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明義專文:以台積電為代表的「貨櫃車」問題

2021-05-22 05:50

? 人氣

對於台積電,還應該釐清一件事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同樣在台積電2019社會責任報告裡可以看到:台積電全公司用電量只有7%是購買再生能源,但在海外據點是百分之百都使用再生能源。(第95頁)

世界頂級企業,都在推動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台積電在台灣以外的據點,百分之百都使用再生能源,顯然是呼應這個趨勢。但是為什麼在台灣只這麼消極地購買7%的再生能源?那其他使用的能源都是如何構成?

「開放台電」的研究過程裡,我訪問當時董事長朱文成那天,他說有次張忠謀問過他是否能自建電廠。朱文成說只要台積電想,他一切都可以搞定。但是台積電最後還是沒有。

那台積電是為什麼放棄?

是因為政府法令不足?還是台電的配合無法令台積電放心?

不論如何,正因為台積電是「護國神山」,實際的需電量又如此之大,應該清楚地解釋他們為什麼只選擇當一個消極的消費者。

這是應該不只向政府和台電說明,也該公開向社會大眾說明的。

台積電有足夠實力扮演重新型塑台灣能源發展方向的領頭羊。

有台積電當範例,我相信政府和台電對其他工業用電戶都會有新的要求基礎。

反之,台積電也可能帶頭把政府和台電引向無底深淵。

從這裡延續,可以看出藻礁和三接在考驗我們的到底是什麼

台積電的國外廠百分之百用再生能源,國內則只用百分之七。
台積電的國外廠百分之百用再生能源,國內則只用百分之七。

<藻礁和三接的核心議題>

民進黨政府所提出的「三接」計劃,當然比國民黨時代好了不知多少,確實把對藻礁造成的傷害降低太多。

也因此,很多人認為「三接」和「反核四」是兩難,是應該兩害相權取其輕。

但是,我認為這樣看的話,錯過兩個重點。

第一,這也落入了台電只知「增加電力供給」的思維。

經濟部和台電還是應該先釐清近二十年增加最大用電量的工業用電的電價是否合理、這樣一路增加的用電量是否合理、如何滿足台積電三年內就要倍增的用電需求,如何滿足其他半導體業者要擴增的需求、如何滿足回流台商的用電需求,並且推動分時電價,掌握調節工業用電的需求方法。

他們自己連這一切都沒搞清楚之前,就說「三接」增加總共才 2.24 GW的發電機組可以解決能源轉型危機,太沒有根據。

檢視「三接」,光是看經濟部和台電說這比以前國民黨執政時期的版本改善了多少,沒有意義。

我們應該跳開台電一切先考慮「增加電力供給」的思維,跳開經濟部服務工業用電大戶的思維,在一個劇變的年代,檢視整體產業和電力版圖的供需規劃,再來看現在這個「三接」版本到底有什麼作用,再來判斷是否值得大家冒一些風險。

否則,光是增加2.24 GW的機組有什麼用?不要忘了,光台積電未來三年就需要2G發電機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