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55歲才創辦世界上最重要的公司,台積電「教父」張忠謀秘訣何在?

2024-04-01 17:00

? 人氣

當張忠謀決定完全放棄原來的生活、搬往萬裡之外時,他已經在本行業積累了30年的經驗。他對半導體的了解可能超過了地球上的任何人,當然也超過台灣的任何人。張忠謀剛在工業技術研究院(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履新,李國鼎就把他叫到辦公室,交代了另一項工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張忠謀說,李國鼎認為他應該在台灣創辦一家半導體公司,這就是台積電的發端。

當張忠謀坐下來思考台積電的商業模式時,首先想到的是到它不能是什麼。

他說:「我當即斷定,在德州儀器或General Instrument,我不可能建立這樣一家偉大的公司。」

德州儀器負責晶片生產的各個環節,但德州的經驗在台灣卻行不通。要想在台灣打造出一家偉大的公司,唯一的辦法就是創建一家全新模式的公司,其商業模式既能發揮台灣的優勢,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台灣的諸多劣勢。

張忠謀認為,台灣在晶片供應鏈方面恰恰有一個強項。他當時運營的研究機構在之前10年裡一直在進行半導體方面的試驗。他研究了那10年的數據,台灣的晶片良率(即晶圓上合格晶片的百分比)讓他感到驚喜。他說,台灣的晶片良率幾乎是美國的兩倍。

張忠謀知道他的公司在設計、銷售或營銷晶片方面缺乏足夠的資源與矽谷競爭。但他相信,這家公司(也就是日後的台積電)有一個潛在的競爭優勢,即製造晶片,而且只製造晶片。

半導體企業家戈登·坎貝爾(Gordon Campbell)早已在張忠謀的腦海中播下了純晶圓代工的種子。張忠謀在General Instrument工作的那一年,坎貝爾曾拜訪過他,如果沒有這一幕,這一年對他來說多少會有些遺憾。坎貝爾深知建造和運營一座晶圓廠會面臨什麼樣的痛苦和低效風險。他認為,初創企業最好是設計晶片,並將生產外包出去。在他的一些同行看來,這是不可想像的。當時有句名言是,擁有晶圓廠的才是真男人。而他卻覺得未來屬於不要晶圓廠的人。

「人們根深蒂固地認為,一家成功的半導體公司,秘訣在於晶圓廠,」坎貝爾對筆者說。「如果思考一下,向無廠半導體公司模式的轉型其實是顯而易見的。但這與當時的觀念大相徑庭,很多人都沒往這方面想。」

1984年底與張忠謀交談時,坎貝爾正在思考這個問題。很快,張忠謀也思考這個問題。他開始認為,每家無廠半導體公司都將需要一家代工廠。

台灣政府持有48%的股份,其餘資金來自荷蘭電子巨頭飛利浦(Philips)和台灣的私營部門,但張忠謀是這家公司背後的推動力量。張忠謀的經驗、人脈和專業知識,使他有眼光以這種非傳統的商業模式建立台積電。他對這個行業的見解足夠深刻,有能力顛覆這個行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