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韓開拓新局

2014-07-13 17:37

? 人氣

習近平與朴槿惠。

習近平與朴槿惠。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韓國,但上任至今沒訪問過朝鮮,被視為中國對朝鮮半島政策的轉變,韓國希望透過中國的影響力緩和朝鮮半島局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韓已經過去近一週,而韓國的氣氛似餘韻未盡,媒體依然還在津津樂道習近平訪韓活動的各種後話。之所以會這樣,主要原因就是,無論是國土面積還是國家實力和國際影響力,韓國都落後於中國和日本,外交上還要受制於美國,安全保障方面又隨時受到朝鮮的威脅,而這次在全球發揮巨大影響力的中國國家主席來訪,對於韓國來說,的確是重大事件。習近平來訪期間,不斷地強調:「我是單獨來訪韓國的,不是巡訪中的順便訪問。」而這種外交禮遇,就連聲稱是韓國的「兄弟」的盟國美國都沒有做到。很多韓國人都認為:習近平的來訪,將會打開二十一世紀東北亞政局的一個新局面。

習近平此次訪韓另一個被韓國人看重的就是,朝鮮一直被認為是中國的「生死患難的兄弟」,又是對韓國構成最大威脅的國家,習近平至今還沒有出訪朝鮮,卻率先訪問韓國,這無論對韓國政府還是對韓國民眾來說,無疑都是個巨大的驚喜。習近平的到來,對於因朝鮮的軍事挑釁而日夜擔憂的韓國人來說,帶來了新的希望。

事實上,長久以來,韓國對美國這個同盟是既愛又憎,既依靠又無奈。原因就是韓國人非常清楚,美國對韓國的援助很大程度是出於美國對東北亞的掌控之夢。數十年來,韓國政府和民眾做過各種嘗試,比如裁減駐韓美軍,民間還不斷發起包括「駐韓美軍滾出去」、「抵制美國牛肉」等大型的「反美示威」。盧武鉉總統時期,還曾經試圖向美國討回「戰時作戰指揮權」,但是都因為各種原因而毫無結果。加之近年來朝鮮對南韓的挑釁變本加厲,因此韓國不得不繼續依賴美國。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人提出:韓國應該不斷加強和中國的合作,嘗試以新的方式來應對朝鮮。

中韓兩國是一九九二年八月建交的,時間已經過去二十二年,從經濟上來說,韓國已經很大程度上擺脫了對美國的依賴,中國已經成為韓國最大的貿易國和投資國。對於韓國來說,剩下的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朝鮮問題了。金正恩被確定為朝鮮最高領袖以來,朝鮮對韓國的威脅變本加厲,揚言「把首爾變成火海」,砲擊韓國西部海岸延坪島,今年初還揚言要進行第四次核子試驗。尤其是去年,金正恩處置了其姑父張成澤,並大開殺戒開展肅清政策,韓國對朝鮮半島安全的憂慮加重。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和對朝鮮最有影響力的中國聯手,以不同於美國的方式,和平解決南北韓之間的關係,成了韓國政府苦思冥想的事情。

事實上,對於多年來一直生活於被朝鮮的輿論恐嚇和軍事挑釁之中的韓國人來說,也許是習慣了,也許是自從一九五三年停戰以來還算是安全穩定,因此對半島的安全還算是信賴。然而,外界對韓國的印象就並非如此了。韓國媒體曾經對歐美國家的民眾進行了無數次的民意測試,對於「提起韓國,你首先會想到什麼?」絕大多數的人都回答了「戰爭」。甚至還有一些在韓國留學或者是工作的西方人說:「當跟父母說要來韓國的時候,受到了父母的阻止。因為他們不理解自己為什麼一定要去一個充滿戰爭陰影的國家!」韓國要吸引外資也成為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朝鮮的每一次挑釁都會因為外資的撤資而引發股市巨大的波動。因此,朝鮮問題對於韓國來說,不僅僅只是個政治問題,還關係到韓國的國家形象、經濟和社會的穩定。因此在韓國大選的時候,「對朝鮮將採取怎樣的政策?」成為選民衡量候選人的一個重要標準。

