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錯字,就砍頭!「中華優良傳統」文字獄,在今日有什麼不同?(下篇)

2016-03-13 07:00

? 人氣

獨特的中文字產生獨特的文字之禍,中文字能成為禍患的根源,這怕是造字的先民沒有想到的,有人認為這是中文字的負面作用,但從根本上說,文字之禍,罪不在中文字,而在於中國的人治文化傳統。

寫錯字,就砍頭!「中華優良傳統」文字獄,在今日有什麼不同?(上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雍正砍頭」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病逝於西郊的暢春園。官書記載,帝彌留之際,下詔傳位于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照此說法,帝位的授受很清楚,雍正帝得位沒有問題。然而,當時民間的謠言卻特別多,許多無可究詰的宮闈秘聞不脛而走,有的說康熙病重,雍正進了碗參湯,「皇上就崩了駕」,這是說雍正謀父奪位;有的說雍正把康熙「皇位傳十四子」的遺詔做了手腳,改「十」為「于」字,這是說雍正矯詔奪篡。

這繼位問題上的「名不正」,成了雍正皇帝的一塊心病,使他越發瘋狂地興文字獄,雍正在位時期達到了中國歷代文字獄的高峰。雍正三年,權臣年羹堯被以在奏章內將「朝乾夕惕」寫作「夕陽朝乾」而治罪。

年羹堯,字亮工,漢軍鑲黃旗人(一說奉天鑲白旗人),康熙三十九年進士,點庶常,至侍讀學士,擢四川巡撫,六十年命兼理四川陝西總督。雍正三年三月,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羹堯具本奏賀,雍正傳旨申斥:「年羹堯所奏本內,字畫潦草,且將『朝乾夕惕』寫作『夕陽朝乾』。⋯⋯今年羹堯即不以『朝乾夕惕』許朕,則年羹堯青海之功,亦在朕許與不許之間而未定也。」同年十二月議政大臣、刑部等擬年羹堯九十二大罪,其中「狂悖之罪」之一即將本內「朝乾夕惕」故意寫錯。

汪景祺是雍正朝第一個以文字之故被殺的人,究其原因,是他黨附年羹堯,雍正力矯朋黨之弊,就拿他開了刀。汪景祺,號星堂,浙江錢塘人,少年輕狂,以後潦倒文場數十年,康熙五十二年(1713)才考了個舉人。雍正二年(1724)他離京往陝西布政使胡期恒處「打抽豐」,胡是年羹堯親信死黨,年羹堯時任川陝總督,佩撫遠大將軍印,極受雍正寵信,權勢薰灼,炙手可熱。汪景祺借胡期恒這層關係,上書年羹堯自薦,在信中極盡阿諛諂媚之能事,說曆代名將郭子儀、裴度、范仲淹比起年大將軍,「不啻螢光之於日月,勺水之於滄溟」。在這封信快到結尾時,汪景祺說如果不能瞻仰「宇宙之第一偉人」年羹堯,則「此身虛生於人世間」。就這樣,汪景祺成了年羹堯入幕之賓。

不料年羹堯好景不長。從雍正三年(1725 年)起,雍正就開始究治年羹堯及其黨羽。在查抄年寓時,發現了汪景祺所寫的《讀書堂西征隨筆》,雍正閱後,恨得咬牙切齒,親題該書:「悖謬狂亂,至於此極!惜見此之晚,留以待他日,弗使此種得漏網也。」果然,十二月剛處決了年羹堯,便把「此種」汪景祺照大不敬律立斬梟示,羅列的罪狀有:汪景祺的詩句「皇帝揮毫不值錢」,意在譏訕康熙皇帝、譏誹康熙的諡號不宜稱「聖祖」,非議雍正年號用「正」字,有「一止之象」、汪寫「功臣不可為」一文,責備人主猜忌,以檀道濟、蕭懿比年羹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