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電力政策應以現有發電能力作為討論基礎

2016-06-11 06:10

? 人氣

各方團體對目前的電力供應量似乎都沒有一個共同的共識,這樣雞同鴨講是要如何討論下去?圖為台中火力發電廠。(取自台電公司官網)

各方團體對目前的電力供應量似乎都沒有一個共同的共識,這樣雞同鴨講是要如何討論下去?圖為台中火力發電廠。(取自台電公司官網)

日前炎熱的天氣造成供電需求大增,而引起了大眾對台電是否能夠穩定的提供足夠電力的質疑。除此之外,經濟部對供電的說法又是多有變動,從保證「未來兩年不會缺電」到「一定要廢核」到「極端氣候持續發生,讓備載容量降到最低,當然會面臨限電危機」。最近甚至還引發了是否需要重啟核一廠的爭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提供穩定而永續的能源政策對任何政府而言都是重中之重,因為這直接關係到國家的經濟發展與各項建設,也與民生需求息息相關。在台灣,這更牽涉到是否需要核電廠來補足台灣的電力需求。為此,擁核反核人士永遠各有立場討論往往陷入相互批評,而缺少實質討論。

台電是否可以為台灣的經濟發展與民生需求提供充足的用電?筆者認為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兩部份來看:一是我們目前可以提供的電量為何,另一是我們未來對電力的需求為何?如果目前所產生的電量大於未來對電力的需求,那們我們暫時可以不用考慮新建電廠,反之則需要把開源節流的方案列入考慮,儘管不一定會被採用,但是核能也應該被列為被考慮的供電選項之一。

上面提到的兩個部份題中,未來的電力需求需要進行預測,預測的結果與使用的模型及假設有關,因此預測出來的結果可能會因為假設的不同而有相當大的差異。這個部份的確需要仔細論證以避免過於脫離實際情形的假設。

但是筆者認為更重要的部份,是對我們目前的供電能力的確實認知。這些資訊是來自已經存在的事實,是我們可以確實掌握的部份。台電有多少機組,民間有多少發電能力,這些都是有客觀數據可以使用,也是一切電力需求的討論起點。但是連如此基本中的基本,不同立場的團體看到的也不一樣,一方認為電力過剩,一方認為電力不足。也就是說,各方團體對目前的電力供應量似乎都沒有一個共同的共識,這樣雞同鴨講是要如何討論下去?當討論沒有一個共同的基準,討論便容易淪落為口水戰,自然也就不可能得到令人信服的共識。

所以或許在討論電力問題的時候,應該要先回到原點中的原點,先確認我們目前真正的發電能力。或許讓擁核反核的人士可以一起成立一個公正獨立的委員會,化解各方歧異,提出一個雙方都能同意的數字作為能源政策討論的起點。有了共同的起點,一切的討論才會有實質意義,不然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共識永遠無法建立。畢竟這就像是買東西一樣,不知道自己手上有多少本錢,怎麼有辦法對未來進行規劃?

*作者為物理學博士,目前服務於台灣大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