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文:中共重視對台工作,却對台灣懵然不知

2022-02-06 05:50

? 人氣

釣運的主流派,那兩年紛紛組團訪問中國。除此之外,台灣也有保釣運動,那時台灣的一些反對派即所謂黨外人士,受國際傳媒影響,也有想到大陸去看看的。其中有個別人士通過我與中共聯絡,接受款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當時處於戒嚴時期,島內實行黨禁報禁。一些著名的中國左翼作家的作品,在台灣都看不到,比如魯迅。台灣報紙雜誌報導中國大陸,都過度醜化,即使是事實,也因為用語而使讀者懷疑其真實性,比如「共匪」「毛酉」等等用語。留學生出國,看到的書籍、媒體不是如台灣國民黨所宣傳的那樣,於是由懷疑台灣報導的真實性而轉向徹底否定,並以此而很容易被中共宣傳或西方「非常有用的白痴」的中國見聞洗腦。

和絕大部分具中國情懷的知識人一樣,我當時主筆政的思想傾向,也是認為「統一」是不容置疑、天經地義的。1972年一位回港任教港大的學者寫了一篇長文講台灣問題,大篇幅批判台獨;其後有一篇文章回應,講「台灣人的感情必須尊重」,但基調仍然是「統一」,只是要以尊重台灣人的愛鄉土感情,和理解台灣人長期受歧視所形成的反外省人統治的感情,去推進統一而已。

即使如此,《七十年代》還是受到海外台籍人士的關注,原因是我們揭露台灣蔣政權的苛政,符合當時台灣人的意向;我們對中國大陸的報導,也是台灣人較少看到的,可能迎合他們的想像。雜誌常被人帶入台灣,受許多人傳閱和珍惜。

那些年,台灣旅美旅歐的學生學者,在訪問中國之後,有不同的反響。我發現,外省籍人士,比較在意中國接見他的領導人的等級,比如問我廖承志是哪一級,也留意中國的政治發展;台灣本省人對大陸本身的發展不那麼關心,他們若被領導人接見,多會關注中國的對台政策,比如是否支持台灣人民爭取自主的運動等等,而所獲印象和他們的期待有很大差距。

不同的反響,使我反思對台灣問題先入為主的觀念。複雜的問題還是不設限地開放討論為好。(原文發佈於10月11日)

失敗者回憶錄74:那年代的台灣朋友

「二等國民」的說法,其實已經較為溫和,台灣人當年的身份意識,是作家吳濁流在1946年寫的《亞細亞孤兒》。

1972年《七十年代》刊登了一篇《周恩來會見台籍人士側記》,作者與幾位旅美台籍學者一起到中國訪問,並與周恩來長談四個半小時。即使釣運已向統運發展,參加保釣的台籍人士也並不抗拒「統一」,而是探尋中共對「統一」的政策。這篇文章引述一位台籍學者對大陸台籍同胞的現狀表示關切,願見中共政府啟用台籍幹部;又說台灣的本土意識不是「排外」,只是台灣人不願再做「二等國民」。周恩來回應說,若不是他坦率說出這點,他尚不知有「二等國民」的說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