金大中總統時期對朝鮮採取了「陽光政策」,雙方關係相對緩和,但是韓國民眾因政府向朝鮮注入了龐大的資金和援助,從而造成國內財源緊張而十分不滿;李明博總統時期則截然相反,採取的是「對朝相對主義」政策,然而在其任期五年的時間裏,包括「延坪島砲擊事件」在內,朝鮮的挑釁接連不斷,給韓國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威脅,也受到了民眾的譴責。因此,民眾期待著朴槿惠政府能夠突破這兩任政府解決朝鮮問題的局限性,有效地保障半島的安全。跟中國聯手,通過中國來控制朝鮮,成為韓國政府的一個新的戰略。而習近平的來訪代表著韓國政府的新戰略成功地邁出了艱難的第一步。

將習近平比作韓劇主角

習近平此次來訪對韓國人來說堪稱是一場外交盛宴。媒體不斷地詳細地報道著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的一舉一動甚至每一個表情。比如,習近平夫妻下榻的酒店是三星總裁李健熙的長女所經營的新羅大酒店,習近平的房間為三百八十平米;彭麗媛在總統朴槿惠主持的晚宴上說自己「非常喜歡吃韓國的大醬湯,並且還會做韓國泡菜」、「習主席年輕時和韓劇《來自星星的你》的男主角金秀賢十分相像」等等。彭麗媛夜訪東大門購物,買了一些髮卡和韓式小吃的情景也被記者拍到,成為媒體的「特種消息」。尤其是對於彭麗媛走下飛機時的裝束,韓國媒體還分析說「蘊含著韓國情結」。

韓國《中央日報》在六月二十七日發表的一個韓中兩國人對對方國家的看法的調查,八成以上的韓國人都認為「朝鮮半島統一需要中國的幫助,支持兩國在這一問題上的合作」,然而還有近七成的韓國人認為「中國出於自身的利益,不會希望半島統一」。一半以上的韓國民眾認為,習朴會談最重要的議題應該就是朝核問題。大部分韓國人都認為中國已經成長為一個經濟大國,然而,對於「Made in China」產品,八成以上的人都表示「不想購買」,體現了韓國人對中國產品缺乏信賴。總之韓國人認為,中國是一個「包容」、「男女平等」、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經濟大國,然而,對於中國人「偏向朝鮮」、有「大中華思想」、一部分中國人欠缺國際禮儀等方面表示不可認同。而中國人對韓國的好感度也類似於這個水平。很多中國人認為,韓國雖然在韓劇等文化產業方面比較發達,但是韓國人的「親美」、「傲慢」、「民族主義」等特徵令人反感。對此,韓國有關學者認為,兩國的人對於對方的國家都持有肯定態度,然而國民之間卻缺乏好感,要彌補民?間的心理距離,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努力。

習近平的來訪,使中韓兩國的關係進入了一段「蜜月期」,習近平回國已經近一個星期了,各大媒體依然還在不斷報道習近平訪韓活動的各種後話,以及包括參加「七七蘆溝橋事變」七十七週年紀念活動在內的習近平近期的行蹤。大部分韓國人都期待著,兩國關係能夠更加密切,一方面借助中國的力量,緩和朝鮮半島的緊張氣氛,另一方面,利用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給韓國經濟帶來新的生機。

此次習近平訪韓,還以大熊貓作為禮物。送大熊貓是中國外交的一個特徵,然而「送」的方式較為奇特,是以租賃的方式,每年租金十億韓元(約五百五十萬人民幣、八十八萬美元),據說是作為熊貓的研究費用。因為租金昂貴,此前韓國曾經將得到的一對中國大熊貓禮物送回中國。人們期待著這一次不會再重蹈覆轍,讓大熊貓能夠在韓國這個新家園安居樂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