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又天專欄:不講廢話的曹操 vs. 現在的政府發言人

2017-04-09 06:40

? 人氣

作者認為,政治人物的發言應該承擔自己的發言,不應該被政府機關以一句「這是他個人行為」帶過。 (陳明仁攝)

作者認為,政治人物的發言應該承擔自己的發言,不應該被政府機關以一句「這是他個人行為」帶過。 (陳明仁攝)

六日應邀去文藻外語大學講課,講題是「認識曹操,改編曹操-從一手史料和二次創作,貼近複雜的歷史人物」,先略為介紹正史、野史、演義小說、漫畫、遊戲、電視劇的曹操形象,然後對比曹操本人的著作、近年的歷史研究以及考古發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和一般這類講座比較不同的是,我找了些一般學者很少會注意到的作品,如講〈短歌行〉在影劇上的表現,我找到1985布袋戲版的《三國演義》,用據說是那時候男人上酒家唱的調子來唱原詞,感覺雖然很俗,但俗得正好,比後來大陸拍的《三國》電視劇裡著意編排的歌舞更加合理而自然。曹操不就是一個能大俗又能大雅的率性灑脫之人嗎?

再如漫畫,我提了2003年VIVA的四格漫畫《孟德新書》,前一則,曹操剛打贏袁紹,志得意滿,看著河北人民戶口美女名籍大起好色之心;緊接著下一則,班師途中,路見死人骨,曹操又發了悲憫,由梟雄變為詩人,作出了著名的〈蒿里行〉: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羣凶。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這些編劇、演員和漫畫作者,是如何理解曹操這個人,如何想像當時情景的?他們作出來的成品,還有沒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如果你來寫,你又要怎麼編?這是我帶給同學的問題。可惜我問了以後,同學沒有作答,不過這本來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想出來的問題。

接著我再帶同學讀曹操另一首詩作〈苦寒行〉,以及他晚年回應勸進與質疑的名文〈讓縣自明本志令〉,這些也是以前我上課上過的,如今再講,少不得也就要對比一下時事了:曹操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是「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不論你是想把我拱到火爐上烤,還是想用什麼大義來要我放權,都免談,我自有我一番大局觀。

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寫出了「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句千古名言,跩到極點,卻又是牢牢站在現實政治立場上的大實話;你愛罵就罵,不服來戰。相對於各種四平八穩、廢話連篇的官腔,曹操的宣言無疑是暢快的;近年我們也看到,世界上強人政治正在抬頭,直接展示力量的演講,越來越得到追捧。當然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就是你必須真的這麼強,放出來的話才有份量。所以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什麼過去那麼多人厭惡曹操,因為我們就是想要能用廢話、官腔來混過關、擠兌人或者弄到好處。

〈讓縣自明本志令〉
〈讓縣自明本志令〉(胡又天提供)

但曹操真的不愛虛名嗎?那倒也不盡然。他說「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但如果虛名能帶來實利,那當然也就是多多益善。

比起一般的漫畫、影劇研究者,我又多找了一點材料,就是史學界的研究。我最近讀了兩漢宗教史、思想文化史研究者姜生教授的大作《漢鬼考》,大開眼界,他從漢墓畫像磚與各類雕塑、文獻的研究,為我們還原了那往往被後世斥為迷信的、盛行讖緯之學的漢朝百姓與士人的精神世界。書中有提到他稍早的一篇論文:〈曹操與原始道教〉,我當然也找來拜讀了,這便用到了這次的講座上--過去的研究者、創作者很少注意到曹操與道教的關係,現在我們注意到了,以後我們再來寫三國戲,是不是又可以比前人寫得更好了?

姜生:〈曹操與原始道教〉
姜生:〈曹操與原始道教〉(胡又天提供)
姜生:〈曹操與原始道教〉2
姜生:〈曹操與原始道教〉(胡又天提供)

曹操對道門的理論、功法並不陌生,而在收編青州黃巾餘黨,在利用方士、影響輿論等方面,展現了一個現實政治家的本事,就是利用信眾,而不羈於信眾,不再讓人像之前一樣用讖緯來削弱皇家削弱我,但也不徹底否定那些學說,如此來實現「政教分工」。--我認為,以前我們講「政教分離」是過於片面了,西方文明近現代之所以能大殺四方,又能賓服天下,其實是「政教分工」良好的結果,這裡且先不多談。

