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建莫斯科參考亞洲模式

2014-02-08 11:30

? 人氣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圖:歐新社)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圖:歐新社)

俄國要把莫斯科打造成超級城市,不僅具投資潛力﹑轉型為多元中心,面積也擴大二點五倍。俄羅斯官員向亞洲週刊表示,將參考香港地鐵等高效率亞洲發展模式,而經貿要與亞洲締造雙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莫斯科城市論壇探討俄國首府的城市規劃,務求將擴建後的「新莫斯科」打造為富投資潛力的超級城市。聖彼得堡市政府也於最近在香港首辦投資論壇。俄羅斯官員接受亞洲週刊訪問時表示,莫斯科不但銳意與亞洲在經貿方面締造雙贏局面,而且更參考亞洲城市的發展模式。

俄羅斯是世上少有橫跨歐亞大陸的國家,作為首府的莫斯科因歷史文化源由而普遍被認為是歐洲城市。然而,隨著俄羅斯與歐洲關係日趨緊張,加上亞洲的經濟崛起,俄國漸漸面向東方。事實上,亞洲已成俄羅斯國際貿易的主要市場。以莫斯科在二零一三年頭九個月的國際貿易為例,其首要貿易伙伴為中國,貿易額高達一百八十三億美元。

俄羅斯與新加坡在二零一二年雙邊貿易的增長達三成,總值四十八億美元。有見及此,俄羅斯在城市發展上漸漸注入亞洲思維。

據莫斯科市政府提供的數據,該市的人口將由目前的一千萬增長至二零三五年的二千二百八十萬。面對人口的急劇上升,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在二零一一年提出擴大莫斯科市區的計劃,打造「新莫斯科」。

「新莫斯科」這個項目不但將城市的面積擴展至二千五百平方公里(為原莫斯科市面積之二點五倍),而且計劃將城市轉型為多元中心。新區規劃包括將聯邦政府的行政機關從市中心遷到新區、強化新區與市中心的交通聯繫和在新區建立產業區。

可以比照日本。東京早在一九九九年開始向多元中心化發展。明治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暨前東京都副知事在莫斯科城市論壇上,與接近三千名與會者分享當年東京轉型的經驗。他說:「當年我們將市區和郊區結合成一個城市群。從我們的經驗發現,透過完善的交通網絡將城市與郊區連接,人口遷徙的情況變得更加理想。」

莫斯科副市長薩芬在接受亞洲週刊訪問時表示,該市在交通規劃上曾以香港作為藍本。他說:「雖然莫斯科在繁忙時間的公共交通使用率達七成,然而,在香港的卻高達九成。為向香港拜師,我們特地在去年十一月訪港,學習當地處理交通問題的要訣。」

荷蘭公司TomTom比較全球一百六十九個城市的交通擠塞情況,發布「全球城市交通指數排名」,而莫斯科排名第一,日間與晚間的行車時間分別比非繁忙時間長百分之一百零六和一百三十八。目前莫斯科汽車數目與人口比例為一比三,而平均每天約有四十萬輛車在市中心行駛。

城市規劃學者查德在莫斯科城市論壇上以香港為例子,說明城市效率並不等同生活質素。他以香港和巴西聖保羅市作喻:試想像生活在一個八百萬人口的已發展城市,每天來回市區只需十一分鐘,對比生活在一個較落後的城市,每天需花四小時在公共交通,是否前者必然比後者快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