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玩具都想玩?心理師教學:用這些遊戲觀察小孩發育是否正常

2024-03-09 09:50

? 人氣

孩子的發育是否正常,可以從遊戲過程中觀察。(示意圖/取自Pexels)

孩子的發育是否正常,可以從遊戲過程中觀察。(示意圖/取自Pexels)

遊戲評估,最容易瞭解孩子發展的方式──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的發展現況

「文廷這孩子怎麼這麼奇怪?親子館有這麼多玩具,卻連碰也不碰,盡站在那邊發呆,玩都不玩,時間就這樣耗了過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在一旁一直慫恿他玩,可是不管我手上拿著什麼玩具,玩偶、汽車、火車軌道、扮家家酒、樂高積木、拼圖……能夠拿的一個一個都拿了,他就像木頭人一樣不為所動,好像我會害他一樣。又不是要讓他喝毒藥,哪需要怕成這個樣子?好像周圍的人是哥吉拉,開口會把他吞噬。」

文廷媽媽很是納悶:為什麼孩子對於玩具、玩遊戲提不起勁?

「不只是玩具,帶他到公園、遊樂場時,他也還是躲在我身旁,兩隻眼珠子骨碌骨碌地看其他孩子玩。難道他用看的就飽了嗎?」

「如果我硬把他往前推過去,他一定三秒鐘不到就馬上往我背後躲起來,兩隻手緊緊抓著我的衣角。我的衣服常常被他這樣一抓,弄得皺巴巴的。說真的,衣服倒是其次,我只擔心為什麼孩子不下去玩……」

對於文廷的狀況,媽媽實在困惑不已,但只能不時在Messenger向閨密抱怨、訴苦,期待對方能為自己解惑。

早期療育別錯過:意中心理師來解惑

遊戲評估,是最容易入手的方式

透過孩子的「玩」做為發展評估的研判,可以讓父母與幼兒園老師在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的發展現況。

*一歲以前的孩子:遊戲發展主要是以「感官刺激」為主。手上拿起玩具、物品敲敲打打發出聲音,或把玩具箱裡的玩具丟在地上,撥弄玩具,誠屬自然。

當孩子的發展年齡已經超出一歲,卻還停留在感官刺激的遊戲上,我們就必須研判孩子早期使用物體的能力(功能遊戲),是否沒有發展出來。

*一歲至兩歲之間的孩子:主要的遊戲發展在於「使用、操作眼前物體的能力」。

例如孩子拿到球,他知道這個球可以滾、可以拍、可以丟。拿到鍋碗瓢盆會知道這些是容器,可以裝東西。功能遊戲逐漸形成。

當孩子拿到塑膠袋,就開始搓揉發出聲音;拿著兩顆球或車子,就開始敲敲打打。這時,請留意孩子的遊戲發展是否依然停留在感官刺激上,沒有順利進入到功能遊戲的發展階段。

我們要隨時檢視孩子的年齡發展與他現在玩遊戲的能力,是否相吻合、一致。

固著性,拉大了孩子與其他事物的距離

當你發現孩子面對玩具時無所事事,不主動碰觸任何玩具,對著玩具發呆,不知道可以做什麼,或出現自我刺激,不斷地玩手、轉圈圈,手在眼前晃來晃去──請留意孩子的遊戲發展是否停滯,不知道眼前的玩具怎麼玩。

當你發現孩子選擇的玩具,長期下來都是特定的那一項,例如車子,要留意孩子是否對於玩具產生固著性,出現固執、刻板、重複、有限的行為模式,只對單一玩具產生興趣。

對於事物的固著性,容易造成孩子對周遭事物產生排他性,疏於注意與關注。例如除了車子以外,孩子對於其他的玩具不感任何興趣。

當孩子「沾醬油」似的玩──持續性注意力短暫

當你觀察到孩子玩遊戲時,每項遊戲持續的時間都很短暫,例如扮家家酒玩一玩,鍋碗瓢盆沒有收,就跑去疊積木;車站蓋到一半,又放棄堆疊積木,跑去玩車子;車子開到一半,又違規停在路邊,跑去玩娃娃……

像這樣,看到孩子對於每樣東西就像沾醬油,碰一下,碰一下,就放棄了。

如果你發現孩子每一樣玩具、每一種遊戲都玩,只是玩的時間很短暫,這時就必須思考是否在專注力上出現了問題。

沒有人想被討厭

若孩子在幼兒園,沒有人願意和他玩,要先釐清孩子是否有玩遊戲的能力。從最基本的功能性遊戲開始,逐漸增加孩子的想像、扮演、建構或彼此追逐,例如紅綠燈、鬼抓人、老鷹抓小雞、警察抓小偷等遊戲內容。