我講完這段對許多人來說應該算是新發現的考證,拋了一個問題:

我說:「譬如,現在又有一個什麼教派在辦活動辦儀式,請你曹操丞相支持,而也有士大夫持反對意見,那你怎麼辦呢?如果你是對支持這個教派的人作答,你怎麼答?向反對這一套的儒生,又要怎麼作答?你是丞相府發言人,發言人請問你丞相府是什麼立場?」

「又或者換個問法:如果你是學生會長,同時也是某個社團或教會的成員,現在他們要辦活動,而人家質疑你在資源分配上會不會偏袒,會不會有違公平,你怎麼回答?」

同學們若有所思,但似乎更像是不知道該從何想起。也許這些問題是難了一些,它本身不難理解,難的是作答。

「我再換個問法好了。前幾天大甲媽祖繞境圓滿結束,回鑾當晚,行政院長林全與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一起扛著媽祖神轎,我們這就可以問啦:我們的體制,是政教分離、宗教平等,如今你行政院長這麼大官,參與特定宗教社團的活動,而且不只是觀禮,而是進去一起扛神轎,這麼核心、這麼重要的位置,這樣是否有所不當?--你是行政院發言人,請問你如何回應?」

沒人舉手,我只好掏出預備好的《易經紙牌》抽牌點人:「乾卦。好!第一排第一位!」

同學們笑了一下。第一排第一位是個女生,被我點到,左顧右盼,想了一下,弱弱的答了一句:「這……是他個人行為。」

我雙眼一下子瞪大了。

「這個答案……」我本來想批判一番,但卻有一股玄妙的力量,驅動我說出了:「正是我們當前民進黨政府會講出來的答案!!!」

「法務部長被問問題,回答了,惹怒了一批人,隔天行政院說他是個人意見,不代表政府立場。喂!」我故意叫得很大聲,嚇了同學一下:「你就是政府首長耶!而且你是在正式場合回答,不是私下講的,結果你的發言不代表政府立場!那政府的立場究竟是怎樣?」

我冷靜下來:「他們為什麼會這樣講?很簡單:你講了一個就會得罪另一個,他們不想承擔,就打模糊仗。曹操會這樣回答嗎?強者會這樣講話嗎?」

這個問題還有很多細節可以繼續講下去,不過考慮到同學是讀語文而不是讀政治的,時間也快到,我就拉回對曹操這類複雜人物的理解來結束講課。但之所以沒再深談,也是因為思緒一時有點亂。

有點亂的原因是那個「個人行為」的答案,它真的觸動了我,我覺得這裡面蘊藏著很深的啟示。…不想正面解決,只想迴避衝突、逃避爭議。但如果人家不讓你迴避怎麼辦呢?就算放你過關,人家也都看到你就是沒有擔當了。

讓我來回答,我有下中上三策:

下策,是在宗教的定義上做文章,辯稱民間信仰算不算正式宗教還是個問題,所以院長扛神轎也就不必算是支持特定宗教。這是玩文字遊戲來釜底抽薪。

中策,是說媽祖信仰是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動,也承載著我們主體族群的歷史與生計,院長應邀參與,是人民看得起他,是政府的榮幸,我們也自當盡可能的回報人民的支持。這是用一個比較體面的藉口,包裹住地盤、族群等現實考量,去擋掉、蓋掉那些原則性的教條。

上策,是直探問題的根本,從古代的神道設教到近現代政教分工的政治學來立說,說我們就是應該積極支持這個傳統信仰,它縱可承接華夏民間文化的傳統,橫可包容涵化不同的族群,體現我們作為一個人類文明長河中的生命共同體所需要、所嚮往的精神氣象。再說,政教分離,是為其權力和影響力設下一個分際,而不應該是讓人硬性地以此為藉口來裁抑異已。如果還有問題,我們就來個大辯論,大家都來講,把世界各國都拿來講,講到底,講到透。這樣,各方有什麼政見和意圖,通通可以拿出來明講,不用再偷渡了。

當然,如果你是強者,也可以什麼都不解釋,我就是要這麼做;如果還有意見,我們約海景第一排。可惜,真正的強者,畢竟不太多啊。

*作者為台北人,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碩士,香港浸會大學人文與創作系博士候選人;作家、歷史研究者、也是漫畫工作者。2013年創辦「恆萃工坊」,目前的產品有《易經紙牌》和《東方文化學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又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