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觀點:重啟核四公投為那樁?

2021-11-04 06:50

? 人氣

核四商轉公投的推動是為了台灣長期的能源供應,與因應國際減碳排的壓力。一個核電廠可以使用60年、80年,投下合適商轉的同意票,可以替自己與子子孫孫保留一份競爭力。(資料照,吳逸驊攝)

核四商轉公投的推動是為了台灣長期的能源供應,與因應國際減碳排的壓力。一個核電廠可以使用60年、80年,投下合適商轉的同意票,可以替自己與子子孫孫保留一份競爭力。(資料照,吳逸驊攝)

核四廠兩部機組,每部135萬瓩。2014年4月15日,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宣布將以無限期絕食的方式呼籲政府停止核四。2014年4月28日,行政院長江宜樺為了化解民眾疑慮,宣佈核四封存,在安檢完成後,不放置燃料棒、不運轉,日後啟用核四,必須經公投決定。核四廠於2015年7月1日開始封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封存之前,核四廠的一號機所有系統已在經濟部籌組的「強化安全檢測小組」的督導下,由台電核一、核二、核三廠共抽調四十五名資深工程師,加上美商奇異公司十二位專業技師、未來接手運轉業務的核四廠人員四十名到五十名,完成所有系統第二次測試。期間亦邀請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國際驗證單位世界核電廠協會(WANO)專家支援,2013年11月15日,歐盟與歐洲核能安全管制機構(ENSREG)所作的同儕審查確認,台灣核電廠所使用的安全標準與國際上的最新標準相同。

核四廠封存時的王伯輝廠長,帶著工程師誓言落實封存工作,為啟封做好準備。核四廠啟封後,所有系統的功能測試勢必得再做一次,才能放置燃料,在進一步的完成放置燃料後的測試後,正式商轉。有人說,因為沒有同型的電廠在運轉,買不到設備或零組件,所以核四廠已不可能商轉。電廠是一個巨型工程設施,由很多系統、設備、零組件構成,這些都有設計規格,如果市場有符合規格的產品,可以採用,如果沒有,也可以請廠商依規格製造。核電廠有很多組件都是依規格專門生產的。目前世界上有103部核能機組已運轉超過50年,美國有4部機組要運轉至80年,也都不操心買不到替換的設備。

20191212-前核四廠長王伯輝12日出席「把錢還給年輕人!蔡政府錯誤能源政策,拖累全民20年」記者會。(顏麟宇攝)
前核四廠長王伯輝。(資料照,顏麟宇攝)

討論核四是否能轉時,另一個爭執點是要花多少時間。事實上這一點都不重要,核四廠商轉公投通過對於台灣今後4年的缺電與限電已經毫無助益,即使第三液態天然氣接收站能順利地完工,同樣也解決不了!民進黨錯誤能源政策,摧毀了台灣的供電系統,短期的未來已無可挽回。

核四商轉公投的推動是為了台灣長期的能源供應,與因應國際減碳排的壓力。一個核電廠可以使用60年、80年,投下合適商轉的同意票,可以替自己與子子孫孫保留一份競爭力。核能發電燃料體積小、重量輕,運輸貯存方便;即使不添加燃料,亦可長期運轉。核能發電燃料鈾的採購成本占總發電成本比例低,發電成本穩定。且核電廠一旦興建完成,其發電成本較不易受到國際能源價格波動的影響。何況核能發電不靠燃燒產生能量,故發電時不會造成空汙與排放二氧化碳,可以增加台灣因應國際排碳減量的壓力。

以目前的科技能力,及台灣目前的政治狀況,沒有核能發電,除了花錢買炭權外,看不出來如何訂出讓人信服的規劃於2050年達到碳中和。一座核四廠每年可以減少1,000萬噸的碳排(與燃氣比較),網路上的資料,目前歐洲碳權每公噸35歐元,以此價格計算,核四商轉可以少支出3億5千萬歐元買碳權。

2021年全世界全球能源的短缺與能源價格的飆漲,天然氣的漲幅是以倍數來算的。天然氣發電的成本中,超過90%是花在天然氣的購買,天然氣漲一倍,電價漲 90%。這次能源價格飆升的震撼,勢必對各國的能源政策有重大的衝擊,法國政府已經開了第一槍。法國目前的核能政策,是在2035年將核電的占比由目前的70%降到50%,但經歷這次能源價格飆漲的大震撼後,法國總統馬克宏日前說要投資10億歐元發展小型模組化反應器。其實這類型反應器的發展,在其他國家早已進行。法國政府領銜送了封信給歐盟,提出核能是「可負擔的」、「穩定的」、「不受外力干預」的主要能源,可以保護歐洲消費者,不受能源價格飆升的影響。連署這封信的國家有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捷克、芬蘭、匈牙利,波蘭,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與羅馬尼亞。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近日表示,歐盟需要核電和天然氣作為穩定能源的供應來源,范德賴恩說,發展再生能源的同時,「我們需要穩定能源核能,而在過渡時期,當然也需要天然氣」。10月13日,德國《世界報》(Die Welt)刊出一封由25名科學家與專欄作家等署名的公開信,題為〈親愛的德國,請留下核電廠〉,這封信的署名者都是長期研究與倡議能源議題的專家,且學科背景多元,包含物理學家、政治學家乃至哲學家。

親愛的國人,12月18日請同意「重啟核四」公投。啟用核電機組,進而保障人民享有不缺電、不限電、不斷電與低廉電價的自由。貫徹「以核養綠」才是邁向碳中和的康莊大道。

*作者為以核養綠公投共同發起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