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戰後美國扶持「偽軍」的成敗

2024-05-19 07:20

? 人氣

韓戰爆發後,美國為了應付共黨對日本本土滲透的問題,於1950年8月成立警察預備隊,即今日日本自衛隊的前身。(作者提供)

韓戰爆發後,美國為了應付共黨對日本本土滲透的問題,於1950年8月成立警察預備隊,即今日日本自衛隊的前身。(作者提供)

筆者寫了不少文章討論二戰期間日本在中國扶植的「偽軍」,為此在風傳媒上得到了不少讀者點閱與打賞,看來這個主題很受大家歡迎。不過「偽軍」並不是只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國所獨有的現象,同時代凡日軍、德軍還有義大利軍的佔領區都有由本土合作者組成的武裝力量存在,協助侵略者鎮壓當地的抵抗勢力或者打擊盟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等到軸心國瓦解後,世界進入兩極對抗的冷戰時代,蘇聯與美國亦同樣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扶持本土安全力量(Host-Nation Security Forces),為「偽軍」概念的進一步延伸。包括東德在內,所有華沙公約國組織的軍隊都稱得上是蘇聯扶持的「偽軍」。例如波蘭人民軍,不只效忠蘇聯扶持的共產黨盧布林政府,還大力迫害既反納粹也反蘇聯的波蘭家鄉軍老兵。

不過歷史上沒有第二個國家,比美國有更多的資源和決心投入於友邦軍隊的建設工作。當然這並不代表所有親美國家的軍隊都符合「偽軍」的觀念,例如英軍和國軍,雖然依賴美軍的武器、裝備、訓練以及指導,卻不是在美國對英國以及中華民國進行軍事征服後所扶植的軍隊。因此英軍和國軍只符合美國「盟軍」或者「夥伴」的範疇,不太能稱得上「偽軍」。

提到二戰後美國在全球各地扶持的「偽軍」,知名度最高的莫過於德意志聯邦國防軍、日本自衛隊、大韓民國國軍、越南共和國軍、阿富汗國民軍以及伊拉克安全部隊。其中成功的案例有德意志聯邦國防軍、日本自衛隊、大韓民國國軍和伊拉克安全部隊。因為失敗而走入歷史的,則有越南共和國軍與阿富汗國民軍。

上述六支美國扶持的「偽軍」,為什麼會有四支成功,兩支失敗?「偽軍」的成功與否,取決於每個國家不同的社會還有經濟環境,還有美國對各國不一樣的外交政策。美國在二戰後與西德、日本、南韓、南越、阿富汗和伊拉克各有不同的關係,就讓筆者利用這個機會好好分析這六支「偽軍」成功跟失敗的原因。

很難有人想像的到,聯邦德軍其實也是美國依循北約架構扶持起來的武裝,圖為今年新加坡航展上,吳尚融與德國空軍A400M加油運輸機組員合影。(作者提供)
很難有人想像的到,聯邦德軍其實也是美國依循北約架構扶持起來的武裝,圖為今年新加坡航展上,吳尚融與德國空軍A400M加油運輸機組員合影。(作者提供)

日本自衛隊與聯邦德軍

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德國與日本不只領土遭到盟軍佔領,戰時的軍隊也都被解散。不過伴隨著冷戰降臨、大陸淪陷以及韓戰爆發,負責日本全國以及德國西半部佔領工作的美國,從提防蘇聯武力擴張的角度出發決定「再武裝」兩國的軍隊,於是就有了日本自衛隊在1954年7月1日以及德意志聯邦國防軍在1955年11月12日的誕生。

無論是日本自衛隊還是聯邦德軍,都被嚴格約束在《美日安保條約》以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框架下。西德雖然同時由美英法三國共同佔領,且北約又是由多個北美與西南歐國家的集體防禦機制,然而真正掌握北約軍權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的始終為美軍將領,所以聯邦德軍從哪個角度看都是聽從美國指揮的「偽軍」,更何況國土全境都在駐日美軍掌控下的日本自衛隊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