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政府別再騙了!巴黎協定生效,台灣非核、減碳豈能求全?

2016-11-07 08:10

? 人氣

不過,政府現在的作法卻看不出有達成的可能─甚至可能增加排碳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民進黨的能源政策要大力推動綠能,把綠能(包含風電與太陽能)占供電比重拉高到20%以上。雖然台灣發展綠能的條件未必非常好,不過提高綠能比重是必要也必然;但問題是台灣增加的綠能,是說要用來取代不排碳的核能而非排碳量高的火力發電。因為民進黨的政策是要全面廢核,供電立刻少了16-18%的核電;但綠能無法穩定供電的特性又讓台電必須繼續增加火力發電。所以最後結果很可能是高喊半天的減碳,台灣的排碳量不減反增。

相較之下,中國承諾在2030年的碳排密集度 (生產每單位GDP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要減少60-65% (相較於2005年),其方式之一也是要大幅增加綠能比重到20%左右。但中國同時每年增加6-8座核電廠,預計到2030年全國有110座核電廠,這些核電廠是用來取代火力發電廠,這也是要落實減碳合理且可行的作法。

除了供給面問題外,要達成減碳也一定要設法壓制、減少需求,也就是要大家一起「節能減碳」。不過,所有人都知道,只有價格才是最佳、最有效的調整因素。只要電價高漲,不必政府呼籲宣導、道德勸說,民眾自然就會作好節電,企業廠商也有誘因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節省用電,同時也淘汰耗費過多能源卻無相對有價值產出的工廠。不過,蔡政府再三承諾的電價不漲(雖然已有變相漲價之嫌了 ),是對節能不利。

巴黎氣候協定生效,中美等大國亦加入,顯然台灣的減碳之路是不容抵賴、更不能「裝死」不理。世界各國要減碳最重要的就是要由電廠下手,因為電廠一直是最大的排碳來源;美國電廠的排碳量占全國的4成,台灣則是台電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部的37%。核電為無碳能源,每年為台灣減碳三千萬噸,超過全台交通排碳量;國外也一直有科學家呼籲以核電對抗暖化。環保署要加強查緝工廠排放,但蔡政府在承諾減碳的同時,卻要全面廢核、放任最大的排放源電廠擴增,這是另一種「只准州官放火百姓不能點燈」,而且也難收減碳之效。

政府該想清楚,好好告訴大家,如何既能減碳、又能非核,還可以電價不漲。如果作不到,就及早調整能源政策吧,否則不良後果出現時─不論是缺電或是減碳失敗導致出口受抵制,對台灣而言都會是災難一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