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會成為怎樣的人,都和你的原生家庭有關!心理師一個案例告訴你,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2024-02-24 09:00

? 人氣

父母都希望下一代過得幸福快樂,不會重蹈自己的覆轍,所以再苦再累都甘之如飴,然而,父母育兒路上,有多少次驚覺自己重現當年原生家庭父母對我們的互動方式?(示意圖/取自pakutaso)

父母都希望下一代過得幸福快樂,不會重蹈自己的覆轍,所以再苦再累都甘之如飴,然而,父母育兒路上,有多少次驚覺自己重現當年原生家庭父母對我們的互動方式?(示意圖/取自pakutaso)

四十歲的瑞玲是位全職媽媽,育有二女一男,大女兒今年高三、二女兒國三、小兒子國一,先生長年在海外工作,家裡大小事務全由瑞玲一肩扛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因為父親的暴力傾向、母親的忍氣吞聲,瑞玲從小立志遠離原生家庭,她對父母既愛又恨,既心疼又厭惡。好不容易撐到高中畢業,她頭也不回遠赴他鄉謀生,以為就此脫離父母的身心束縛。

瑞玲工作五年後遇見了先生,他甜言蜜語承諾給瑞玲一個幸福美滿的家,讓瑞玲在二十二歲那年走入了婚姻。結婚的第一年,她沉浸在滿滿的粉紅泡泡中,如願懷上第一胎,並在先生的提議下辭掉工作,全心迎接家庭的新成員。

孩子順利誕生後,原本先生對瑞玲仍是呵護有加,但她懷第二胎的時候,碰巧先生頻頻被外派出差,瑞玲除了要應對孕期不適,還要應付宛若小惡魔的兩歲女兒,三不五時的抱怨讓工作忙碌的先生顯露不耐,過往對瑞玲的溫柔與耐性逐漸磨損。

夫妻開始不時起口角,每次吵架後先生就拋下她和孩子摔門離去,以工作繁忙為由幾天不回家。瑞玲也曾窮追猛打,懷疑他夜不歸營的去處,沒想到卻引發先生的怒火,狠狠打了她幾個巴掌,丟下一句:「問什麼問,家裡都是我在賺錢,我最大。」

幾次被先生暴力相向後,瑞玲只能把重心轉移到孩子身上,先生的漠視,甚至看到他手機相簿裡的第三者,瑞玲都為了孩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然而,隨著先生對婚姻的冷漠,瑞玲對於孩子的耐心也逐日消逝,她每天都好希望孩子趕快長大,被困在母職角色中的她,有種回到從前在原生家庭中被父母困住的痛楚。她變得對孩子喜怒無常,甚至不自覺將被先生漠視的悶氣遷怒到孩子身上。

某一天,她整理大女兒房間時翻到她的日記本,上面寫著:「我好討厭媽媽,只會仗著自己的權力來打壓我們,從不聽我們好好說話。我好想快點離開這個家,離開媽媽設下的監牢。」瑞玲看到這篇日記,瞬間淚流滿面,上面字字句句對媽媽的指控,不就是當年她對自己父母的心情嗎?如今她卻成了自己當初最討厭的樣子,瑞玲對自己的人生感到無限悲哀。

親子關係是父母自身經驗的變形

父母都希望下一代過得幸福快樂,不會重蹈自己的覆轍,所以再苦再累都甘之如飴。然而,父母育兒路上,有多少次驚覺自己重現當年原生家庭父母對我們的互動方式?前文寫到瑞玲重現當年的親子關係,現在來談談親子關係的變形。

品薇早年喪母,父親自己帶大四個孩子,品薇排行老二,為了分擔家計,國中畢業開始工作,她當時發誓,以後要是當母親,絕對要給孩子最好的資源,要讓孩子成為有身分地位的人。

