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拋下病重老父遠走高飛的他,會被孔子尊為「至德」?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啊…

2017-02-24 16:49

? 人氣

太伯一連做了三件不孝之事,但很少稱讚人的孔子,卻在《論語》中推崇他為「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至德」是德的最高境界,《史記》更因此把吳太伯放在三十世家的首篇,這又是為什麼呢?

首先,讓我們先從吳國的始祖開始談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也。

吳國的始祖名叫吳太伯, 吳太伯是誰呢? 他和他的弟弟仲雍,都是周文王姬昌的伯伯。這位吳太伯在《論語》中,被孔子讚賞為「至德」(德的最高境界),孔子認為他是個偉大的歷史人物。

眾所周知,周朝始於文王、武王。而文王的父親名叫季歷,古人以伯、仲、叔、季排行,從這個名字就知道他是老四。而吳太伯正是季歷的大哥,仲雍是季歷的二哥,他們的父親叫做周太王。

如果列成世系表,就是這樣:

(圖/平安叢書提供)
(圖/平安叢書提供)

季歷賢,而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

太伯是長兄、仲雍是次兄,而季歷最小,本來按宗法應該是長兄繼位。但是問題來了,太王覺得季歷最為賢能,因此最喜歡他。更重要的是,季歷生了一個更加卓越的兒子,名叫昌。因此,太王希望把周國的君位傳給小兒子季歷,再由季歷傳給姬昌。

太王希望傳位給季歷,這是明顯違反宗法的。對於古人來說,宗法的神聖性遠超過今日的憲法,那是絕對不可動搖的,否則便會大亂。在歷史上,已經有無數的例子證明了這一點。

但太伯知道了父親的心願,也希望能成全這個心願,但又不希望引起大亂。假如你是太伯,你知道父親的心願,在這種情況之下,你該怎麼辦?

第一種方法,直接跟父親說,我願意讓位給弟弟。

各位覺得這個選擇怎麼樣?

坦白說,這個方法固然簡單,但實在不是一個好方法。

姑且不論父親和弟弟聽到後的反應,只要這個想法一說出口,必然引起大批恪守宗法的群臣們的反對,內爭立刻開始。因為誰來繼位,並不只是你家的家事,這同時也是國事,更影響了無數人的利益和前途。難道你要挨家挨戶去說服?就算這樣,也不一定能取得共識。

而且你願意讓位,但將來要是你有下一代,難道下一代也甘心讓出原本應該屬於他們的權位嗎?如果他們不甘心,會引來什麼樣的禍患?

更何況,就算你說了,人家就會相信你說的是真話嗎?假裝謙讓的事,在歷史上還少得了嗎?

第二種方法,這原本就是我的位子,我不讓!

各位覺得這個選擇怎麼樣?

在宗法之下,這個選擇可說是順理成章,誰也不能說什麼。但是父親的心願就會留下遺憾,「則長逝者魂魄私恨無窮」。對孝順父親的太伯來說,這不是他願意看到的。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太伯到底該怎麼做才好呢?

太伯用了第三種方法,他做了所有人都沒想到的事,他帶著弟弟仲雍,居然跑了!

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以避季歷。

要完成對季歷的讓位,光是太伯一人願意還不夠,還必須取得仲雍的同意。否則長子走了,而次子留下來,還是沒法傳給季歷。沒想到仲雍和哥哥一樣孝順,也希望能完成父親的心願,於是他同意和哥哥一起走。

根據東漢著名學者鄭玄的考證,兄弟倆是在太王生病的時候托言採藥,說要到遙遠的南方去採集藥材,回來治父親的病,就跑到了荊蠻之地,也就是後來的吳國。父親生病而不在身邊照顧,在一般人的觀念中這是不孝。

太伯還不只如此,等到太王病故了之後,準備舉行喪禮。按照古禮,必須由下一任的繼承人,也就是嫡長子來主持。但太伯不在,這下該怎麼辦?於是為了父親的喪禮,季歷便派使者請哥哥們回來奔喪。

接下來,太伯做了第二件所有人都沒想到的事,他和仲雍拒絕回來參加父親的喪禮!

不肯參加父親的喪禮,在一般人的觀念中這還是不孝。

等父親下葬之後,季歷又派使者來請哥哥。太伯和仲雍為了表現不願回去的決心,於是他們兩個「文身斷髮、示不可用」。什麼叫做文身斷髮呢?文身,是在身上刺青;斷髮,是把頭髮剪斷。

在古人來看,隨意毀壞父母給你的身體髮膚,這更是不孝。

所以《孝經》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斷髮文身便是不孝之人,不孝之人當然不能擔當繼承人。

太伯一連做了三件不孝之事,但很少稱讚人的孔子,卻在《論語》中推崇他為「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至德」是德的最高境界,《史記》更因此把吳太伯放在三十世家的首篇,這又是為什麼呢?

