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比上學困難」已經30歲了還靠爸媽養,是社會問題嗎?

2015-10-01 14:50

? 人氣

在亞奈特提出這理論以前,這現象已經被普遍注意到了。像前述的各國媒體所出現的新名詞,其實就是不約而同地看到了這個已經無法不承認它的存在的新趨勢。只是亞奈特是第一個以正向的態度,為這個現象提出辯解,認為這是必然的結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個人類發展史上的新現象

亞奈特認為,「成年湧現期」是指那些「已經離開了兒童和青少年階段的依賴」,卻還沒辦法承受成年期應有的責任感,因而在愛情關係、工作和世界觀上,發展出許多可能的方式。

在這樣的定義下,成年湧現期也就成為發展心理學的一個新的、有待商討的階段。

在一般的社會學教科書,經常,關於「成年」的定義裡,五個標準是最常被提到的:完成大專大學教育、空間上離開原生家庭、結婚、有小孩、經濟上的獨立。

麥克阿瑟基金會負責「過渡為成年人」計畫的學者福斯坦堡(Frank F. Furstenberg)在二○一○年就表示:「有一個新的生命階段湧現了,在這階段,年輕人不是青少年,但也不是成年人。」而亞奈特在二○一○年《成人前湧現期和青少年》一書則提出這個階段的五個特色:自我認同的探索、不穩定、只關心自我、感覺兩邊都不是,和充滿可能性。

亞奈特提出這名詞後,學界和媒體界的反應相當熱烈。他似乎不只為這個現象去汙名化,更是指出人類演化史上正在發生的現象。許多相關的書開始出現,甚至有研究這問題的學會和研討會。至於他自己,不只是因而成為許多本學術書的暢銷作家,也透過網路,積極進行相關的大型活動。

在人類發展史上,成年前湧現期的出現,是可以從經濟和歷史的脈絡來談論的。在當今的產業化經濟、高度資本主義化社會或資訊化社會裡,年輕人需要更多的教育,才能在許多技術性或專業學術領域的工作有所勝任。大學畢業後的繼續訓練成了必要的,自然也就延緩了年齡,也允許更多時間的自我探索。

美國人第一次婚姻的平均年齡一直在增加,從七○年代的女性二十一歲、男性二十三歲,到二○○九年女性二十六歲、男性二十八歲。美國媽媽們54%受過大學教育,但同樣地,四十多歲女性中有20%沒有小孩。不論是女人受大學教育,還是女人沒有小孩,這在五○年代的美國都被認為不可思議。這樣的情形同樣發生在臺灣。

《絕唱》是湊佳苗心中醞釀20年的小說主題(圖/ajari@flickr)
兒童被視為「人」,是中世紀後期的現象(圖/ajari@flickr

我們父母親那一代不可思議的家庭計畫

我們現在回頭看臺灣當年的家庭計畫,更可以突顯這一切的差異:過去的家庭和生涯計畫,是如此不同於現在。

第一個提出來的家庭計畫口號是一九六七年,臺灣的生育計畫是「五三口號」:「婚後三年才生育,間隔三年再生育,最多不超過三個小孩,三十三歲以前全生完。」如果三十三歲以前生完三個小孩,也就是女孩最慢在二十四歲以前就要結婚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