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台灣安全在他們手上─「美國軍事援華顧問團」簡史

2018-07-29 07:10

? 人氣

民國40年蔣介石總統接見美軍顧問團蔡斯少特。

民國40年蔣介石總統接見美軍顧問團蔡斯少特。

「美國軍事援華顧問團(簡稱:美軍顧問團)」(USMAAG- U.S.Military Assistance and Advisory Group/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於民國40年(1951年)5月1日成立,首任團長是陸軍少將蔡斯(William Curtis Chase,1895~1986,畢業於布朗大學)。最初是為因應韓戰爆發後所擬定的「中美共同互助協定」所派出的駐臺軍事顧問團,成立之初的正式名稱為「美國軍事援助技術團」(Military Assistance and Advisory Group)。到民國49年(1960年)12月,才改名為:「美駐中華民國軍事援助顧問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顧問團由──團本部、陸軍顧問組、海軍顧問組、空軍顧問組、聯勤顧問組等五個單位組成,成立之初,連團長在內,美軍顧問團只有12人。直到民國43年(1954年),一江山戰役結束,中美雙方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後,駐華美軍人數才大幅增加,最多時曾達2,347人。雙方合作期間,美軍總共換了14位團長與16位參謀長。除第一任顧問團團長蔡斯將軍的任期長達4年外,其他人皆為2年。團長最初編階少將,後來則因尼克森總統為了擺脫越戰的泥淖與改變美蘇兩強的對峙態勢,決定與大陸發展新的戰略關係,因此在1972年訪問大陸,並與大陸簽訂《上海公報》,在公報中美國向大陸承諾將逐步減少對臺軍售與在臺軍事顧問人數。之後顧問團長編階降至准將,再降為上校。美國與臺灣斷交後,美軍顧問團就於民國68年(1979年)3月1日全部撤離臺灣,最後一位顧問團長--湯普遜上校(Hadley N. Thompton)是在民國68年(1979年)4月26日離開臺灣、28日美軍協防臺灣司令部(USTDC-United States Taiwan Defense Command)司令林德(James P. Linder)離開臺灣,總計中(臺)、美雙方軍事合作時間長達27年又10個月。民國69年(1980年)「美國在臺協會(AIT)」成立後,原有顧問團處理之軍售、技術、訓練等業務,就轉由「美國在臺協會(AIT)」駐臺北辦事處轄下之技術組掌理。

「特種技術團」的成立和結束

其實美國最早成立的「駐華軍事顧問團」是在抗戰勝利後的民國35年(1946年)3月19日在首都南京成立,當時「冷戰(Cold War)」已經開始,美國計劃將中華民國培養成對抗蘇聯的區域軍事大國,初步經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確定顧問團人數為──陸軍750人(包括了航空部隊),海軍165人,總計915人。同年10月28日,「南京美軍總部」改名為「美國駐華陸軍顧問團」,包括了地面部隊、航空、後勤顧問,不久再與早在民國34年(1945年)11月23日成立的「美國海軍顧問團調查組」合併改稱為「美國駐華軍事顧問團」,首任團長為魯克斯中將。之後隨任務的調整,顧問團人數最多時,曾多達10,000多人。但隨著大陸情勢的逆轉,到了民國38年(1949年)2月4日,顧問團的最後一批人員由第二任團長巴大維中將(David Barr)率領離華,抵達日本東京。同年12月27日,中華民國政府由重慶遷來臺北。隔年(民國39年/1950年)3月,蔣中正復行視事,此時大陸西南仍未完全淪陷,為了整頓撤臺的國軍部隊與支援西南地區的作戰任務,蔣中正於同年4月初指示籌設「特種技術團」,雇用美國退伍官兵和民間技術人士來臺,出任國軍之軍事顧問。這個「特種技術團」之接洽與成立,乃至人員的雇用、辭退及往返臺美之交通食宿均交由「物資局」辦理。技術團團長由與我國相當友好、曾任美國第七艦隊司令的海軍退役上將柯克(Admiral Charles M.Cooke,1886~1970)擔任。