她成為母親之後,嚴格管教孩子,用高壓的方式要求孩子達成一定的學業表現,不給孩子生涯選擇的空間,堅持唯有當醫生才是孩子成功的象徵。

當孩子終於考上了醫生之後,便決定與品薇斷絕聯絡,她難過孩子的忘恩負義,但孩子告訴她:「我從來就不想當醫生,我就像是你的傀儡,你知道在你身邊我有多不快樂嗎?」

品薇的案例是早年親子關係的變形之一,她將自己早年物質上的匱乏,解讀成給予孩子物質等同給予愛,相信為了孩子好,必須控制對方的生涯選擇,但卻忽略了真正的愛。

所謂真正的愛或許可以參考心理學家佛洛姆在著作《愛的藝術》(The Art of Loving)中所闡述的:「真誠的愛是發自內心去照顧與尊重對方,相互負起自身責任和深入了解,並且鼓勵所愛的人主動追求生命的美好,彼此能在健康且充滿活力的關係中成長。」物質的不虞匱乏是好事,但要適時適量,以免成為一種匱乏與彌補的親子關係變形。

以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而言,最底層生理的現實需求必須滿足無庸置疑,進而一階階走往「安全」、「愛與歸屬」、「自尊」、「自我實現」與「自我超越」,這一層層的需求累加,最終回到個人內心深處。由此可見,對於孩子而言,心靈層面給予的親子之情影響更深遠。

孩子是孩子,你是你

成人心中難免藏有祕密,可能是開心的、甜蜜的、可怕的或痛苦的,要如何整合自己的內心,使教養路上保有真誠一致的態度去貼近孩子呢?尤其感覺脆弱之時,是否總卡在某個癥結點上呢?初為父母時,你是否曾深深期許自己並不斷試圖在教養路上實踐?

當結果不符預期時,難免出現挫敗感。不要慌張,教養出現挫敗感是普遍且正常的現象,出現這樣的感受時,別急著將其歸類為壞事,因為這不僅象徵你的孩子逐漸長出自己的樣子,也提醒你可以打鐵趁熱和過去的自己交談。

以我大女兒為例,她的數學成績讓我們束手無策,我總是笑笑調侃她是遺傳到我與數理不對盤的基因,剛開始央求陪讀的先生在數學上多一些引導,畢竟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數學真的很難理解。

但是後來大女兒幾乎放棄數學,她小學六年級下學期時,我才意識到自己將過往對數學的不愉快經驗放在大女兒身上,導致她少了被鼓勵與支持的機會。她小學畢業升國中前的暑假,我與先生連夜討論,決定讓她接受數理專業的補習輔導,大女兒對於數學的學習熱情與信心,隨著我們拓展她接觸數理的環境而產生變化,愈來愈期待上數學課。

從我和大女兒的數理連結,我再次意識到當父母過於將自身經驗放在孩子身上,一不小心可能限制孩子的學習潛能,父母唯有保持自我覺察並與孩子維持內在交流,才能隨時更新且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

再次提醒父母,你是你,孩子是孩子,你們都是獨立個體,父母能做的是在滋潤自己的同時,也好好滋養親子關係,而非讓親情的壓力繼續傳遞下去。孩子不是父母的複製品,你的孩子需要你,也需要發展他自己。

作者介紹|許妮婷

打從娘胎就帶有高敏感體質,從小喜歡探索人的內心世界、思考生存的意義;國小夢想當導遊、高中嚮往當記者、大學迷上社會學,直到大四面臨生命轉折,從而決心走入命定的心理諮商領域。

二十三歲時大女兒意外來到,就此展開「心理學媽媽」的奇幻之旅。曾擔任高中、大專院校、精神科診所、社區機構的合作心理師,熱愛文字並於多個網路平台擔任駐站作者,更是「體驗式教養」的實踐者,經常帶孩子到海外自助旅行。

現為兩個女孩的母親,教養資歷邁入第十二年。曾將帶小女兒時當了兩年全職媽媽的點滴感受化做細膩深刻的文字,出版成人繪本《有一天,你會懷念現在》,觸及廣大父母的心。

當了多年的媽媽之後,深刻體會到親子之間的依附關係猶如膠水,愛的黏附應該要適時適量,避免氾濫成災或匱乏失能,集結多年母職體悟及助人工作經驗,完成《親子膠水》這本與天下父母對話的教養手記。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文化《親子膠水:心理師媽媽教養手記,陪伴孩子探索自我、自信成長,打造溫暖堅實的安全堡壘》(原標題:親子關係是父母童年經驗的翻版)

責任編輯/林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