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專欄:零利率下限難突破 負利率政策難以延伸

2016-05-23 06:40

? 人氣

1.針對持有現金課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世紀德國經濟學家提出對現金課稅來達成負利率,但現金具不記名、轉手速度快,且難以記載在何時何地交易的特性,因此該方法窒礙難行。

2.藉由隨機抽樣使貨幣喪失價值,藉此達到負利率之效

2009年哈佛大學教授提出,若央行在事先發表聲明,將在未來某一時刻隨機抽取一個數字,例如抽中數字5,則所有尾碼為5的現金將在當天失去價值,該法間接導致持有現金的成本增加,使得突破零利率下限成為可能,但可能引起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實行可能性較低。

3.廢除現金,藉由e化貨幣進行交易

負利率之所以難以長久的原因關鍵就在於現金可當作其餘金融資產的替代品,而現金的持有利率為零,若廢除現金,則此障礙即不存在。科技演變日新月異,往後e化貨幣有很大的機會成為交易工具,但就目前情況分析,完全e化貨幣尚需時日,因此現金重要性至今難以撼動。在可預見的未來,若銀行針對e化貨幣課徵手續費,即可認定是變相的負利率。

4.將貨幣的計價功能與交易媒介脫鉤

以明清時期的中國為例,白銀是計價單位,但居民生活中則普遍使用銅錢,若居民今年在錢莊存入1兩白銀對應的銅錢100枚,1年後取出加計利息銅錢將高於100枚,但對應的白銀則可能少於1兩。換句話說,銅錢的零利率下限仍存,但白銀的零利率下限則被突破,然而此法在現實中複雜易引起混亂,可行性不高。

綜上,儘管理論上存在突破零利率下限的方法,但難以在現實環境中實踐,因此負利率實施仍是非常困難。雖然歐元區、瑞士、瑞典、丹麥及日本相繼推出負利率政策,但大部分限縮在商業銀行存放於央行的準備金,並非居民及企業直接面對的利率(瑞士已有銀行針對活期存款採行負利率),且未來若進一步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負利率效果將大打折扣,因此負利率實施期間或無法長久。

瑞士金融業出現第一間針對活期存款收受利率的銀行-ABS

ECB於2014/6推出負利率,從施行的時間長度或影響層面的廣度都較BOJ更為深遠,儘管ECB總裁Draghi不斷為負利率政策辯護,並於2016/3再度擴大貨幣政策,包括1.調降再融資利率5bp至0%、存款利率10bp至負0.4%、貸款利率5bp至0.25% 2. 4月開始,每月購債規模由600億歐元擴大至800億歐元3. 2Q季底將非銀行、投資級公司債納入資產購買範疇4. 2016/6啟動第2輪TLTRO,希望刺激銀行進行放貸,藉此提振歐元區通膨、經濟成長、就業及消費支出。然而負利率效果尚未完全顯現,銀行已先受其害,除須額外負擔利息費用外,持有債券的固定收益亦逐漸減少(歐元區負值利率公債規模大增),因而導致2016/1Q歐元區銀行財報遭受重擊,瑞銀、德國商銀及匯豐等大型銀行在獲利能力方面皆有顯著衰退,連帶拖累歐元區銀行股指數遭受波及(圖2)。此外ECB負利率實施後是否進一步改善銀行放貸情形仍然存疑,圖3透露出在ECB負利率政策實施前,歐元區銀行放貸情形即因QE政策施行而逐步攀升,另企業、家庭貸款利率亦從2008/9逐漸下降(圖4),就此判定負利率具有實有待商榷,但相對來說負利率卻已導致銀行利息收入呈現滑落態勢(圖5),此外負利率所引發的副作用亦悄然而升,瑞士ABS(Alternative Bank Schweiz,無股價交易資料)於2015/11表示將於2016年針對活期存款帳戶收取0.125%利息,若存款高於10萬瑞郎,收取利率將提高至0.75%,華爾街日報指出,ABS於2015/10-2016/2存款餘額合計減少4%約5400萬瑞郎,預估瑞士央行負利率政策影響範圍將不排除持續擴及個人存款戶。另部分瑞士銀行業者藉由調高房貸利率與轉帳、ATM、信用卡手續費等手段,彌補實施負利率損失。日本方面,BOJ實施負利率時間尚短,但已使原本淨利差就非常低的日本銀行經營更為困難,日本金融廳(Financial Service Agency)森信親指出銀行越來越難以在風險、報酬與資金間找到平衡,負利率環境正在進一步削弱日本銀行實力。St. Louis Fed副主席Waller亦針對負利率政策列出下列副作用1. 若銀行不將負利率轉嫁至客戶,則銀行稅後利潤降低,將壓抑銀行股價並削弱資產負債表。2. 銀行可變相針對儲戶收取手續費或者減少利息給付,但將會導致儲戶對商品及服務的支出降低。3. 銀行將稅收轉移至借款人,藉此收取更高的貸款利息或費用,間接拉抬融資成本。由此可知,負利率正逐步挑戰銀行的忍受能力,一旦銀行將負利率成本轉嫁至企業、個人身上,則會加強客戶持有現金動機,並削弱消費意願,政策效果將不復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