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濤觀點:美中關係在互不想讓的對抗中沒有光明前途

2023-09-08 07:10

? 人氣

就目前美中關係的情勢看來,兩國關係向好的可能性遠遠小於交惡的機率。因為,華盛頓不情願放棄遏止和打壓中國的策略,北京也不會接受美國的所謂「霸凌」與「脅迫」。雙方都不會在各自認為關鍵的領域向對方做出實質上的讓步。因此,美中關係很大程度上只會越來越糟糕,而難有重大的轉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3年7月26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出席駐東加大使館落成典禮。(AP)
圖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P)

儘管近來中美關係在外交上有所迴轉,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6月18日至19日成功訪華,並得到習近平的會見。但是,美中之間緊張和對抗的態勢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變,雙方會後仍然各說各話,並無實質上的讓步。 6月20日,在加州的總統競選募款活動中,美國總統拜登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比作「獨裁者」。他的表態引發中方的尖銳回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稱這是「公開的政治挑釁」。但美國並未收回這番評論。美國國務院首席副發言人巴特爾(Vedant Patel)21日表示,拜登總統把習近平比作獨裁者的言論,並不該令人驚奇。他說:「美國將繼續透過外交和負責任的方式與中國接觸,以管控緊張局勢,消除誤解,避免誤判,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會直截了當地表達我們的分歧」。拜登和美國務院的言論使美中關係再掀波瀾。

繼布林肯訪中後,7月6至9日,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也訪問了中國。訪問期間,她雖然強調,華盛頓並不尋求與中國經濟「脫鉤」,因為這「對兩國來說都是災難性的,也會破壞世界穩定」。但她所強調的不尋求與中國「脫鉤」,並不妨礙要在與中國的交往中堅持「去風險」和「減少依賴」。但是耶倫在公開講話中也表示,處於國家安全考量,美國不得不對中國的先進科技企業實行高科技產品的出口限制。北京認為,她這是「試圖將美方的行為合理化、正當化」,中方不會同意這種做法。中方明確指出,泛化國家安全不利於正常經貿往來。這表明,目前雙方在這個問題上分歧依舊鮮明,仍各自堅持自己的立場。有中方分析稱: 「如果美國接下來在這方面沒有實質性的改善,可能之前這些氣氛的改善、4天的訪問就變成一件浪費時間的事了」。 

作為對美國限制行為(譬如日本、荷蘭配合美國政策,對中國半導體設備實施出口管制)的回應,中國就在葉輪訪華期間宣布對鍺和鎵等稀有金屬原料進行限制出口。這引起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強烈反彈,並稱要對此推出相應的反制措施。美中之間在經貿、高科技和原材料等領域相互採取的對抗性限制行為,並未因美中高層恢復接觸而停止和減緩,相反有不斷升級的跡象。

如果中美雙方都繼續堅持其對抗與不妥協的戰略,即:中國不改變其專制政權模式和與西方相向而行,美國也不容許中國超越和強過自己,中美關係最終就只有敵對,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合作,競爭中的「共生」將變得非常彆扭和難受,美國「透過外交和負責任的方式與中國接觸,以管控緊張局勢,消除誤解,避免誤判」的嘗試也不會見效。在這種以對抗為主要特徵的態勢下,也不排除中美最後會以戰爭的形式來決定誰勝誰負(即誰取代誰)的問題。一戰和二戰的爆發與結果即是兩個歷史先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