從一般人的觀點來看,不侍親疾、不奔父喪、斷髮文身,太伯和仲雍不正是不孝之人嗎?當然不是!他們的所作所為,其實都是為了成全父親的心願。

太王的心願是什麼?是要傳位給小兒子。太王會不會說?他不會說。因為只要他一開口,馬上這個家就要大亂,這個國也要大亂。這是明顯違反宗法的,一旦說出口,兒子們會怎麼想?臣子們會怎麼想?國人會怎麼想?這都不是他能事前意料的,所以他不會說。

但太王沒有說,並不代表別人就看不出來,至少長子太伯就看出來了。太伯看出了父親的心願,也希望成全父親的心願,而仲雍也是如此。他們兩兄弟下定決心要讓給弟弟,卻一個字也沒有說,他們用做的。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做的永遠比說的有力量。

他們先托言採藥,跑到遙遠的地方不回來,哥哥既然都不在,繼承者理所當然應該是弟弟。結果沒想到,弟弟季歷居然千方百計找到了他們,要哥哥回來參加父親的喪禮。根據鄭玄的考證,他們堅持不回來奔喪。因為只要他們回來,必然會是長兄主持喪禮。古代以家治國治天下,主持喪禮者必然是國君繼承人。如果他願意回來主持喪禮,當年又何必跑掉?如果弟弟一勸就回來,豈不代表當年跑掉是假的嗎?

但這時問題來了,就算你明白地說不回來,但弟弟季歷該怎麼辦?他難道能因為哥哥一次說不回,就不再請嗎?當然不能,他還得再派使者來請。他如果再請了,你是回來還是不回來?如果你要回來,前面何必推讓?如果你不回來,萬一對方還要再請,那豈不是徒生紛擾?

因為太伯和仲雍是真心要讓,他們索性一次就把事情做到絕。他們兩人「文身斷髮,示不可用」,這樣就再也不可能回去繼承。讓季歷明白、讓所有周的臣子都明白,他們兩人要讓國的決心。

這就是太伯和仲雍了不起的地方,表面上做的行為都是不孝,但目的是成全父親的心願,這是大孝。如果拘泥俗禮而不做,父親的心願就不能完成,國家徒增紛擾,那反而是大不孝!這就是「通權達變」,在古代把這叫做「不孝之孝」

在《論語》中,孔子對太伯這樣的行為非常讚賞,稱讚他「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鄭玄的注疏中,解釋「三以天下讓」為「太王疾,太伯因適吳越採藥,太王歿而不返,季歷為喪主,一讓也。季歷赴之,不來奔喪,二讓也。免喪之後,遂斷髮文身,三讓也。三讓之美皆隱蔽不著,故人無得而稱焉」。

為何「三讓之美皆隱蔽不著」?因為太伯和仲雍,在嘴上一個讓字也沒有說,他們不用說的用做的,所以是「至德」。我們一般人所以為德不卒,就是因為說得太多,而做得太少。

近代學者針對太伯奔吳,還提出了另外一種說法。他們提出太伯、仲雍都是因為和季歷政治鬥爭失敗,因此才跑到吳國去的。所以採藥云云,皆是捏造。

這樣的說法,到底可不可信呢?這需要歷史文獻或考古發現上的證據,但這樣的證據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鬥爭失敗不過是後人推測。因此從《史記》的記載來看,太史公並不相信這個說法。

我曾在前面一本書《帝國崛起》中提過,相對於古人常犯「迷信」的毛病,今人則常犯「迷不信」的毛病。今人常常一讀古人的道德故事,就傾向這些全是假的,這個世界上哪有那麼好的人?人彼此相爭都來不及,怎麼可能相讓?因為在他心中,這個世界上豈有真聖賢,全是偽君子!

其實這樣的想法,確實有失偏頗,你沒碰到不代表世上沒有。我們都是凡人,但在凡人之中,確實也有某些人能作出不平凡的生命選擇,所以才能成為君子、賢人和聖人。讀書之前,不妨先了解再批評,先進入作者的世界,了解他到底要說什麼,這就是我所知道的讀書態度。

那麼太伯身為嫡長子,卻作出了一般人認為愚不可及的讓國決定,他又得到了什麼樣的結果呢?

季歷果立,是為王季,而昌為文王。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

兩個哥哥堅決不肯回來,大家只好立季歷為國君,他就是後來的王季,他的兒子昌便是周文王,太王的心願確實完成了。

而太伯到了荊蠻之地,也就是吳地後,自己起了「句吳」的稱號。《說文》:「句,曲也」,太伯本不是吳人,卻甘心曲而從之,從此成為吳人,「句吳」二字正是他心跡之表露。周人在當時的文化程度高於吳人,太伯更是出身貴族階層。像這樣的人,卻願意長居蠻荒之吳地,因此得到了當地人的尊敬,有一千多家的人願意追隨他,立他為吳國的君長,所以他從此便被稱為吳太伯。

太伯讓掉一國,最後又自開一國。他做的是好事,最後也得到了好結果。

好人有了好報,固然令人欣喜,但歷史上並不是所有的好人都有好報。因此,這裡還是要問:「為什麼」?

