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航失事 卡住最敢衝航空老董

2014-07-31 16:34

? 人氣

復興航空董事長林明昇過去4年來在航空業的經營成績,恐因這起空難,付之一炬。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7月23日,復航一架從高雄飛往澎湖班機,降落時重摔落地,造成48死、10傷,引發各界關注。

這起台灣近12年來最大空難,不只隔天復航股價一度跌停,也成了持有復航逾四成股權的Sigmu集團(旗下有國產、中保、復航等三家上市公司)總裁林孝信口中「一生中最黑暗、最難過的一天。」

去年正式接班國產集團董事長,此時的林明昇卻碰上集團最黑暗的一天。12歲赴美當小留學生、一路取得法學博士,這位美國長大、美國人思考邏輯的第二代,事故後飛抵澎湖向罹難家屬下跪致歉,讓許多認識他的人大為驚訝。林明昇數度哽咽道歉對外表示,這次事件造成傷害很多是形式上無法彌補,「一定會盡最大責任善後,幫忙家屬及傷者度過難關,企盼大家諒解。」

對林明昇來說,復航這起成立63年來最嚴重的空難,無疑是他接班路上最大考驗。

空難前,引領航空業話題

攻兩岸航線,首創台灣廉航

過去4年,以門外漢之姿進入航空業的林明昇,用靈活的經營手法,在台灣航空業帶來改變。

他最敢向主管機關訴求市場環境的公平、開放。林明昇不只爭取開拓兩岸與國際航線,突破過去多由華航、長榮兩家業者獨占局面,把復航的單走道小飛機,在兩岸航線的點對點進出發揮功效,近三年每股盈餘(EPS)還贏過華航、長榮航。

「我們在展現我們有企圖心,也有這個野心說我們要持續成長,」前年底林明昇接受本刊專訪時,說到要把復航做大的決心。

沒想到一場空難意外,讓他4年來在航空業交出的成績單,幾乎一筆勾銷。

「不是喊我要飛哪就飛哪!」一位復航前主管透露,擅長目標管理的林明昇聰明卻也性急。過去兩年,復航在他的帶領下,在亞洲國際線(不含兩岸航線)至少開出13條新航線,但是過去一年來包括新加坡、釜山等兩個視為重要航點的城市,也悄悄停飛。

林明昇開會時,總會問:「然後呢?」他要高階主管想出新的經營策略,讓復航在過去4年來成為航空市場議題領導者。從復航上市,到力爭空軍官司國家賠償;再到宣布成立台灣第一家廉價航空公司威航,連老大哥華航也跟進,可說是航空業最敢衝的董事長。

今年41歲的林明昇,一路從復航董座,衝上了國產實業董事長寶座,今年初再接任SIGMU集團副總裁,離父親的總裁之位僅有一步之遙。該集團橫跨水泥、保全、航空三大事業,去年年營收近600億元。

回首林家創業來時路,最早由林孝信父親林燈創立的國產實業,是台灣第一家經營預拌混凝土公司;其後,自行創業的林孝信是第一個從日本把保全業引進台灣的人,目前中興保全仍穩坐保全業龍頭;後續國產又拿下復航經營權。

但歷史會輪迴,現在的林明昇,竟像是2000年的父親林孝信。

空難後,6個危機待處理

財損不算大,商譽重建最難

2000年,林孝信以中保創業的成績單,從哥哥林嘉政手中接下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在倒閉邊緣的國產和復航;今日,林明昇同樣得面對父親給自己的嚴峻接班考驗。

這場飛安意外後,後續他至少還有6個或大或小的危機要度過。

先看短期的賠償。單以復航初期發放乘客家屬慰問金20萬,及罹難者喪葬補助80萬元計算,總費用已達5000萬元,後續還有和解理賠,如保費未全額支付,勢必吃掉獲利。

凱基投顧航空產業研究員王光毅觀察,考量後續賠償金額,復航全年獲利不會太好,明年保費至少將調高30%,以保費1億元推估,等於成本因此增加3000萬元。另外不只消費者因失去信心造成短期載客率下滑,投資人也未必埋單公司最近要發的公司債,影響不小。

對此,復航發言人高治華說,現以家屬善後為最優先,有信心把其他後續事宜都處理好。

再看長期的品牌信心危機。「短期一定會有影響,如三個月內會有旅客退票,但真正財務損失有限,」一位航空公司高層透露,此次賠償多數可由保險公司支付,復航頂多負擔行政費用等財務支出;考量包括美、日等國多已開放天空,兩岸航班下一波談判沒這麼快,現階段沒有非要爭取新航點的迫切性,航權問題不大,衝擊最大的還是無形商譽。

一位外籍航空主管就指出,復航傷及的品牌形象,預估一、兩年內才會隨時間慢慢淡化,未來不論要擴大品牌、路線成長都會有挑戰,如進軍長程航線等轉型中大型航空公司時程恐因此放緩。

看來林明昇的航空事業,至少要面臨一年的經營黑暗期。

這起空難,意外成林明昇接班路上最大的絆腳石。跌跤過後,能否重新恢復事故對復航商譽與品牌的傷害,盡快站穩腳步,正是現階段他要成功接下父親事業最嚴峻的考驗。

【 更多報導 】

沒錢就不生小孩?30歲沒做這7件事,未來一定會後悔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20140730/20140730_11.htm

「添好運」來台,要吃得排4小時》港式飲茶,這些點心少吃為妙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20140730/20140730_21.htm

工作一定要符合興趣才做得好?三個害死年輕人的「好」觀念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20140730/20140730_31.htm

健康的便便會浮在水面上,如果沉入水底表示....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20140730/20140730_41.htm

不是每個人都該晚上愛愛!教你找出自己的「黃金性生活」時間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20140730/20140730_51.htm

※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

※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