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變天 開始質疑歐盟

2014-03-02 16:01

? 人氣

烏國首富警民衝突。

烏國首富警民衝突。

總統逃亡,烏克蘭變天,幾百人傷亡,示威三個多月的群眾反思,烏克蘭是否需要歐盟?歐盟聲援烏國示威群眾太遲;另外,歐盟對烏國的經濟援助僅八千萬美元,而俄國出手就是一百五十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基輔的示威抗議延續三個多月,被西方媒體描述為烏國民眾對加入歐盟的訴求。警民發生激烈衝突,除造成六十七人死亡外,另有五百人受傷。最終局勢失控,政府倒台,總統亞努科維奇逃亡。二月二十二日,烏國國會以三百一十票贊成,五十四票反對,通過撤銷對前總理季莫申科的控罪。

五十三歲、素有「美女總理」之稱的季莫申科,向被視為烏國親歐派代表。她坐著輪椅離開關押她的哈爾科夫市醫院,前往基輔時在機場表示,她將參選五月二十五日的新總統選舉。隨後,她來到基輔市中心的獨立廣場,人們發現,季莫申科身穿黑色夾克,疲憊不堪,滿臉滄桑,而頭上依然盤著招牌式粗辮子,綁著象徵烏國的藍黃緞帶。民眾見她現身,不斷熱情高喊她的愛稱「尤莉雅」,氣氛熱烈。季莫申科聲嘶力竭回應:「你們都是英雄,你們是烏克蘭的佼佼者。英雄永存」;「基輔街上有燃燒的汽車、路障、鮮花,但這是另一個烏克蘭,自由人的烏克蘭」;「獨裁政權已經崩垮!」她籲請群眾續留廣場,抗爭到底,「我們已消除這個癌細胞,這個腫瘤。你們無權離開獨立廣場……不要現在就放手。」

季莫申科提出﹕「這條革命之路尚未走完,我們還不能離開街頭。祖國之難需要烏克蘭人民自力救濟,不得假手他人。我們要割除國家的死癌毒瘤。」

一名不願公開身份的基輔示威者說:「我們曾經對西方國家可提供的支持有很高的期望,尤其是對應為烏克蘭流血衝突負責的人士作出制裁。然而,歐盟只是不斷『表示關注』,卻沒有提供具體的協助||直至死傷的人數慘重。越來越多烏克蘭人開始質疑,我們是否需要加入歐盟。在求助無援的情況下,我們需要自力更生的想法變得越來越強。」

美國財經科技網站《商業內幕》日前轉載一名烏克蘭記者撰寫的文章。他澄清「烏克蘭人是在爭取他們的權益,而不是為了加入歐盟」,並重申「民選總統亞努科維奇才是示威的焦點」。

這次基輔示威爆發的誘因與亞努科維奇在二零一三年十一月為加強與俄建交而拒絕簽署與歐盟的貿易協定確實有關。示威以「Euromaidan」為名,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分析,名字可拆解為「歐洲」(Euro)和「廣場」(Maidan)兩大部分,而這「廣場」是實指基輔的獨立廣場。可見,與歐盟的合作確實是示威爆發的導火線之一。

示威初期的規模有限。直至十一月三十日,警察採用武力手段打壓手無寸鐵的示威者,造成數十人受傷,隨即令事件升溫。「據基輔市政府衛生局提供的數據,在短短六天之內共有三百零五名示威者需要尋求醫療協助。基輔人娜迪雅現居於倫敦,她認為示威衝突升溫與警察的處理手法有關。她說:「首兩個月的示威一直以和平的方式進行,而政府對人民的訴求不僅充耳不聞,而且更誣捏示威者為『極端分子』和『恐怖分子』。他們只是平民百姓||大部分是受過教育並有工作和家庭,當中還包括老弱婦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