公聽會調查結果,發現高達8成3的專家學者和一般家長,最支持「考完再招、一次分發」的方案,至於「考招交錯」的現況微調,只有1成6。】故,具體建議「指考」名額不應少於50%。

弱勢家庭最期待的是子女能藉由教育翻轉家族的社會階級,沒有錢不是考生的原罪,但是國家沒有提供弱勢家庭公平、公正的教育機會,當「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成了弱勢家庭無奈的悲哀,這絕對是國家的錯,這是政策不當規範造成的。為保障經濟弱勢學生的受教權且促進社會階層流動,教育部需要再用心,不光只是讓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特殊境遇家庭子女及身心障礙學生減免甄試費外,大學入學考各項制度更要接地氣,革除不合理的規章,繁星計畫讓「高中均質、區域均衡」,翻轉城鄉高中的資源不平等,就是個好的制度,但是在「個人申請入學」制度有許多盤根錯節的爭議要改進,期使大學招生制度符合「多元」、「公平」、「簡單」之原則,並讓各種階層家庭的考生都能安心參加甄試入學。

讓考生及家長南北奔波的口試,早在106年就有很多學校試辦免口試,2年過去了,大部分的學校還是有口試,這些學校真是讓人感到十分錯愕!以口試甄選學生入學,連美國都沒有,台灣為何要獨創最沒有標準的這招?(圖/作者提供)
讓考生及家長南北奔波的口試,早在106年就有很多學校試辦免口試,2年過去了,大部分的學校還是有口試,這些學校真是讓人感到十分錯愕!以口試甄選學生入學,連美國都沒有,台灣為何要獨創最沒有標準的這招?(圖/作者提供)

*作者為臺北市學校教育產業工會退休部主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