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成長都靠灌水?專家:中國經濟下滑程度遠比官方數字嚴重,去年真正 GDP可能是負增長…

2019-01-11 16:26

? 人氣

不過,裂痕還是開始顯現。據官方數字顯示,中國總體零售消費市道已顯著放緩,去年 11 月整體零售銷售僅按年增長 8.1%,創下 15 年來最低增速,而另一例子,是最近幾個月汽車商品滯銷,對大眾和福特汽車等全球汽車製造商造成嚴重打擊。Goh 指出,由於中國消費者的負債水平迅速上升,或令他們愈來愈不願意像以前一樣花錢消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彭博社則提到,中國整體經濟自去年 9 月開始放緩,消費表現轉弱,無疑是當中最明顯的裂口。雖然全國消費稅收入在去年 9 月仍錄得按年增幅 16.3%,不過,此後情況轉差,在接下來 2 個月,消費稅收入分別按年下跌 62% 和 71%。而過去 3 個月,增值稅收入亦出現負增長。「這一切都表明,中國經濟的實際惡化情況,比政府所承認的更迅速和清晰可見。」

為了應對這場難以估算的跌勢,中國去年 12 月底曾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計劃在 2019 年推出更多新的刺激措施,並將致力保持穩定而謹慎的貨幣政策。不過,當北京政府強調會致力控制房價,僅相隔一天,部分城市又宣佈將會放寬樓房銷售限制,顯示房地產政策混亂。

中國股市自去年 6 月進入熊市。(圖片由*CUP提供)
中國股市自去年 6 月進入熊市。(圖片由*CUP提供)

銀行債務危機

CNN 預期,中國政府最有可能繼續以其一貫做法,即通過一系列經濟刺激措施拉高數據表現。事實上,在 2018 年為了 GDP 增長「保七」的底線,已借道減稅、基建投資和寬鬆貨幣政策作提振。展望 2019 年,分析師估計,中國政府或將採取更多同類措施。

投資銀行 ING 的中國經濟學家彭藹嬈對此則表示憂慮,她認為,就目前來說,中央政府似乎擱置了經濟改革步伐,轉而專注於扶持經濟增長的措施。但過多的刺激措施,或令中國過去多年在紓解結構性經濟問題上的努力前功盡廢,當中就包括遏制銀行業的巨額債務危機。

銀行體系一旦資本緊絀,將難以配合政府推行財政刺激措施。而為了扭轉下行經濟數據,中國銀行業如今正承受著巨大壓力。雖然中央銀行在去年 11 月發表的金融穩定報告中,保證銀行業資本充裕,但中國銀行去年底已傳言計劃發行 400 億元人民幣永續債券,而其他中資銀行亦正考慮以不同渠道籌集 1,000 億元人民幣,為補充資金「撲水」。彭博社認為,如何對氣氛緊張的中國銀行業進行資本重組,同樣是中國政府今年的一個重大經濟議題。

彭博社對中國經濟前景不表樂觀,並預示中央政府所面對的經濟危機將會一年比一年艱鉅,而它們的應對措施,只為了有效推遲清算期限,而不是真的想解決問題。「永遠不要低估中國對於維持經濟增長的能力,但也永遠不要期待有解決辦法。

文/謝利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CUP(原標題:2019:中國經濟大凶年?)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