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拋下病重老父遠走高飛的他,會被孔子尊為「至德」?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啊…

2017-02-24 16:49

? 人氣

但這時問題來了,就算你明白地說不回來,但弟弟季歷該怎麼辦?他難道能因為哥哥一次說不回,就不再請嗎?當然不能,他還得再派使者來請。他如果再請了,你是回來還是不回來?如果你要回來,前面何必推讓?如果你不回來,萬一對方還要再請,那豈不是徒生紛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因為太伯和仲雍是真心要讓,他們索性一次就把事情做到絕。他們兩人「文身斷髮,示不可用」,這樣就再也不可能回去繼承。讓季歷明白、讓所有周的臣子都明白,他們兩人要讓國的決心。

這就是太伯和仲雍了不起的地方,表面上做的行為都是不孝,但目的是成全父親的心願,這是大孝。如果拘泥俗禮而不做,父親的心願就不能完成,國家徒增紛擾,那反而是大不孝!這就是「通權達變」,在古代把這叫做「不孝之孝」

在《論語》中,孔子對太伯這樣的行為非常讚賞,稱讚他「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鄭玄的注疏中,解釋「三以天下讓」為「太王疾,太伯因適吳越採藥,太王歿而不返,季歷為喪主,一讓也。季歷赴之,不來奔喪,二讓也。免喪之後,遂斷髮文身,三讓也。三讓之美皆隱蔽不著,故人無得而稱焉」。

為何「三讓之美皆隱蔽不著」?因為太伯和仲雍,在嘴上一個讓字也沒有說,他們不用說的用做的,所以是「至德」。我們一般人所以為德不卒,就是因為說得太多,而做得太少。

近代學者針對太伯奔吳,還提出了另外一種說法。他們提出太伯、仲雍都是因為和季歷政治鬥爭失敗,因此才跑到吳國去的。所以採藥云云,皆是捏造。

這樣的說法,到底可不可信呢?這需要歷史文獻或考古發現上的證據,但這樣的證據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鬥爭失敗不過是後人推測。因此從《史記》的記載來看,太史公並不相信這個說法。

我曾在前面一本書《帝國崛起》中提過,相對於古人常犯「迷信」的毛病,今人則常犯「迷不信」的毛病。今人常常一讀古人的道德故事,就傾向這些全是假的,這個世界上哪有那麼好的人?人彼此相爭都來不及,怎麼可能相讓?因為在他心中,這個世界上豈有真聖賢,全是偽君子!

其實這樣的想法,確實有失偏頗,你沒碰到不代表世上沒有。我們都是凡人,但在凡人之中,確實也有某些人能作出不平凡的生命選擇,所以才能成為君子、賢人和聖人。讀書之前,不妨先了解再批評,先進入作者的世界,了解他到底要說什麼,這就是我所知道的讀書態度。

那麼太伯身為嫡長子,卻作出了一般人認為愚不可及的讓國決定,他又得到了什麼樣的結果呢?

季歷果立,是為王季,而昌為文王。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