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問與聽的藝術》 開幕紀實

2017-06-05 17:12

? 人氣

高美館李玉玲館長與策展人徐文瑞。(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高美館李玉玲館長與策展人徐文瑞。(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濕熱午後,客語音樂人林生祥帶來「南方」一曲,為展覽揭開序幕

6月3日南台灣濕熱的午後,《南方:問與聽的藝術》在高美館盛大開幕。開幕式首先由知名客語音樂人林生祥帶來「南方」一曲,在充滿土地情懷的歌聲中,為展覽揭開序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南方」為名,從現代性的角度出發

高雄市立美術館於106年6月3日起,於101~103展覽室推出《南方:問與聽的藝術》一展,邀請國際知名策展人徐文瑞策劃,以「南方」為名,從現代性的角度出發,透過錄像、油畫、裝置、網路互動、聲音裝置、水墨、文件、影像及詞曲演唱等作品多元展現,探索被犧牲、隱形、消音的主體。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觀賞。

高美館李玉玲館長表示:努力深耕在地、構築南方觀點,拉高對自己國家的想像

高美館李玉玲館長表示,高美館自90年代成立以來,一直努力深耕在地、構築南方觀點,拉高對自己國家的想像。作為台灣南部最大的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一直在尋找、定義、並創造自己的定位。作為曾經是台灣最重要的工業城市之一,高雄是一個由大量移民所構成的城市,正因為如此,作為一個外地來的館長,常感覺高雄對外來的人、事、物都顯得特別開放、多元、與包容。從原本我們試圖提出的所謂的 [ 南方觀點],拉高到更全面的 [南方] 議題。也就是說,在這個展覽哩,南方 – 不只是一個地理位置,而是作為一個隱喻,擴大來思索在現代化社會中,普遍存在於南方處境中一些現象 – 例如: 非中心的、隱形的、不被聽見或看見,甚至是被犧牲的歷史景況。

透過展覽的折射,在全球化的當代社會中「被南方化」,不同程度映照著每人存在處境

事實上,透過這個展覽的折射,我們會發現到,所謂南方的問題,不僅是特定區域或特定族群的問題。 而是可以說在全球化的當代社會中,[被南方化] 幾乎是普遍地以不同程度映照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存在處境。 差異只是在強度是否足夠到喚起我們的覺察、與行動。這是一個很特殊,也很有意義的展覽。但就像很多當代藝術的展覽一樣,這不是輕鬆提供答案、告訴我們接下來該如何做 /走的展覽。相反的, 它提出問題,凝視我們,讓觀眾必須自己設想 – 要如何面對,能如何做可以更好。這也是藝術最美好的一部份之一 – 讓我們發現其實 [他者] 可能就存在我們的自身當中。

策展人徐文瑞:「南方」概念不是地理位置而是隱喻!來自屏東潮州,對全球化移動的歷程和意義十分有感

策展人徐文瑞解說。(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策展人徐文瑞解說。(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館長李玉玲特別感謝策展人徐文瑞,他對本展的「南方」概念不是地理位置的「南方」,而是隱喻,一種非中心、不被看到、不被聽到、而被忽視的隱喻。  本展的策展人徐文瑞則表示,作為獨立策展人,在台灣、國際工作多年,但自己來自屏東潮州鄉下,然後一步步往城市發展,因此對全球化移動的歷程和意義十分有感。本展分為三個子題,第一以人為主角,檢視現代國家對人權、公平正義、人民主權的承諾下,如何長期地、結構性地將一些人群「南方化」。第二章回到土地,探討環境被邊緣化後所受到的災難。第三章奠基於相關藝術作品,提供重新理解感觀世界的方式。徐策展人特別希望觀眾在策展論述之外,更能夠看到每位藝術家作品的豐富內容。

今天也有20多位的參展藝術家及多位貴賓到場共襄盛舉。《南方:問與聽的藝術》自6月3日至9月17日於101~103展覽室展出,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觀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