6月25日韓戰爆發,杜魯門隨即於27日下令第七艦隊巡戈臺灣海峽,毛澤東原本計畫渡海攻臺計畫從此被迫停止,國府因此得到喘息機會。此時美國也開始重新修正杜魯門總統於民國39年(1950年)1月5日宣佈不在介入臺海事務的政策(即停止任何軍援)。在國防部的支持下,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建議立即授予中華民國包含噴射戰鬥機、坦克與大口徑火砲等重型武器在內的軍備,同時派遣軍事顧問到臺灣協助防務工作。杜魯門總統在7月27日批准了這些建議,並從《共同防禦互助法》的【303條款(Mutual Defense Assistance Act,Section 303)】中撥出約14,340,000美元援助臺灣。8月初,美國遠東區司令部派出一支軍事調查團(Fox Survey Mission,又稱為「福克斯調查團」)來臺,實際勘查防禦臺灣的軍備需求,整個調查工作在3週內完成。照理說,美國國防部收到這份調查報告後,應立即擬訂新的軍援計畫,但卻被不明原因給耽擱住。不過,參謀首長聯席會議還是根據調查報告中所列舉的武器清單,於9月中旬建議運交約97,000,000美元的軍火給臺灣,首批軍火在11月23日運抵臺灣。

1944年,柯爾克少將(左一)與其他美軍高階將領在奧古斯塔號重巡洋艦艦橋上觀看作戰。(維基百科)
1944年,柯爾克少將(左一)與其他美軍高階將領在奧古斯塔號重巡洋艦艦橋上觀看作戰。(維基百科)

(柯爾克於1909年畢業於美國海軍官校(1909年班),曾參予過二次世界大戰,1942年至1943年,西西里島戰役及入侵義大利期間,柯爾克前往地中海擔任兩棲指揮官,也於1944年6月6日諾曼第登陸第一天時,在奧古斯塔號重巡洋艦(USS Augusta(CA-31))上擔任海軍高級指揮官,之後擔任美國駐法海軍(U.S. Naval Forces, France)司令官至1945年為止。1946年以上將之階級退役。

柯爾克上將退出海軍後,展開了他的外交生涯,並前往海外數個國家的美國大使館任職,1946年至1949年在布魯塞爾兼任美國駐比利時大使兼駐盧森堡公使、1949年7月4日至1951年10月6日至莫斯科任美國駐蘇聯大使、1962年6月7日至1963年1月16日至台北任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是歷年駐華大使任期最短的一位(註一)。)

同年年底,美國國防部根據調查團的報告,將中華民國納入美國與其盟邦的《共同防禦互助計畫(Mutual Defense Assistance Program)》中。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也建議追加1951年會計年度《共同防禦互助計畫》──71,200,000美元的軍事援助物資,同時派出一支軍事顧問團至中華民國,以有效分配這批軍援物資。但國務院反對這項提議,國務院雖同意追加援助預算,但卻擔心成立軍事顧問團之後,會讓美國無法擺脫中華民國的糾纏,同時也擔心因此得罪盟邦,降低對於韓戰的支持。最重要的是美國擔心中共會因此關閉與美國協商的大門。美國國務院與國防部為了這個議題一直爭執不休。當時,國務院認為在中華民國派駐軍事顧問團,政治意涵太過強烈,也因為國府在大陸失敗經驗的影響,國務院對於國府會如何有效率的運用軍援缺乏信心,因此認為應交由美國人來管理這些對華軍援。只是國務院認為只需擴大大使館的編制即可,不必特別設立一個軍事顧問團。但國防部卻認為,要讓軍援發揮最大的效率,就必須設一個軍事顧問團,不但可以在平日管理軍援物資,也可以主導國軍的訓練,以備將來若韓戰擴大需要臺灣支援時,這些部隊可以盡快投入韓國來支援盟軍作戰,甚至投入其它戰場來分擔美軍的重擔。

