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蕩不羈、在公共場所進行「裸體」活動⋯草間彌生青年時期、那些「放浪形骸」的藝術創作

2018-11-15 14:10

? 人氣

草間彌生既狂放大膽,又無比前衛,在1960年代的紐約掀起一波波的藝術革命。(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草間彌生既狂放大膽,又無比前衛,在1960年代的紐約掀起一波波的藝術革命。(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前兩篇關於草間彌生的介紹圍繞在是什麼經歷成就了她,以及她的多方面天份。雖然我們知道年輕時期的草間狂放大膽而且不畏挑戰,但是用文字敘述總是比不上圖片與影片的視覺衝擊。所以今天我就帶大家回到她年輕時期,特別是在間接帶動年輕激進派藝術家發揚光大的 60 年代,一起來看看她激進不羈的一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以國際藝術家自詡的草間彌生拒絕任何她自己或是她的作品與「東方」有任何的假設或是聯想。也因為如此,她在 60 年代時期的創作充滿了顛覆對亞洲女性的印象。她經常是在嬉鬧的狀態下週期性的以日本和服造型出現,但又在每一次的表演活動中呈現裸體,就像是當時最流行的實驗電影次文化。表面上來看她似乎迎合了西方觀眾的口味,但她其實是希望以極端的表演或創作挑戰既定的傳統思想!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為了表達對女性藝術創作者限制的不滿,尤其是對亞洲女性尤甚,她的作品全部都在蔑視這一界限。透過電影的動態呈現,她也將「視覺藝術家」的定義向更上一層推進!我之前介紹過她在 1967 年的影片創作《草間的自我消融》,這部自傳式實驗影片延伸了草間「自我消融」的意識,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但其實在這支影片之前她的許多大膽激進行徑正好可以印證了影片中的虛靡曖晦,在看影片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她在 1966 年的一連串表演活動。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1966 年她在威尼斯雙年展時的 Yayoi Kusama with Narcissus Garden 戶外裝置藝術以一顆兩塊美金的價格直接銷售展出的銀球作品,她試圖以這個舉動來批判當局反對藝術家出售自己的作品。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同年三月在紐約發表「Kusama’s Peep Show: Endless Love Show」,是以六邊形鏡子、搖滾樂與旋轉閃爍的彩色燈泡以及到處可見上面寫有「Love Forever」字樣圓形徽章所組成的裝置藝術創作。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同年,她也推出了以系列投影片組成的「Walking Piece」表演創作,在暗示日本女性身在紐約的心境與批判。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1967 年,她在紐約 Black Gate 劇院推出《自我消融》,邀請了許多模特兒在牆上以及各自的身體上以螢光漆或是貼紙進行創作。而這種她稱之為「人體嘉年華」的活動也在紐約公園、克萊斯勒藝術博物館等地發生,經常出現許多身上畫滿圓點的裸體男子。之後因為一名波蘭學生報警阻止活動的繼續以及小報的報導,讓這個活動廣為人知。之後草間對外聲稱:「這些人體都是藝術!」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也或許是因為前面兩年的事件爭議,促使她在 1968 年推出了《草間的自我消融》影片來記錄上一年所發生的事情。她在這一年成立了草間彌生國際電影製作公司,並將這支影片發行到紐約以及歐洲的電視節目,但也因為如此讓她的電影公司面臨了法律制度的審查。

接著下來草間的行為與表演更為激進,她以「The Anatomic Explosion」之名表達向越南出兵、蘇聯入侵斯洛伐克、資本主義等等議題的不滿,進行一連串的公共裸體活動。接著她又與多位藝術家聯手在紐約 Walker Street 的「自我消融」教堂演出「同性戀婚禮」!也就是這個事件被大肆報導之後傳回日本,造成草間與家庭之間更進一步的摩擦與裂痕。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但是這樣並未讓她停下腳步,她在 1969 年舉辦了貫穿整年的「喚醒死人大狂歡 – Grand Orgy to Awaken the Dead」並獲得了廣泛的報導。之後她甚至為了支持嬉皮,公開向反嬉皮的紐約市長候選人 Louis Abolifia 挑釁。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從 1971 年開始,她致力於一連串的街頭表演並前往歐洲進行時裝表演。之後並開始進行小說的撰寫工作,驚世駭俗的行徑才算是漸漸告一段落。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從 1966~1971 年算是草間彌生最放浪、激進的一段時期,也或許是這樣的關係讓她的病情加重,但是她並沒有因此而停下腳步,反而是以更積極的創作態度來面對她的人生。最後,我們還是用最能夠表達草間自己的名言來結尾:

“I wanted to start a revolution, using art to build the sort of society I envisioned.”
“More and more, I think about the role of the Arts, and as an artist, I think that it's important that I share the Love and Peace.”
~ Yayoi Kusama

「我希望掀起一場革命,用藝術來打造一個我想像中的社會。」
「當我思考藝術本身越多,身為一個藝術家,我覺得去分享愛與和平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草間彌生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城市美學新態度(原標題:《草間的自我消融》年輕時期草間彌生激進大膽的一面)

責任編輯/陳秉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