如果孩子被排擠的原因是因為過度衝動,無法遵守遊戲規則而造成其他孩子討厭、反感,這時我們要加強的是孩子的自我控制及覺察能力。

以過動兒為例,他們往往知道遊戲規則,但因為缺乏自我控制,很容易讓其他孩子反感、討厭。我們必須從最基本的自我控制行為開始,逐漸訓練,以及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當孩子被討厭的原因是堅持自己的玩法,例如亞斯伯格症的固執,這時要引導孩子學習讓其他孩子接受自己的玩法。例如學著這樣說:「小朋友,除了A玩法之外,我們也可以考慮B玩法,也很好玩哦。我們可以輪流玩,這樣就可以玩兩種遊戲。」

面對亞斯兒,我們並非總是順著孩子,讓他想幹麼就幹麼。要引導孩子學習說服他人,讓對方也可以接受自己想到的遊戲內容。

玩遊戲並非一定得如何不可,只要好玩,沒有強迫別人接受,有彈性地玩,接受不同的輪流方式,小朋友會是非常樂意的。

遊樂設施的玩法觀察

幼兒園及公園的遊樂設施,特別是盪鞦韆、蹺蹺板、溜滑梯,總是孩子們的熱門首選之一。

面對不同的遊樂設施,孩子需要具備不同的社交技巧及人際關係能力。

*盪鞦韆

對於傾向一個人,不善於和其他人互動的孩子來說,選擇盪鞦韆或許是一場獨自的享受。盪著盪著,假如公園當時沒有其他孩子,鞦韆要盪到什麼時候都不成問題。

但如果這時站在旁邊的孩子一直看著自己,明示、暗示著:「小朋友,該換人了吧?」孩子當下得練習判斷是否該輪流換別人來玩了。

同樣地,孩子也要學會當發現盪鞦韆有其他小朋友在玩時,自己該如何表現出「換我玩」的訊息。有些孩子會依賴著爸媽,希望大人能夠協助開口說。但孩子終究得要練習勇於表達,爭取自己的權利,畢竟父母也不太可能都在孩子的身旁。

*蹺蹺板

一個人玩蹺蹺板不太有意思,有些孩子會希望爸媽和他一起玩,但是假如爸媽不下場,此時另外一個孩子主動靠過來,在蹺蹺板的另一端坐了下來,這時孩子是否可以適應與陌生小朋友的互動?

同樣地,換個角色,孩子是否可以練習開口:「小朋友,我可以和你一起玩蹺蹺板嗎?」善意地表達,給自己機會。

當兩個陌生的孩子一起玩蹺蹺板,彼此的默契、合作、協調與互動顯得相當重要。

*溜滑梯

溜滑梯設施的情況就複雜一些。

例如孩子在排隊時,遇到有其他小朋友插隊,這時孩子是默默承受,讓他先玩?還是心平氣和地告訴對方:「小朋友,請排隊。」或是說:「我先排的!」

對方可能有善意的回應,或是完全不予理會,這時,讓孩子思考該如何繼續表達自己的立場。

關於這部分,建議平時在家裡,透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與孩子一起實際地練習該如何對話。例如說話的方式、語氣、口吻、音量、字眼,以及自己的肢體動作等。

玩溜滑梯時,有時候會遇到不遵守遊戲規則的小朋友,例如從相反方向由下往上爬上來,或在溜滑梯的過程中,不保持安全距離,故意從身後撞過來。

面對這些惱人的互動,甚至帶著危險性的玩法,孩子會如何面對呢?是直接動手把他推開?大聲地斥喝?還是冷靜、嚴肅地告訴對方:「你這樣子玩很危險!」「請保持距離!」

作者介紹|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獲選為博客來網路書店2021、2022「年度影響力心理師」,「DailyView網路溫度計」網站選為20大「台灣人氣心理師」之NO.1。

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第一屆碩士畢業。於宜蘭成立宜蘭縣第一所經衛生主管機關合法立案之心理治療所,目前演講場次已超過3000場,是許多家長與老師心中極為信賴的心理師。曾為《親子天下》、《Baby Home》、《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的專欄作家。

於網路上,經營「王意中部落格」,分享早期療育及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等資訊。

本文授權轉載自寶瓶文化《關鍵早療:把握自閉、亞斯、過動氣質等幼兒的黃金救援時機》(原標題:遊戲評估,最容易瞭解孩子發展的方式──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的發展現況)

喜歡這篇文章嗎?

寶瓶文化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