經雙方不斷協商與溝通、折衝,國務院在民國40年(1951年)3月底才同意在中華民國設立一軍事顧問團,初名為:「駐臺軍事援助顧問團」,但仍堅持這個軍事顧問團必須由駐華大使館管制,不受美軍遠東總司令指揮。4月底,國務院與國防部終於達成最後協議,定義顧問團的性質為在駐華代表的領導下,指揮協調並建議與軍援計畫有關事宜。同時規定顧問團的各項建議,應經由遠東區總司令送給華府各相關軍事單位,當然顧問團也可以直接與遠東區總司令部聯繫所有後勤支援事宜。達成協議後,全新的美軍顧問團團長蔡斯將軍於民國40年(1951年)5月1日抵臺履新,顧問團的團本部出設於總統府內,之後再遷至信義路原AIT(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美國在臺協會)舊址內,特種顧問團也在完成階段任務後於在9月底結束任務離臺返美。

時任澎湖防衛司令部上將司令官的李運成將軍(1910~1987,註二)與美軍顧問團。
時任澎湖防衛司令部上將司令官的李運成將軍(1910~1987,註二)與美軍顧問團。

美軍顧問團的組織結構

(1)顧問團團本部。於民國40年(1951年)成立之初,於團長、副團長、參謀長之下,分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四個業務組。民國49年(1960年)12月,「駐臺軍事援助顧問團」更名為:「美駐中華民國軍事援助顧問團」。一份報告認為,從民國39年(1950年)到民國58年(1969年),美國對中華民國的軍事援助金額,最高可能來到31億9,000萬美元(註三)。

(2)美軍顧問團各軍種分組:

陸軍顧問組,於民國40年(1951年)5月1日成立,辦公室就設於陸軍總部內。海軍顧問組,於民國40年(1951年)5月1日於左營成立,國49年(1951年)5月由左營遷回臺北的海軍總部內。空軍顧問組,於民國40年(1951年)6月1日成立,辦公室位於仁愛路之空軍總部內。聯勤顧問組,同樣也是在民國40年(1951年)成立。最初設有──財務、軍醫、運輸、通信、兵工、測量、工兵、一般等八個不同的兵科小組。民國43年(1954年)2月16日裁撤,原本的任務由陸軍組兼辦。民國45年(1956年)5月19日,因業務需要又重新恢復。民國49年(1960年)5月,改名為:「生產顧問組」。同年8月,又改回原名:「聯勤顧問組」。民國61年(1972年)1月,再改名為:「聯勤首席顧問」(註四)。

值得附帶一提的是,國軍在慶典閱兵時所使用的──「分列式進行曲(avanciermars)」,就是由駐臺美軍顧問艾理生(Harold L. "Lin" Arison,1919~1998,當時為准尉)於民國43年(1954年)改編自日耳曼進行曲的一首軍樂而來的,隔年(民國44年/1955年)正式成為國軍在閱兵典禮中演奏所使用的《分列式進行曲》。此外艾理生還積極爭取美援經費,在政工幹校(今國防大學政戰學院)設立「軍樂人員訓練班」,陸續開辦軍樂人員指揮、示範演奏等班隊,藉由現代樂隊訓練,讓國軍軍樂發展從無到有快速邁入新時代。

艾理生協助創設「國軍示範樂隊」;圖為一九五五年十月十日國慶日在總統府前指揮樂隊。(國防部示範樂隊)
艾理生協助創設「國軍示範樂隊」;圖為一九五五年十月十日國慶日在總統府前指揮樂隊。(國防部示範樂隊)

除了音樂外,艾理生也擔任「駐臺美軍廣播電台(Armed Forces Radio and Television Service in Taiwan,簡稱AFRT)」的首任台長。在美軍撤離臺灣之後,「駐臺美軍廣播電台」改由臺灣民間接手同時改名為──「台北國際社區廣播電台(International Community Radio Taipei,簡稱為ICRT)」(註五)。

艾理生過世後被葬於阿靈頓公墓內,中華民國國防部也在2013年追頒他「陸海空軍乙種二等獎章」。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決定將原本儲存於太平洋各島及中國地區各戰場之作戰物資撥讓中華民國,作為援助我國戰後重建經濟之用。為了有效運用與分配這些物資,行政院於民國35年(1946)2月通過設立「行政院物資供應委員會」,再依此委員會之組織規程於同年5月16日在經濟部管制司下設「物資供應局」,簡稱「物資局」。物資局自民國35年(1946年)5月成立至民國40年(1951年)元月奉令裁撤。)

