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爾德專欄:當台灣年輕人叛離

2018-03-08 07:10

? 人氣

圖為「反勞基法修惡大遊行」的青年團體行動劇(甘岱民攝)

圖為「反勞基法修惡大遊行」的青年團體行動劇(甘岱民攝)

全球化時代,人民對「叛離」、「抗議」與「忠誠」的認知,已然異於半個世紀前赫緒曼提出這組概念時。當中國對台灣年輕人大舉釋放利多統戰之際,台灣領導該好好重新思考這組概念。

跨領域社會思想家赫緒曼(Albert Hirschman)的經典作品《叛離、抗議與忠誠》(Exit, Voice and Loyalty)最近在台灣出版(李宗義、許雅淑譯,商周文化出版)。這是繼二○○二年新新聞出版《反動的修辭》(The Rhetoric of Reaction,吳介民譯)後,台灣翻譯的第二本赫緒曼著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本篇幅不大的著作,探討書名中三個重要概念對組織發展的影響。本書可視為探討不完全競爭市場中廠商與消費者行為的經典作品,但其啟發性並不限於此。

「叛離」(exit),用市場語言來說是不再買某個品牌產品,「抗議」(Voice)就是消費者投訴,而「忠誠」(Loyalty)即品牌認同。作者從不完全競爭市場中漸失青睞的產品與衰退企業著手分析,擴大到社會組織而至國家,深入演繹上述概念的作用與互動,探討不同條件下三者發揮效果的大小。此外,他也在思考如何藉制度設計讓市場機制(叛離)與政治行動(抗議)發揮效能。

例如,當一個公民對他參與的政治組織信仰認同鬆動,到底要脫黨投入別黨、另組新黨或退出做個冷漠的第三者?還是因為對政黨的忠誠繼續留在政黨中,並提出意見與批評?而當一個政治團體出現叛離危機時,領導人該採取哪些策略讓危機衝擊減到最小?

赫緒曼在分析集權國家因應「消費者」不滿的做法時指出,拉丁美洲當權者長期鼓勵政敵與異議者自願流放,而拉美各國也普遍有政治庇護權。他稱這是個「限制抗議的政治陰謀」,以避免異議者在國內抗議而為政權帶來風險。

在分析美國案例時,赫緒曼指出,美國立國就是人民對歐洲的叛離,所以在歷史上美國人民一直偏好、重演著叛離。因幅員廣大,人民可以選擇避居西部新疆域做為一種「叛離」,離開主流文化的「嬉皮」也是種叛離,而跳脫原本階級或族群獨自向上爬升則是另一種形式的叛離。

不過作者特別指出,美國人深信「正如中央銀行是最後可供借貸之處,美國也一直是『最後一個可去的國家』。」大多數公民完全無法想像叛離美國這件事,亦即忠誠維繫了這個國家的存續。

赫緒曼在一九六○年代青年反叛文化高峰時提出上述分析,關切的是面臨公民強烈抗議的國家如何維繫。如今,則是另一波全球化時代,人民對「叛離」、「抗議」與「忠誠」的認知,已然和半個世紀前不同。而當中國對台灣年輕人大舉釋放利多統戰之際,台灣執政者當好好從赫緒曼對這三個概念的演繹,思考如何維繫國家不至於衰退、崩解。

*作者為《新新聞》總編輯,本文原刊《新新聞》1618期,授權轉載。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購買本期新新聞

➤加新新聞LINE好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

顧爾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