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祚來專欄: 與習近平挨打、挨餓與挨罵

2016-05-12 06:40

? 人氣

中央一方面精簡城鎮人口,一方面想向全國徵購820億斤糧食,比1961年多征100億斤。結果下邊反映十分強烈。無論如何很難完成。為此,1961年11月11日,中央召開了有各中央局第一書記參加的會議,專門落實糧食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61年底,是三年人為大饑荒的第三年,也是最嚴重的一年,上篇文章可以看出,中央不僅耗盡外匯購買糧食,還全力通過所謂的專門會議,落實糧食徵購,這種自上而下的徵購糧食,本質就是在農民口中奪食,所以1962年夏,國家主席劉少奇對毛澤東說:「餓死這麼多人,歷史要寫上你我的,人相食,要上書的!」

1983年彭真在一次會議上就說過「為什麼我國能夠自力更生地解決十億人的吃飯穿衣問題?」,答案居然是因為我們社會主義優越性。他完全忘記了三年人為災荒,也忘記了安徽小崗村民在沒有包產到戶時,每年逃荒要飯,而中國人吃飯的糧票,直到90年代初才被取消。穿衣吃飯都要憑票限制供應,而這在民主憲政國家,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而在彭真的講話中,這一切都成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我們通過網路檢索「共產黨解決中國人民吃飯問題」,會發現許多顛倒是非的觀念,這些觀點與彭真講話一樣,不僅沒有意識到是人民解決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就業與吃飯問題,反而認為是共產黨解決了中國人民吃飯問題,全然忘卻了當代中國發生的大災荒、人民挨餓,完全是當政黨一手造成。

再說「挨駡」

如果說挨打的大清王朝或者中華民國的話,挨餓的卻是中國人民,而挨駡的,則是中國當政黨或黨國政府、腐敗官員。籠統裡說中國挨打、中國挨餓,中國挨駡,既不是事實,也是混淆不同的主體。

習近平在中央黨校講話認為,中國現在要解決的是挨駡的問題,是什麼造成挨駡呢,他認為是中共在國際媒體的失語,那怎樣解決國際媒體失語呢?在習近平主政之前,中共每年就投入鉅資,在境外收購媒體,或者創立華文媒體,以影響海外華人,並進而影響國際社會,投入鉅資的海外孔子學院,也是中共大外宣的一部分。我們在洛杉磯看到的《環球時報》還有華文《僑報》更是免費放量供應給華人,以中國納稅人的錢財,來換取中共的海外影響力、話語權。當然,這些媒體都是中共政制的歌頌者,人們看到這些媒體上的中國,一片鶯歌燕舞,只有資本主義治下的人民生活才是天災人禍頻發。

習近平視察新華網,明確要求所有的媒體都要「姓黨」,姓黨之後所有的官辦與私辦媒體,都成為黨的喉舌,這樣在國內,就聽不到「罵黨」的聲音了,任何影響「穩定」或有損黨的形象的文章,都會被刪除或無法發表,國家穩定不穩定是一回事,表面上或媒體上看起來形勢一派大好,這是習中央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