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硬質玉米 李進勇籲農友加入契作

2016-03-18 18:30

? 人氣

推廣硬質玉米 李進勇籲農友加入契作

推廣硬質玉米 李進勇籲農友加入契作

記者陳昭宗/雲林報導
雲林縣政府為鼓勵農友種植硬質玉米以活化休耕農地,藉此提高糧食自給率,祭出每期作每公頃4.5萬元之轉作補貼金外,持續加碼補貼每期作每公頃1.2萬元的優惠政策。18日上午縣長李進勇到四湖鄉農友陳勝利種植的硬質玉米田瞭解採收過程,也呼籲更多農友加入種植契作硬質玉米行列。
縣長李進勇表示,種植硬質玉米作為飼料用玉米除有農委會專案補助外,縣府加碼補助鼓勵轉作,希望農田能夠妥善運用。種植硬質玉米除了減低對外進口玉米的仰賴也可降低食安問題,因此鼓勵本地農民踴躍耕種。
 
圖說:縣長李進勇到農友陳勝利種植的硬質玉米田瞭解採收過程,呼籲更多農友加入種植契作硬質玉米行列。(記者陳昭宗攝)
 
農業處長張世忠表示,縣府從102年試辦,農友一開始並不熟悉,透過縣府的加碼補助,農民意願增加,種植面積從144公頃增加到500多公頃,直到今年達700多公頃,種植面積增加5倍之多。
 
我國每年進口硬質玉米約為400~500萬公噸,國產玉米自給率不足1%,農委會推動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計畫,將硬質玉米列為主要進口替代作物積極推廣,國產硬質玉米新鮮、質優,除可供作飼料外,亦可作為食品加工或提煉玉米澱粉,用途多元,需求量大。
 
張世忠還說,台灣硬質玉米99%為國外進口且多為基改作物,但台灣目前不允許種植改作物,因此在基改作物未確定是否對人體或家畜影響的疑慮下,呼籲畜牧業者支持台灣種植的硬質玉米,既可提高糧食自給率,擺脫對進口依賴外,又可兼顧食品安全。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南區農業改良場也研發出適合沿海地區種植的品種,將可降低去年沿海地區因受風災及寒害影響,減少硬質玉米倒伏情形;目前雲彰地區共計有6台玉米收穫機,方便農民採收,大大便利農民,又增加收益。
 
農友陳勝利表示,感謝政府的協助,農田復耕後,不像過去雜草一片,有收成、省人力且政府有補助,才能繼續推廣。接受政府補助後利潤增加,配合農政單位政策有採收機,採收方便,農民耕種意願增加。 
本文經轉授權自台灣好新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