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年過35真的很難懷孕嗎?醫師破解4大生育迷思:月經來不代表卵巢一定有排卵

2024-05-16 10:16

? 人氣

若生育能力良好,一年內懷孕很普遍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因為在正常情況下,一對生育能力和生殖功能都正常的男女,每 1~3 天發生一次性行為,只要沒有正確、嚴格的避孕,理論上有 85~90%的人會在一年內懷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臨床的經驗來看,一些 30 歲以下的年輕族群,就算久久才從事性行為一次,懷孕機率也很高。因為精子進入女性的體內後,最多可以存活長達 7 天,如果女性在行房的好幾天後才排卵,仍然有機會受孕,這也是我們常看到青少女或年輕人不小心懷孕的原因。

誰需要擔心生育能力有問題?

事實上,男女雙方生育能力皆正常的情況下,其實相當容易受孕。(也幸好如此,不然人類這種生物早就滅絕了,不是嗎?)

參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一對男女在沒有採取嚴格、有效的避孕措施下,經過一年規律的性生活後,卻沒有懷孕,就可以確定生育能力處於低下的狀態。

換句話說,並非只有正在備孕的夫妻、嘗試生小孩好一段時間的人需要留意,假如你符合上述的情境,就算不屬於「正在努力做人」的族群,也很有可能已處在生育能力相對低下的狀態,可尋求專業醫師評估,做好未來的生育規劃。

二、破解常見的生育迷思,跟「我以為」說掰掰

許多人之所以拖延就醫,常是因為抱持錯誤的認知,導致警覺性太低,高估了自己的生育能力,直到面臨想生卻生不出來的窘境。所以本節中.我將帶領大家一一破除生育迷思,掌握正確觀念:

迷思一:我還年輕,怎麼可能生育能力有問題?

其實,環境荷爾蒙傷很大! 

許多人以為:「我們還年輕,我以為隨時想生都沒有問題!」 

生育能力低下的問題可能發生在所有年齡層。臨床上看到,20 幾歲、30 出頭的夫妻也都有。為何如此?難以躲掉的環境荷爾蒙,是造成近年來生育能力提早弱化的元凶。

在自然的狀態下,人體內的荷爾蒙控制著生殖功能的正常運作。女性排卵和男性製造精蟲的機制,都是由下視丘指揮腦下垂體分泌荷爾蒙,刺激卵巢和睪丸,分別促使卵子成熟和排卵,以及後者則開始製造精蟲。

然而,在工業時代,人類製造出大量人造化學物質,某些化學物質因結構類似人體荷爾蒙,進入人體後,會發生類似人體荷爾蒙的作用,與性荷爾蒙的受體結合,直接干擾體內訊息傳達的路徑,引起負責生育功能的器官作用紊亂。

這些化學物質又叫做環境荷爾蒙,也稱為內分泌干擾物,諸如塑 化劑、雙酚、戴奧辛、防腐劑,以及重金屬鉛、汞、鎘、砷、鎳、等,每人每天都會接觸到數十種,只要極少量就能對生物體產生危害。

它們幾乎無所不在,隱藏在空氣、飲食中,會從塑膠製品、(老舊社區的)水管管線,以及工業廢棄物中釋出到環境中。想像一下這個情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