太伯讓國能有好結果,主要因為兩個原因:

第一,東方思維和西方思維最大的不同,在於看待事物永遠有陰陽兩面。孤陰不生,獨陽不長,想要生生不息,就必須陰陽並存。如果以做事來說,除了有道德,還得有智慧。太伯不但有讓心,而且有讓術;讓心真誠,而且讓術高超。步步都做到絕,令人沒有防止或改變的餘地,所以才能成功。

第二,而所以每步都能做到如此乾淨漂亮,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太伯是真心要讓,沒有半點虛假或猶豫。道家說:「平直做去,自然水到渠成」,關鍵便在於此。

但在這件事上,其實除了太伯,還有一個人功勞最大,那就是仲雍。如果他不願讓國,不願玉成此事,而是把大哥走了當成是自己的機會,那麼一樣不會有圓滿結局。

太伯讓出一國,又自開一國,那麼仲雍讓國,又得到了什麼呢?

太伯卒,無子,弟仲雍立,是為吳仲雍。

太伯後來沒有兒子,因此他死後,就把國君位子傳給了弟弟,仲雍和他的子孫從此成為吳國的國君。

仲雍卒,子季簡立。季簡卒,子叔達立。叔達卒,子周章立。

四代之後,就在周章的時代,發生一件改變天下命運的大事。統治天下數百年的商朝滅亡了,周取代了商成為天子。

是時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

周武王代商之後,想起當年因為太伯和仲雍願意讓國,自己才有今日為天子的成就,他深深覺得感激。那時正是周初大封天下諸侯的時代,因此武王四處找尋兩人的後代,希望回報他們的恩德,最後終於找到已在吳國為君的周章。

周章已君吳,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虛,是為虞仲,列為諸侯。

周章已是吳國的國君,於是周武王「因而封之」,就地承認他的統治權。但這畢竟原本就是人家的國家,實在算不上報恩。所以武王再封周章的弟弟虞仲為君,把他封在黃河北邊,也是過去夏王朝京畿之地的虞國,列為周朝的諸侯。

周章卒,子熊遂立。……,子句卑立。是時晉獻公滅周北虞公,以開晉伐虢也。句卑卒,子去齊立。去齊卒,子壽夢立。壽夢立而吳始益大,稱王。

如果各位看過我前面一本書《帝國崛起》,相信對虞國還有記憶。沒錯,就是那個虞國!那個出賣了多年盟友虢國,那個唇亡齒寒被晉國一起滅亡,那個最後成為千古笑柄的虞國。

從太伯開始,五代之後分為吳國和虞國。十二代之後,虞國就被晉國滅了。《史記》在〈吳太伯世家〉中特別強調「以開晉伐虢也」,正如在〈秦本紀〉中強調「以璧馬賂於虞故也」,都是說明虞國乃因見利忘義而亡。

再過兩代,吳國傳到了壽夢,國勢開始強大起來,於是稱王。

自太伯作吳,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後為二。其一虞,在中國;其一吳,在夷蠻。

一個位在黃河北岸的虞國,居然會和千里之外位在長江南岸的吳國,原來是兄弟之親。如果不是文獻的清楚記載,誰能相信?其實從字形上來看,「虞」的下半部正是一個「吳」字;從字音上來說,吳、虞二字在《集韻》都是元俱切,讀音基本相同(在今日的閩南語中,兩音仍然相近),可見吳虞源出一國,並非虛構。

也有的學者懷疑(現代學者對古書記載有各式各樣的懷疑,族繁不及備載),吳國其實是蠻族,所謂太伯奔吳是他們虛構的傳說,用來拉抬自己的祖先,提高國家的地位。

虛構祖先的事情在歷史上固然有之,但不能因此說人人的祖先都是虛構。至少從周武王「求太伯、仲雍之後」,並分封虞仲的事蹟來看,至少吳國人相信太伯是吳國的始祖,周武王相信太伯是吳國的始祖,而虞國也相信太伯是吳國的始祖。不管各位相不相信,至少當事人自己通通相信。除非要說所有人一起造假,否則在沒有更堅強證據的情況下,也只能相信這很有可能是真的。

仲雍跟著哥哥一起讓國,他讓掉一國,最後子孫還得了兩國。

十二世而晉滅中國之虞。中國之虞滅二世,而夷蠻之吳興。大凡從太伯至壽夢十九世。

這是針對前文的總述,因為一個嶄新的時代就要開始了。而這位開創吳國新時代的人物,就是壽夢。雖然這個新時代,未必是吳國人所想要的。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平安叢書《霸王之夢: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4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