以上摘自拙著──《衛國戰士的搖籃~三軍官校的草創與沿革》之1【黃埔英雄,赴湯蹈火——陸軍軍官學校簡史】。

國軍閱兵踢正步。
國軍閱兵踢正步。

附註:

(註一)參見──《維基百科》之【柯爾克】。

(註二)畢業於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曾任──陸軍第52軍陸軍第25師司令部少將師長、副軍長、陸軍第五軍司令部少、中將軍長兼金門防衛司令部副司令官、陸軍第一軍團司令部中將副司令、憲兵司令部中將、上將司令、澎湖防衛司令部上將司令官、陸軍總司令部上將副總司令、總統府戰略顧問等職。

在軍事戰爭領域當中,李將軍曾創下多次輝煌紀錄:

◆在民國25年(1936年)2月,這時52軍尚未編成,創軍軍長關麟徵將軍為25師師長,奉命在山西圍剿流躥的共軍,所戰皆捷,當時25師以徐幼常(後來投共)這個營為預備部隊,卻不幸被共軍截擊,李運成將軍當時在營中擔任連長,在危急當中李將軍只帶了1個步兵連與營炊事兵總共約100多人,退到山西臨汾,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之下,獨力對抗上萬人的林彪部隊,固守了20多天,然後成功突圍,因此讓晉軍相當佩服,並在臨汾立碑紀念。

◆在民國35年(1946年)10月中旬的東北戰場上,國民政府主席東北行轅以廖耀湘的新6軍及趙公武將軍的52軍為主力,向解放軍發動攻擊,希望能打通遼南與安東通化地區。其戰略部屬以52軍為中央攻擊部隊,沿安(東)瀋(陽)路南下,其中劉玉章所轄第2師(欠第五團)為右路縱隊,由大安平、亮甲山,進出河攔溝與甜水站,以全力攻佔摩天嶺(此為唐朝時期薛仁貴征伐高句麗的古戰場),然後與中央縱隊會攻本溪縣的連山關鎮(現為滿族自治縣),沿公路南進,直取鳳凰城,並攻佔安東市,這就是著名的「安東會戰」。當時李運成將軍擔任52軍第2師第4團團長,在進攻摩天嶺的時候第4團為主攻部隊,後來第4團也順利完成任務--攻下了摩天嶺;而這段歷史在民國60年(1971年)中影出品的《大摩天嶺》(李嘉導演)中有特別提到,電影中的李團長,指的就是李運成將軍。在實際戰役當中,當時第4團第1連中士班長熊其佬,隨命令攻到妙峰觀旁共軍主碉堡前時,已身負重傷,當他發現全連雖攻至碉堡附近,但山坡附近全無掩蔽,進退不得,若是不盡快消滅碉堡之內的共軍機槍,後果將不堪設想。由於熊班長自覺已身負重傷,恐難以救治,於是他利用共軍機槍的死角,慢慢接近碉堡,除了先丟出手榴彈之外,再用自己的身體將機槍射擊孔堵住,就在共軍機槍火力失效的一瞬間,國軍一擁而上,將共軍所佔領之堡壘全部摧毀。戰後國軍在做戰場清理時,熊班長的遺體,仍然緊緊的抱住共軍主堡的機槍射擊孔上,但全身早已被機槍打成蜂窩狀,血肉糢糊。之後52軍第2師官兵在熊班長捐軀的原址上,豎立了紀念塔,來紀念他的英勇忠烈。

◆發生在民國39年(1950年)7月26日至7月27的--「大膽、二膽」之役,也是因為當時已經升任為第5軍軍長的李運成將軍洞燭機先,在颱風來襲之前,預先加強了--「大膽、二膽島」的兵力,才使得共軍鍛羽而歸。

(註三)參見──布魯斯‧艾里曼(吳潤璿譯):《看不見的屏障:決定台灣命運的第七艦隊(High Seas Buffer:The Taiwan Patrol Force,1950~1979》(八旗文化),p160。

(註四)參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美軍顧問團在臺工作口述歷史》。

(註五)參見──軍聞社:《特稿:故美軍艾理生少校奠定國軍軍樂基石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