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婷觀點:從越戰到以巴戰爭─美國大學生為何同情巴勒斯坦?

2024-04-29 07:00

? 人氣

而與白人的回答相比,其他群體的回答相對立體。例如非裔有33%認為「過度支持」、18%認為「程度恰當」、14%認為「不夠支持」,拉丁裔有35%認為「過度支持」、20%認為「程度恰當」、16%認為「不夠支持」,亞裔有46%認為「過度支持」、20%認為「程度恰當」、7%認為「不夠支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顯然,有色人種不僅有更強的同情巴勒斯坦傾向,也對於美國扮演的角色更加不滿。值得注意的是,據美國統計,在2024年有資格投票的4,100萬Z世代年輕人中,45%是有色人種。上述數據也或多或少解釋了,為何美國大學會因千里之外的巴勒斯坦議題陷入狂怒,因為部分示威者已在一定程度上,進到過去Black Lives Matter(BLM)的示威情境中。在這個情境下,以色列軍人就像濫用槍枝的美國警察,被屠殺的巴勒斯坦人則像命喪警察槍下與膝下的美國有色人種青年。

整體來說,美國Z世代距離大屠殺已經相當遙遠,也對中東戰爭、奧斯陸和平進程沒有生活記憶,其對以巴衝突的認知起點,就是近年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持續種族隔離與殺戮;與此同時,社群媒體崛起、BLM議題發酵,也顯著影響了美國Z世代的社群議題與同溫層建構,讓巴勒斯坦議題成功在校園中燎原。

1998年、筆者4歲時,美國夢工廠影業(DreamWorks Pictures)推出了著名動畫《埃及王子》(The Prince of Egypt),劇情講述摩西(Moses)成為先知、帶領希伯來人離開埃及的過程。這部動畫受到全球好評,片中歌曲《When You Believe》也獲得了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原創歌曲獎,筆者當年就與許多同齡孩童一樣,隨口都能哼上幾句。而構成《埃及王子》故事主軸的《出埃及記》,不僅是猶太教的重要敘事,也是當代猶太人慶祝逾越節的由來,更在美國擁有一定文化地位:1958年美國歷史小說家萊昂·尤里斯(Leon Uris)出版了以此為名的暢銷小說,小說在2年後改編為電影,成為1960年代美國大眾理解以色列、建立其英雄形象的重要來源。

從小說《出埃及記》到動畫《埃及王子》,這是美國戰後嬰兒潮、X世代與以色列同情共感的一段歲月,在這兩代人的認知中,以色列就像大衛,阿拉伯聯軍與巴勒斯坦武裝則像歌利亞,大衛雖弱勢,卻還是在與歌利亞決鬥時出奇制勝。但時至今日,尤其是以色列大開殺戒、美國校園發出怒吼的當下,這種認知已經明顯主客易位:在現在的美國青年看來,大衛無疑是巴勒斯坦,歌利亞則明顯是以色列。

*作者為《香港01》國際評論主筆。本文由劉燕婷的方格子Vocus授權轉載。

本篇文章共 4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80

喜歡這篇文章嗎?

劉燕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