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紫宸觀點:吳季剛在台灣,只能當水泥工

2017-08-30 05:50

? 人氣

國際知名服裝設計師吳季剛若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下,大概很難追求自己的夢想。(美聯社)

國際知名服裝設計師吳季剛若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下,大概很難追求自己的夢想。(美聯社)

數周前,我在一個場合碰到吳季剛的父親,吳季剛是世界級的服裝設計師,連蜜雪兒歐巴馬都穿他的衣服,吳季剛的父親和哥哥都講:「如果你這套想法早點實施,吳季剛就不需要小學就送到紐約了。」如果他沒有送去紐約,他可能只是一個水泥工,我沒有歧視水泥工的意思,在現在的教育體系,他很多科目都考不及格,他在社會上分配職業,就會分配到比較勞力型低階型,一個明明不平衡但在單一領域是有天分的人,照我們現在的國中教育理念,很快的就會被淘汰到後段班,淘汰到後段班有什麼缺點呢,就是很多人都會恨某一些學科,他一輩子都不會再接觸這些東西,他拒絕接觸,英文若每次考都只有二十分,看到英文就討厭,即便進入高中大學,也不會認為自己是讀英文的料,數學一樣,其他科目或特殊藝能也是一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認識一個澳大利亞的朋友,我去布里斯本跟他談過好幾次,有一次我們談到他的小孩,一個在讀初中一個在讀高中,那我就很好奇,那你們考大學壓力大不大,要不要補習啊?「什麼是補習啊?我們沒聽過,」朋友這麼回我。

那一天做多少功課?他又說,「初中不用帶書包回家耶,沒有功課耶,高中的話溫習半個小時吧,一個小時就可以了吧。」

那你們在學校都教些什麼啊?「在我們澳大利亞最重要的高中跟初中的課程,每一個學生都一定必修,而且一定要修兩個專長的,叫做體育。」澳大利亞是一個自然的國家,所謂體育不是跑步,不是田徑喔,有人打高爾夫球,有人騎馬,有人划獨木舟,有人玩某一種特殊射箭,一個初中高中裡面,他有幾十種的體育項目,老師一個一個教,你要高中畢業你要有兩個體育項目通過考試,意思就是說,我澳大利亞的國民一定要懂體育,而且有特殊嗜好,這是人家國家立國的思想,我們這邊立國的思想是你的英文數學要及格,否則留級。這到底哪一個對啊?

吳寶春、吳季剛靠一技之長打響名號,顯示嘉義縣推動技職教育的重要性。〔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吳寶春、吳季剛靠一技之長打響名號,顯示嘉義縣推動技職教育的重要性。〔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至少你不要在初中的時候給小朋友有極大的挫折感,一個覺得自己是很爛的學生,自我放棄,一個是某一些科目我沒有天分,我也不想再去學它,這樣子對嗎?這樣子都不對,至少在初中,在7年級、8年級,9年級這個階段,不應該發生這樣的事情,可是隨著心智成長,開始要分科了,有人理科特別好,有人文科特別好,有人有藝術天分,什麼時候要開始分科呢?到了9年級,10年級,11、12年級就可以分了,也就是初三開始,我們就發現有一些他在數理方面是比較好的,有些人他喜歡生物,有些人他喜歡文學,有些人他喜歡繪畫,有些人他喜歡音樂,這時候我們到了高中就開始分大類,有文科,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有自然科學,至少把它分成兩大類,我們現在的高中也允許他可以兩邊都修,因為有一些人他可能同時喜歡歷史,同時喜歡物理,這是有可能的嘛,所以我們現在教育允許跨修,這倒不是壞事,但是我們現在並不允許你自己選,我們就是有兩套套餐,你要吃就要兩套都吃完,考第三類組就要吃兩套套餐,基本上到了高中,你可以稍微讓學生,你要求他至少要修多少科目,要跟老師討論,透過他的智力測驗跟性向測驗,了解他對某一個領域有比較高的興趣,比較好的能力,老師來檢視他應該來修哪一些課程,就跟學分一樣,你必須要修多少時間,是不是?

