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書》什麼是真實的歷史?──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

2015-11-25 06:10

? 人氣

中研院士王明珂與其著作《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文本與表徵分析》(允晨出版)
中研院士王明珂與其著作《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文本與表徵分析》(允晨出版)

《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完整地交代人們的「認識」如何誕生、運作,成為作者所稱的表徵。本書特別強調「人類生態」在歷史知識、歷史記憶生產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人類生態包含三者,分別是「環境」、「經濟生業」與「社會結群」。環境就是地理條件,經濟生業則是人類如何開發土地資源,形成不同的經濟型態;最後,當人類為了從事特定的經濟活動,建構了各式各樣的社會組織、群體,也就是作者筆下的社會結群。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大部分的研究者已經注意到,不同的社會群體,他們選擇作為認同的物質、人物、一段歷史故事,都會因為他們的社會身分(例如工人、高中生、台北市政府員工等)而有所不同。相形之下,作者認為「人類生態」是一個缺乏深入探討的因素,我們居住成長的土地條件,深深影響我們如何記憶。例如某地關於祖先的傳說是這樣的,當地有三塊可開墾的土地,貧瘠有別,對應到傳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三個兄弟來到這裡,佔住最好那塊的是老大,其次是老二,最次是老三;這個故事合理化資源分配的現況。

既然如此,我們所知所習的知識,產生了潛移默化的效果,令我們只能夠聽到一種聲音,這就是社會化的過程。最能夠象徵這個過程者,莫過於「博物館」、「展覽館」。我們常覺得「眼見為憑」,但其實社會藉此傳遞的並非真實的「歷史」,而是傳播主流的「文化」。正如作者所陳,博物館中對於原住民或少數民族之傳統的展示,是「我們」透過物品的選擇、安排、展出,來傳遞出一組結構完整的社會記憶。親眼所見不一定真實,我們所見到的只是一個充滿「表相」、「象徵」的世界。

不論是學院裡的研究者,或是社會上的所有人,如何不被表象所蒙蔽,因此變成了關鍵的問題。如何反思各種資訊的意義,也就是作者推出「反思史學」的價值所在。本書提倡「在文獻中作田野」(do ethnography in archives),揭櫫三種分析工具,分別是「陶器的比喻」、「凹凸鏡的比喻」、「燃燒木桿的比喻」。

其一,當我們接收到一則訊息審視一份歷史文獻,聆聽一段對話時,都應該注意書寫者(製陶者)選擇那些要素作為材料,而他的選擇與其認同情境是甚麼?書寫者怎麼把過去編織成故事,在甚麼樣的場合中述說、怎麼述說,用甚麼樣的形式保存這份文獻?

其二,不僅要關注這只陶器,閱聽者更要觀察不同社會情境下人們所說的「歷史」差異,透過比較的眼光,我們得以區別不同陶器的結構(偏見)。

最後,作者提醒我們要把眼光從「結果」移到「過程」;換句話說,歷史就像是燃燒木桿,如果我們只是注意看到燒掉的殘餘,忽略尚未燃燒的木桿,都是過分偏頗,反之亦然。更好的方式是仔細觀察「正在摩擦快要發熱的那一部分」,也就是反思歷史變化的各種動態因素,絕非拿著結果倒推過去,受典範歷史的箝制。例如,木桿未燃與已燃的部分代表某種社會變遷前、後的差異,我們如果只看到未燃的部分(未漢化)或已燃的部分(已漢化),自然容易做出判斷。作者借鑑在中國邊疆田野的經驗,認為微觀這些處於「漢、非漢」之間的人們,如何交換訊息、相互影響,更能說明漢化的意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