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彥專文:西沙危矣!東沙陪葬? - 從地質觀點看南海仲裁案的深遠影響

2016-07-18 14:10

? 人氣

圖三:菲律賓大學國際海洋法學者Batongbacal and Baviera (2013)提出的「群島型大陸邊緣」模型。
圖三:菲律賓大學國際海洋法學者Batongbacal and Baviera (2013)提出的「群島型大陸邊緣」模型。

比較圖二的「海洋法原型」與圖三的「群島型模型」,讀者很容易發現兩點主要差異:(1)在大陸棚上,群島型模型有起的「島」,並構成群島基線(Arichipelagic baselines)的起點,領海範圍由此基線往外延伸12海浬,而此海上(小)島與本島或陸地之間的水域也被賦予新的地位,成為聲索國的「內水」 (internal waters);(2)此海岸邊緣地帶因為島嶼參差的關係使得地形較崎嶇,與大西洋型的平滑曲線地形大不相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次仲裁案的結果各方解讀為菲律賓的勝利,是嗎?從這個模型出發的話,其實是一場慘敗,這個失敗不僅僅是菲律賓的失敗,也是許多小島嶼國家的損失,因為他們所賴以立國維生的島嶼及其「大陸邊緣」長的就是這副德性!這樣的島嶼邊緣未來是否能為各該國帶來海洋專屬經濟區的權益呢?如果這次海牙仲裁庭的南海裁決反映的是法學界的普遍通識,而非個別仲裁員的「偏見」,那麼所有的海島國家,以及亞洲邊緣海的類似地質地理都「挫著等」!

這裡面包括我中華民國控制下的東沙群礁,以及中共控制下的西沙群礁,兩者都連帶有豐富的油氣資源。

東沙與西沙

近年我國在東沙成立了「東沙國家環礁公園」,科技部及其前身國科會、中央研究院,各大學在馬總統指示下投入相當多的研究資源,下圖(圖四)是一張詳細的東沙環礁水下地形圖,細緻的解析程度堪稱空前。由這樣的高解析圖來看,東沙環礁與其西北方的「廣東大陸棚」中間其實隔了個窄窄的300公尺以深的水道,縱剖面將如同圖三中的「群島內水區」。如果,有一天,東沙的法律地位被提交到國際海洋法庭或仲裁庭被評斷時,請問,你希望他們引用的是「北大西洋原型」(圖二),或是菲律賓學者提出的「群島大陸邊緣模型」(圖三)呢?答案會偏向「群島模型」吧!南海周邊諸國在這件事情上是否應該團結起來,同一陣線呢?

圖四:東沙環礁水深地形圖,資料來源:國立中山大學王玉懷實驗室及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圖四:東沙環礁水深地形圖,資料來源:國立中山大學王玉懷實驗室及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西沙群島是一塊更大的海底隆起地形,從圖一可以遙遙觀察一下它在南海西北坡的位置與長相,中共方面想必有非常詳細的調查與圖資,一個重要的緣由就是相中了西沙群島下方以及其左近海域的龐大石油、天然氣賦藏。詳細的數目被中共及中國海洋石油公司列為機密,對外洩漏出來的數字因時而異,各有其與時俱進的戰略戰術意涵。

地表上的地形,影響了地下「看不見」的油氣資源的權益歸屬,這一點,可能是讀者,乃至立法諸公,國安、海巡高層不一定看得到的。本文引用大陸學者發表的文章附圖做個勾勒,讓我們想像一下南海西北坡地下潛藏的兩岸可以共享的地下礦產資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

魏國彥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