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宜芳專欄:長樂路上的美麗與哀愁

2018-06-03 06:20

? 人氣

上海長樂路短短約3公里,是舊時上海法租界的一條狹窄馬路,房價可能是全上海(中國)最貴的。(取自book.com)

上海長樂路短短約3公里,是舊時上海法租界的一條狹窄馬路,房價可能是全上海(中國)最貴的。(取自book.com)

不論中國是朋友或敵人,我們沒有理由不努力從多角度、全方位「以閱讀瞭解中國」。但是如果只能透過一本本歐美翻譯著作,而缺少台灣本土視角,那是種遺憾。

這家新開咖啡店叫「偷時」。木格玻璃窗、牆壁上是少女風的粉色塗鴉,明亮又溫馨,但真的太小了,頂多二十幾平方米(8坪)。忍不住問年輕女老闆房租多少,「兩萬多人民幣。」「這麼貴!」我咋舌,「不算貴啊,在長樂路算很合理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長樂路上一群鄰居的上海夢

也是,誰叫這裡是長樂路呢。短短約3公里,舊時上海法租界的一條狹窄馬路,房價可能是全上海(中國)最貴的。

19世紀中,法國人拿出歐洲城市的規畫手法,沿著人行道兩旁栽下美麗梧桐樹,蓋出極具歐陸風情的三層小洋樓,如今洋樓已舊,變成一間一間服裝店、咖啡店、小餐坊和酒吧。百多年下來,法國梧桐的濃密枝椏早在高處形成纏綿至極的牽手交纏,望眼過去綠蔭長廊彷彿無盡頭。除卻冬日,一年三季行走其中,總能享受透過濃密樹葉細碎灑下的陽光、細雨或微風。

美國記者史明智(Rob Schmitz)在長樂路底住了6年。他用細膩而充滿情感的文筆,敘述長樂路上一群鄰居的「上海夢」,他們如何渴望在這個大城市追求各自的夢想,即使夢想和體制扞格,被高速經濟發展無情輾壓,這些無名小市民拿出韌性或任性,搏鬥著,不服輸。

很奇妙的經驗,坐在長樂路小咖啡店,右手是繁體中文版《長樂路》(Street of Eternal Happiness,2017,台北時報出版),左手是簡體版《長樂路》(2018,上海譯文)。的確是同一本書,但看起來卻像異卵雙胞胎,從封面目錄到翻譯文筆,從包裝、讀者定位到文案訴求,差異明顯。

我猜簡體版《長樂路》能突破中國大陸緊縮的出版管制,刪減不多下順利面市,並不容易。畢竟書中故事如此鮮活,不避諱歷史傷痕,更反映此刻庶民生活的真實面貌。

例如,逃離山東礦區來到上海的趙小姐,吃盡苦頭終於在長樂路開家小花店賺到了錢,但國家戶口政策讓她的兒子和孫子都被迫成為「留守兒童」。

再如書中最悲劇的故事,長樂路附近的「麥琪里」,原來是三千多戶人家的舊石庫門社區,開發商威脅恫嚇無所不用其極,一位拒絕搬遷的韓戰老兵老朱,活生生在睡眠中被縱火謀殺。至今少數堅持抗爭者,如地下里長陳先生,誓言抱著瓦斯桶同歸於盡,也要守住父親解放前以十根金條買下的房產。

史明智寫作技巧一流,書中人物一悲一喜一呼一吸躍然紙上,英文版出書後得到不少好評,例如紐時書評:「本書令人感嘆又欣喜──透過作者在長樂路的見聞,讓讀者更瞭解中國一般百姓。」

20170727-長樂路街景(取自ASTYAO微信公號)
長樂路街景。(取自ASTYAO微信公號)

簡體字版感性,繁體字版理性

簡體版的《長樂路》樸素又低調,隻字不提西方媒體評論,封面用了一張照片:可愛小男孩在馬路上奔跑,紅撲撲小臉蛋上掛著天真笑容,封底文案摘錄書中內容,結尾是:「我想到50年代王明一家的通信,想到60年代王明和傅姨建設新疆的故事。當時誰又能想到,在50年後的今天,中國人還能肆意夢想,甚至擁有追夢的手段和自由?」

簡體版的《長樂路》。(取自新浪網)
簡體版的《長樂路》。(取自新浪網)

相較簡體版的包裝感性而正面,繁體版則理性多了,強調藉由此書認識真實中國,編輯邀請獨立記者白嘵紅寫了一篇犀利導讀,「《長樂路》記錄的不只是一條馬路上的故事,而是當今中國社會的故事。它是對統治者塑造的『中國夢』做出一份深切的質疑和批判。」

關於中國書寫,台灣讀者最熟悉的應該是八旗文化的兩本翻譯作品:《紐約客》(The New Yorker)資深記者何偉(Peter Hessler)的《尋路中國》(Country Driving)以及歐逸文(Evan Osnos)的《野心時代》(Age of Ambition)。《長樂路》的寫作與之一脈相承,透過深入觀察找出指標樣本,然後大量採訪細膩描摹。

從出版人角度,不論中國是朋友或敵人,是「一家親」或是外交寇讎,我們沒有理由不努力從多角度、全方位「以閱讀瞭解中國」。這一點,歐美出版界很盡責,包括資深記者、學者、智庫,甚至退休官員,太多相關著作。

《長樂路》書封。
繁體版《長樂路》。(時報出版提供)

藉閱讀瞭解中國,卻少了台灣視角

過去幾年在時報出版編輯檯上,除了《長樂路》,也出版了《與中國打交道》(Dealing with China,2017)和《中國的亞洲夢》(China's Asian Dream,2018)。我相信,此二書在中國出版的機會相當渺茫,前者是美國前財政部長鮑爾森(Henry Paulson)的20年內幕觀察,太多中美高層互動祕辛以及對領導班子的點評。後者是英國資深記者唐米樂(Tom Miller)對習近平「一帶一路倡議」如何以經濟力量重建區域外交生態的企圖心,有著批判性解讀。

在這條英文名為“Street Of Eternal Happiness”的長樂路上,邊啜飲冰涼美式咖啡,我想著,台灣出版人和讀者真的幸福許多,自由帶來各種可能。但是如果「以閱讀瞭解中國」只能透過一本本歐美翻譯著作,而缺少台灣本土視角,這樣的幸福也帶著遺憾了。

*作者曾任天下文化執行副總編輯、時報出版第一編輯部總編輯。本文原刊《新新聞》第1630期。授權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余宜芳 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