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采華專欄】你看聶隱娘了嗎?

2015-12-21 11:57

? 人氣

像侯孝賢這樣國際藝術電影地位崇高的人,常常在重要場合提到錢,我們都知道侯孝賢對自我堅持電影品質遠遠比錢重要,得獎固然高興,不得獎他還是拍自己要的東西,在領獎時他說他來坎城很 7 次還是 8 次了,上次得的是什麼獎他也不記得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他還是很一致地侯孝賢。

侯孝賢其實不是愛嚷嚷沒錢沒錢,他甚至提到他越拍越窮……. 我們的社會文化到底有沒有真正尊敬侯孝賢? 把他的藝術當成一件事。

文化部長很有禮貌的在侯孝賢得獎後回國的記者會上,每一提侯導就會微微的一鞠躬,我想知道的是在拍聶隱娘的 7 年中,找資金是否比拍悲情城市容易?悲情城市得了威尼斯影展最高榮譽金獅獎,那是台灣電影第一次得世界大獎,在 1949 年開始頒發金獅獎,在線上百科全書的表格裡洋洋灑灑:義大利,法國大導演,有兩年從缺,沒有夠好的可以不給。黑澤明上榜一次,一直到 1989 侯孝賢跳了出來,這之前連美國也只有一位導演在 1980 得到金獅獎。想想美國和台灣在電影市場大小差別有多大! 但在 25 年侯孝賢還是要把拍片的資金的感慨在坎城說出來。他說:“拍電影很難,因為找錢很難……”

那個感覺是突兀的。他真的是世界認證多次的電影大師!

人文啊,人文……..

25 年裡侯孝賢一直努力成長進步, 忠於他的藝術創作。 西門町的片商進步了嗎,文化部進步了嗎,這個社會有沒有在 1989 後給侯孝賢一點點創作上方便和優待,因為他是個很了不起的藝術家,我們的社會對藝術的尊重和 1989 的西門町片商的心態比起來成長了嗎?

社會是包括每一個人。

如果你有時間看一看坎城影展聶隱娘一隊人進禮堂的片段,那持久的掌聲連聞風不動的侯孝賢都動容了,並帶了一些驚訝,那是一個人文極高的社會對藝術的尊敬,也了解偉大藝術家能遇不能求,那不斷的掌聲是對侯孝賢的敬禮。

人文社會的成長是台灣可以和全世界較勁的強項,侯孝賢都說台灣很早就有很好的文化,台灣味就是文化, 文化就是人就在日常生活中。

人文社會的進步可以是買一張電影票看聶隱娘,看不懂再看第二次,那也是對侯孝賢和藝術的敬意;更可以是帶家裡的小孩周末晚上到故宮走走,了解中華文化的底蘊;可以是聽一場音樂會,看一場舞蹈;買一堆書回家看個夠;可以是買一張喜歡的畫放在家裡。 從輕鬆花一桌一兩萬的精緻宴席,可以到有習慣地花一兩萬買一張自己喜歡的畫掛在家裡的牆上,那就是一種人文社會的成長,對藝術和藝術家的看重。這些都是不需要政府有能力,企業家贊助的。文化不是有錢人的休閒活動,是一般人每天的生活方式。

爭議文創的定義不如對藝術文化養成好奇探索的習慣,好像熱情地找到下一家更好吃的蘿蔔絲餅一樣的重要,那台灣會是一個很強的國家。

侯孝賢的電影早已經衝鋒陷陣和世界高文明平起平坐,剩下的我們只要好奇懂得欣賞,把吃好吃的錢和時間移一點在藝術和藝術家上,那你就幫台灣的文創做了的一點事。

*作者為旅美畫家、作家。21歲離開台北到了紐約。,2015的夏天在台北開畫展及出版《5.4 的幸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