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谷賢、郭岱君專文:太平洋戰爭─日本死中求存的絕境策略

2022-06-08 05:50

? 人氣

這些禁運對日本軍工業影響重大,東京不能坐視日美關係繼續惡化,但又不能放緩南進的腳步,於是採取兩手策略,一面籌謀南進,一面和美國交涉,希望緩解日美間的緊張……但如此幾回合交涉,雙方立場相差太遠,日美關係不見緩和,反而氣氛更糟。其間還發生赫爾國務卿口頭要求松岡外長辭職的事,更激怒了松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近衛文麿不願與華盛頓鬧翻,認為松岡已成為日美談判的障礙,希望松岡自動辭職,但松岡拒絕。近衛無奈,只得在 7 月 16 日提出總辭,然後立刻重組新內閣。

德蘇開戰,「南進」成為國策

東京這邊,外交路徑不順,但戰略資源的需求迫在眉睫,於是,以軍事手段為主的《對南方施策要綱》再度被提到議程上。

不過,海軍對於對美開戰這一條,仍持謹慎態度。海軍對東南亞的基本方針是進軍南法印(越南)、荷屬印支(印尼),但盡量不碰英屬地區(新加坡、馬來亞、印度、緬甸),避免激怒美國及英國。

陸軍的考量則不一樣。陸軍入侵東南亞的目的是要斷絕國民政府外援的通路,並獲取戰略資源。陸軍半年前已進駐越南北部,英美控 制的緬甸、印度、越南、馬來亞是他們的主要目標,為此甚至不惜與美開戰……

德軍在 6 月 22 日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大舉入侵蘇聯。蘇聯全力抵抗德軍,無暇東顧,日本在北方的壓力突然減輕,這對「南進」無疑是劑強心針,但也讓東京面臨新的戰略抉擇。

6 月 23 日,在陸、海軍兩省的局長會議上,海軍一改過去不願刺激英美的原則,直言「不惜與英美開戰」。第二天,會議通過《形勢變化下的帝國國策要綱》,強調南進,甚至把「不惜與英美開戰」這句話原封不動地寫進文件中。

陸海軍對南進的意見漸趨一致,7 月 2 日,御前會議通過《形勢變 化下的帝國國策要綱》,把「南進」正式定為國策。

對美、英、荷開戰之路

……東京急著要穩住日美關係,希望美國不干涉日軍南下,也期盼美國出面調停,以減少在中國戰場的壓力。然而,日本一面表示重視對美外交,一面在國內積極準備南下,這種兩手策略惹惱了華盛頓。羅斯福在 6 月 17 日接見日本駐美大使野村吉三郎,提出警告:日本如使用武力進一步擴張,美國將不得不立即採取它認為必須的一切手段。羅斯福還表示,如果日本願意並立刻停止擴張行為,美國準備考慮恢復在華盛頓幾近停擺的美日非正式會談。

可能是因為美國態度不明確,導致東京做出樂觀的判斷;也可能 正值近衛內閣重組,東京忙著安排人事,總之,無論是日本內閣或是陸海軍,都沒認真對待羅斯福的警告,仍一味朝著南進之路推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