我們可以把這樣原來大學才允許的事情,哪些是必修,哪些是選修放在高中,然後高中就開始分大類別,可是我們現在高中不能用剛剛講的大學的方式來做,我們甚至教數學、教英文,都用同一套課程來教,教歷史就是同一本教科書來教,這樣的課程設計忽略人的資質,到了高中已經可以分辨有些人是數學天才,有些人是歷史特別有興趣,你為什麼不讓他可以多學一點?譬如說現在要提倡12年國民義務教育,不論是一綱一本,一綱多本,要思考的是:為什麼只有1綱?你忘了孔子曾經講「因材施教」?

到了高中以後每一個人的能力是有差異的,有些人數理特別好的,為什麼不可以為他成立特殊的班級,特殊的學校,讓他們能夠學比較深的數理,讓他在高中時代就已經可以提前跳級,學到一些大學裡面的微積分,大學的高等物理?同樣的,文學藝術領域的小朋友,你為什麼一定要叫他只讀課本,為什麼不給他三分之一的時間給他個人創作,讓老師來輔導他,在他喜歡的藝術領域,在他喜歡的文學領域,開始學會獨立創作。

澳大利亞的教育非常重視「體育」。
澳大利亞的教育非常重視「體育」。

我們現在的高中教育是怎麼一回事,大家知道嗎?除了少數人讀到高中就不想讀了,這種人坦白說已經不太多了,他會在社會上容易受到不正確的歧視,所以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讀大學,可是我們的大學,經過李遠哲教改等等等,一連串二十多年來,搞出來大學的教育方式是什麼,叫做多元入學考試,如果各位有小孩都知道,2/1考學測,7/1-3考指考,這什麼意思呢?就是高中本來念三年,都有課本,六本嘛,但是在學測的時候,你高一高三才剛剛念完嘛,很多學校你把三年的東西,前兩年就教完了,還有學校前一年半就把他教完了,剩下半年跟一年做什麼,每天考試,練習考試的技術,猜題技巧,所以我們現在的高中教育是把那種很深的,但是只是平均的,也不准許有分類分級的,那麼大家都要學的科目,三年的內容,一年半教完,另外半年到一年學習考試,然後二月一號考完,3月報名,4月開始甄試,3月就甄試了,4月就放榜了,4/15-28放榜,放榜你就錄取了。

我們現在有多少學生是透過甄試入學,各位知道嗎?50%以上,他就是甄試就決定去那個學校,就決定不再考指考了,超過1/2的學生,2/1考完,2月底申請,3月面試,4月放榜,錄取了,不管那學校好不好,小孩子當然不要參加指考,還要再念三個月的書,小朋友不要再念書了,4/18放榜啦,他去上學的時候,老師就跟他說你不要來了,為什麼,因為你來就只會搗蛋,那別人還要考試,你已經錄取了,你來只會搗蛋,別人還要考試。我那兩個小孩都是這樣的,當他的同學指考錄取以後,學校乾脆把那些錄取的桌子都搬走了,你不用來上學了,所以我們現在的高中,有二分之一的學生四月以後就不用上學了,畢業典禮再來,所以後面只剩下從4月到9月,5個月,幹嘛,有錢的就出國遊學了,英國遊學,澳洲遊學,沒錢的,打電動,有志氣的騎腳踏車環島,沒志氣的就混西門町。

我們的教育系統什麼時變成爛到這種程度,大家還在吵考試進去的公平性,一個國家整個教育系統只是為了要爭那麼多學生,那麼多學校,誰應該要考進哪個學校,誰應該公不公平,只在吵這個問題,我們整套的教育思想是要全面翻轉,我們那些教育部的官員,那些管教育部的行政院院長,副院長,那些出來擔任國家元首總統,副總統,難道他們不知道教育是一個國家競爭力最根本的問題嗎?

*作者為資深公共評論員。本文為「翻轉教育」下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