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登山專文:當張謇遇上翁同龢

2019-12-19 05:40

? 人氣

光緒二十八年(1902)十一月初張謇派宗姓僕人到常熟送信送物,翁同龢的日記中有「得張季直函。白面四袋,小米一袋,每袋五十斤。山藥一簍,苡仁一包,白布二匹,花布二匹,洋手巾四打,香稻一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光緒三十年五月,張謇乘舟往常熟,訪松禪老人病,在日記上又寫:「十七日辰刻抵常熟,詣南涇塘,見松禪於病榻,頗惓惓於舊恩,大臣固應爾,抑西人所謂特性也!(另有記問答語,從略)。」翁同龢並口授張謇為其擬好遺疏略云:「已革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奏:為天恩未報,臣病垂危,伏枕哀鳴,伏念負疾如臣,固己言無足取,不敢復有所陳,第隆恩未答,盛世長辭,感悚之餘,難安瞑目,所願勵精圖治,馴致富強,四海蒼生,詠歌聖徳,臣死之日,猶生之年。」

又張謇日記:「二十五日三兄以余生日,置酒召朋舊飲於壽松堂,始見報載松禪以二十日夜無疾而終,去十八日之別二日耳,遂成千古永訣,追維風義,豈勝愴痛!」二十七日,張謇在日記書寫道:「寫瓶師自輓聯,並自寫輓瓶師聯:『公其如命何,可以為朱大興,並弗能比李文正;世不足論矣,豈真有黨錮傳,或者期之野獲編』」。

翁同龢身故後,張謇又去過常熟兩次,第一次去哭弔;第二次在一九二一年去省墓,有〈虞山謁松禪師墓〉詩云:

淹迴積歲心,一決向虞麓。

晨暾徹郭西,寒翠散岩壑。

夾道墳幾何,鴿峰注吾矚。

停輿入墓廬,空庭冷花竹。

亟趨墓前拜,眥楚淚頻蓄。

悽惶病榻語,萬古重丘嶽。

抵死保傅衷,都忘編管辱。

尊騶貢大義,凝欷手牢握。

寧知三日別,侍坐更不續。

期許更或忘,文字尚負託。

平生感遇處,一一繚心曲。

緬想立朝姿,松風凜猶謖。

九原石台前,隨武不可作。

張謇後來為紀念翁同龢,曾在南通之黃泥山上卓錫庵舊址旁邊起一小樓,名曰:虞樓。「松禪師之墓在焉,輒來登眺,以致慕思」。張謇題寫〈虞樓匾跋〉云「黃泥東嶺,南望虞山,勢若相對,虞之西白鴿峰下,則翁文恭之墓,與其被放還山後,墓廬在焉。辛酉一月過江,謁公之墓,陟虞巔,望通五山,煙霧中青蒼可辨,歸築斯樓,時一登眺,悲人海之波潮,感師門之風義,殆不知涕之何從也!名虞樓以永之,亦以示後之子孫。」師恩難忘,綿綿不絕!

註記:

(註一)都樾〈翁同龢致張謇文稿繫年考訂〉,《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1期,2011年1月出版。

(註二)同註一。

(註三)按:試卷雖然彌封糊名,但是閱卷大臣們可以通過筆跡辨識作者,於是,每逢會試之前,考生們便紛紛私下預測哪些大臣可能出任閱卷大臣,事先拉關係、走門路,呈送文字以便辨認。

(註四)據闈中內幕稱:「禮部右侍郎志銳初定張謇為第十一名,後翁同龢改為第十名。」

(註五)根據翁同龢日記所列八人次序是:張之萬、麟書、翁同龢、李鴻藻、薛允升、志銳、汪鳴鑾、唐景崇。

(註六)指狀元,張謇。

(註七)指榜眼,尹銘綬。

(註八)指探花,鄭沅。

(註九)指傳臚,吳筠孫。

(註十)按:張之萬,字子青,直隸南皮人,張之洞從兄。

(註十一)根據張謇之孫融武寫信詢問其世伯沈燕先生,沈君的覆函。

20191213-《情義與隙末:重看晚清人物》正書封,蔡登山新著。(新銳文創)
《情義與隙末:重看晚清人物》正書封。(新銳文創)

*作者為文史作家,曾製作及編劇《作家身影》紀錄片,著有《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色戒愛玲》等數十本著作。本文選自作者新著《情義與隙末:重看晚清人物》(新銳文創)。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