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石斑冷凍 13個憨漁民年收破億

2014-02-20 18:21

? 人氣

永安石斑魚產銷第8班班長蘇國禎(圖左1)。

永安石斑魚產銷第8班班長蘇國禎(圖左1)。

歷經石斑魚禁藥事件、八八、九一九水災等危難波及後,高雄永安漁民,靠著團隊互助、拓展冷凍通路,拚出活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群看天吃飯的失意漁民,不到五年時間,打敗全台六千個對手,入列二○一三年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這個只有十三人的團隊,產值破億元,平均每位漁民年收逾千萬元,居全台漁業產銷班之冠。

更難的是,他們挑戰賣冷凍死魚,卻能賣得比活魚還要貴!

原來今日成績單背後,是這群漁民一連碰上禁藥風波、八八風災及九一九水災衝擊,他們更團結,透過科學化管理提升品質,在危機中淬煉出生機,大膽顛覆養殖業,挑戰眾人心目中石斑魚生猛海鮮的形象,開闢出冷凍加工品新通路。

他們是永安石斑魚產銷第八班,會走上賣冷凍魚這條路,班長蘇國禎回憶,第一次衝擊是「二○○五年石斑魚傳出含孔雀石綠禁藥消息,整整兩年沒賣出一條魚,」他魚塭裡的石斑魚價值上千萬元,一個月光飼料費就破萬元。

接著是八八風災,又隔一年再來個九一九水災,自家近六公頃魚塭不是淹成一大片,不知道要堵哪裡,就是泡到髒水,成千上萬條魚因此流走或暴斃,損失四百萬元。

養殖,打團體戰
互通知識,育成率增三成

「魚跑掉、死掉,沒有不灰心的,」班員林櫻聲補充說,「但是哭過了還是要重新站起來。」為了突圍,蘇國禎在二○○九年底,號召當地漁民共同組織石斑魚產銷班,從頭檢討各養殖環節,力拚品質最大化。

「石斑魚不好養,育成率是關鍵,」中華民國養殖漁業發展協會執行長黃徹源觀察,石斑魚平均育成率約五成到八成,如果只有五成很容易賠錢,加上養殖業受氣候影響甚鉅,除了技術需求也依賴管理方法,彼此互通訊息、截長補短的團體戰是必要的。

深知影響石斑魚利潤的氣候、單價無法操之在己,一旦育成率高,漁民總收入就越高,所以蘇國禎和班員先從魚苗品質下手,找育苗達人和檢驗專家當顧問,從最源頭把關育成率。

接著,由於當地地下水質含鐵過高,只能引海水養殖,受限鹽度、溶氧量等不同養殖條件,除相較屏東至少須多養一個月,放養密度也有差異,「好還要更好,」他透露,為了找出最適數量,所有班員一人出一分地,從六千尾放到一萬四千尾不等來實驗,一年過後,發現最適數量只有屏東一萬五千尾的一半。

「過去單打獨鬥時不曉得,團結就是力量,」蘇國禎說,養魚至少有氣候、水質、寄生蟲等問題,漁民遇到自己的魚不吃餌料時,透過交換資訊對照各自狀況,便能初步判斷問題所在。加總所有,育成率已從五成提高到近八成。

此外對漁民來說,打團體戰最「有感」的好處,便是透過共同採購降低成本。舉例來說,青斑、龍膽魚苗每尾大宗採購分別可省○.二和五十元,餌飼料每公斤則有兩元價差,再加總水車零件等設備價差,共同採購一年可節省超過百萬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