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谷賢、郭岱君專文:太平洋戰爭─日本死中求存的絕境策略

2022-06-08 05:50

? 人氣

9 月 6 日,天皇召開御前會議討論《帝國國策遂行要領》。通常不參與討論的天皇極其罕見地開口:「看過這份文件,感覺重點不在外交,而是在戰爭上。」天皇表示不悅,敦促應優先進行外交交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海軍軍令部總長永野修身說明當前狀況:日本石油及其他重要物資正不斷走向枯竭,如果持續下去,國家終究擺脫不了動彈不得的窘境。與此同時,英美正快速增強他們在遠東地區的軍事設施,日本很快會難以對抗……永野修身進一步就「無法避免戰爭的情況」,分析開戰後可能的狀況:如果美國企圖速戰速決,傾盡海軍主力前來,則日本勝算很大……「要由我方先發制人,決不允許對方占得先機」。

永野的意思很明顯,不戰,日本必敗;戰,或許還有一線生機。既然要戰,就要先發制人,占得先機。

戰與不戰,難以取決。天皇拿出一張字條,當眾朗誦了一首詩:

四海之內皆兄弟,緣何風雨亂人間。

最終,御前會議通過了《帝國國策遂行要領》,並將此定為國策。

高調宣揚開戰的《要領》成為國策後,陸海軍開始積極備戰……另方面,各方期待的高峰會談毫無進展,羅斯福無意和近衛會晤,日美外交交涉陷入僵局。美國仍堅持日本自中國及中南(印支)半島撤兵、放棄三國同盟;對於東京期待的高峰會談則隻字未提。美國強硬的態度使東京非常失望,內閣、陸海軍都不願接受美國的條件。看起來開戰是唯一的選項了。

陸海軍都不願負開戰之責

……12 月 2 日下午 2 點,陸軍參謀總長杉山元電令南方軍總司令寺內 壽一:「『日出』在『山形』」(「ヒノデハヤマガタトス」,意思是「作 戰發動於 12 月 8 日」)。同日下午 5 點半,海軍軍令部總長永野修身 電令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登上新高山一二零八」(「ニイ タカヤマノボレ一二〇八」,意思是「發動攻擊於 12 月 8 日」)。100 日本陸海軍做好作戰準備,命令已下達,刀出鞘、箭在弦,太平洋戰 爭不可能回頭了。

1941年12月7日(亞洲是 8 日),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指揮 6 艘航空母艦組成的空中部隊對夏威夷珍珠港內的美國太平洋艦隊以及歐胡島上的飛機場發動奇襲。轟炸珍珠港的同時,日軍兵分數路,同步發動進攻菲律賓、馬來亞、泰國、香港和關島,轟轟烈烈展開東南 亞攻略,震驚世界的太平洋戰爭從此展開。

*作者小谷賢為日本大學危機管理學部教授,郭岱君為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院研究員。本文選自《重探抗戰史》(卷二,聯經出版)

重探抗戰史(聯經出版,第一、二卷雙冊套書) 。
重探抗戰史(聯經出版,第一、二卷雙冊套書) 。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