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委撰文反擊劉黎兒,強調核食相關報告完善且有堅實科學證據

2018-02-05 23:04

? 人氣

監察委員張武修針對劉黎兒文章中批評核食報告書,特別撰文反駁,強調報告的嚴謹和完善度都相當完整。(資料照,蘇仲泓攝)

監察委員張武修針對劉黎兒文章中批評核食報告書,特別撰文反駁,強調報告的嚴謹和完善度都相當完整。(資料照,蘇仲泓攝)

旅日作家劉黎兒女士日前在《蘋果即時論壇》以「說謊太多,核食會是拖垮小英府的稻草」為題,文中特別指出「衛福部這次拿來定調核食低風險的無頭報告是2016年底現出任監委的張武修等人提出過。報告疑點多多」。哈佛大學輻射生物學博士,現任監察委員張武修也在《蘋果日報》以「回應劉黎兒─請用科學和清楚的溝通建構台灣的食品安全」為題撰文,表示劉黎兒之說法與事實不符,反駁劉黎兒之論點,強調這份報告是最完善的評估報告,希望杜絕某些不實謬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張武修表示,2016年中食品藥物管理署公開徵求「受輻射影響食品之人體健康風險評估計劃」,他和國內幾位學者全力進行該項計畫,並且在當年12月行政院所辦公聽會上公開重點扼要報告,網路直播可看到報告內容,之後完成分析報告完整地交給食品藥物管理署,按理食藥署已邀請其他專家審核該份報告。無法理解劉黎兒所謂「無頭的報告」,更表示劉黎兒應該先向食品藥物管理署要求閱讀所有的報告再來作評論。

他強調,這一份報告經過將近一年才在2017年11月由食藥署公告,相當可惜,錯失了及早將科學分析結果向民眾清楚、透明、互動的說明。他表示,報告的分析是依據全世界所有國家政府都使用的聯合國食品法典(Codex Alimentarius)分析方式,依據發生輻射污染地區的食品對於其他進口該類食品的國家的民眾,可能接受的暴露來做推估。

報告採用的數據涵蓋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日本農林水產省公布市場上流通六6類食品所含人工放射核種的濃度,也參考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公告日本進口到美國食品所含核種濃度、2014年歐盟針對日本進口食品的檢測、香港食品安全中心自2011年起針對日本食品進口所測量、以及台灣核能研究所執行的日本食品進口測量;他強調,「這是全世界針對福島後各國食品輻射量測最大規模的資料收集。」

而此份報告的風險估計,採用「可能最高風險」的估計方法,將上面這些食品檢測的結果、曾經量測到輻射的樣本中最高放射濃度的食品,作為該類食品的放射核種濃度,也就是說,如果某一食品有10萬個樣本,其中含最高放射的那一件,當作這一種食品的」代表」濃度,但實際上機會遠遠低於此極端假設。

他表示,報告根據台灣的國家食品攝食量調查,了解各類食品平均和最高攝食總量,再依據國際輻射防護的建議風險係數,也考慮日本所有疑似污染縣份當年食品生產總量占日本總食品產量比率,和日本前一年進口食品占台灣國內該類食品消費量,推估出台灣民眾各年齡層,每年因開放這些疑似污染縣份的食品增加輻射暴露都遠低於0.01毫西弗,比目前我國《輻射防護法》中民眾一年游離輻射暴露限值1毫西弗低很多。除非台灣有民眾一整年全部只吃日本所進口且是污染最嚴重的食品,否則開放日本污染地區的食品到國內,以今年日本生產的食品而言,會造成民眾健康危險的機率微乎極微。

他指出,為了保護民眾的健康,未來政府要開放日本食品進口,建議先將過去6年多來日本市場上食品含有較高輻射的類項清楚公布說明,提供民眾選擇日本食材的科學依據,再加上密集檢測進口日本食品的放射濃度,一旦國人了解這些食品的輻射都在安全範圍之內,也必然能安心接受日本食品重新開放進口的策略。當然也可杜絕某些謠言惑眾的不實謬論。

他最後強調,在全世界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採取食品風險高低作為是否開放市場的原則之下,台灣也應該要以「科學的證據,理性公開的方式」,來處理日本和其他國家食品進出口安全的規範;除了能幫台灣民眾學習切身安全的資訊,也顯示台灣國民是國際上負責任明理開放的成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