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時代結束,債券是否還能幫你降低投資組合風險?

2024-01-23 10:40

? 人氣

低利率時代結束,債券是否還能幫你降低投資組合風險?(示意圖/取自Unsplash)

低利率時代結束,債券是否還能幫你降低投資組合風險?(示意圖/取自Unsplash)

前文提到,資產配置的方法分為「傳統資產配置」和「動態資產配置」,既然傳統資產配置已經行之已久,為什麼投資人還需要學習動態資產配置?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解決傳統資產配置的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首先要了解,資產配置的效果要好,通常必須具備兩個要件。第一點在前文提過,那就是資產種類要多元,而且彼此間要低度相關,不能齊漲齊跌;第二點也很重要,但常常被大家忽略,那就是最好同時符合長期成長,能夠提供正報酬。比如長期配置一個做空股市的金融商品,雖然與股市不會齊漲齊跌,符合第一點的「低相關」,但這類商品長期沒有成長性,自然不是最好的資產配置選擇。

傳統資產配置的避險仰賴大比例債券

那麼,過去的傳統資產配置為何能夠降低系統性風險?我以前述兩個要件來說明。

圖11代表2000至2021年間股債的走勢圖,黑線是美國股市,紅線是美國總體債。從紅線走勢可以看出,這段期間每次發生重大股災時,比如2000年科技泡沫、2008年金融海嘯、2020年新冠疫情,大部分的時間債券依然逆勢上漲,兩者並未齊漲齊跌,可以有效對沖股市的系統性風險。

圖11:傳統股債配置為何能降低系統性風險?(圖/遠流)
圖11:傳統股債配置為何能降低系統性風險?(圖/遠流)

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債券在這段期間長期穩定上漲,提供穩定的回報,所以非常符合前面所講的兩個要件。

從表10的數據來看,這段期間債券的年均複合成長率雖然只有4.62%,遠低於股市的7.73%,但其他數據如衡量風險的標準差、最大回檔,以及經過風險調整後的收益如夏普比率,它的表現都遠勝股市,代表在這段期間,債券獲利的穩定性遠比股市更好,投資效益更高。

表10:美國股市與美國債市2000-2021數據比較(圖/遠流)
表10:美國股市與美國債市2000-2021數據比較(圖/遠流)

事實上,債券就是這段期間表現最好的資產類別(經過風險調整後的收益),任何投資組合只要有加入債券,其實都會有很好的資產配置效果。

另外,因為股票的波動遠比債券高,根據長期歷史統計,大約是債券波動的3倍,所以傳統資產配置通常要固定配置大比例的債券,才能對沖股市風險,降低波動。這也是風險平價(risk parity)組合的概念,透過平衡不同資產間的波動,讓報酬更穩定。

比如圖12顯示了不同投資組合的最大回檔,黑線是股90%債10%,紅線是股80%債20%,灰線是股債各半。從三條線的走勢可以看出,過去這段期間,當投資組合只有配置一或兩成債券時,兩個投資組合的標準差及最大回檔的差距其實很有限,只有當債券比重拉高到五成時,標準差及最大回檔才有比較明顯的降低,夏普比率也有了明顯提升,可以看出傳統股債組合主要依靠債券來達到避險的效果。

圖12:不同股債組合的最大回檔(2000-2021)(圖/遠流)
圖12:不同股債組合的最大回檔(2000-2021)(圖/遠流)

所以對於避險需求較高的投資人,比如退休族,傳統資產配置多半會建議固定配置大比例的債券,如此降低系統性風險的效果才會比較明顯。

延伸閱讀:0050、00692、00850都是市值型ETF,該選哪檔?專家列出6條判斷準則

傳統資產配置隱含更大的利率風險

因此債券過去強勁的表現,是傳統資產配置能夠發揮避險效果的主要原因,但如果更深入地去探究背後的原因,其實有其歷史的因素,因為主要受益於過去長期都是降息的大環境。

從圖13可以看到從2000年至今,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與價格的比較。通常債券殖利率的走勢會和債券價格呈反向關係,在2000至2021年這段期間,我們可以很明顯看到,隨著美國公債殖利率的持續下跌,公債價格就持續穩定上漲。

圖13: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與價格比較(2000-2021)(圖/遠流)
圖13: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與價格比較(2000-2021)(圖/遠流)

事實上,如果再拉長時間來看,從1980年代開始,我們都是身處在一個長期降息的大環境,這段期間債券受益利率持續降低,因此推動價格穩定上漲,形成債券歷史上罕見的大牛市,這也是為什麼債券在這段期間能有效對沖系統性風險的背後因素(參圖14)。

圖14:長期降息推動債券價格上漲(圖/遠流)
圖14:長期降息推動債券價格上漲(圖/遠流)

所以傳統資產配置在過去配置大比例的債券,確實在碰到股災時提供了很好的避險效果,只不過這種投資組合背後也隱含著更高的利率風險,一旦金融市場大環境改變,利率趨勢反轉,就無法發揮避險的效果。

2022年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聯準會因為通膨高漲,一年內升息了七次,總共17碼,聯邦基準利率也從0%至0.25%拉升至4.25%至4.5%之間。這是歷史上罕見的暴力升息,在利率急速拉升的情況下,造成股債市同時大跌,標普500指數最大跌幅為-24.0%,連原本過去被當做避險資產的債券,也都曾出現超過-15%的跌幅,比如「Vanguard總體債券市場ETF」(BND)最大跌幅為-15.5%、「iShares 7-10年期美國公債ETF」(IEF)最大跌幅為-16.9%,「iShares 20年期以上美國公債ETF」(TLT)最大跌幅為-34.1%,其中長天期公債的最大跌幅甚至超過三成。

因此,在這樣的環境下,即使是過去經典的股六債四保守組合,也出現-20.9%的大跌,最大跌幅超過兩成。

但如果投資人對歷史背景有足夠的認識,就知道這種利率風險其實在過去市場一直都存在,只不過現代多數投資人所身處的投資環境,都是在過去40年的降息循環階段,也習慣每次一發生股災,就會出現聯準會降息救市的措施。所以對這種隱含的利率風險並沒有足夠的認識,也很容易誤認,過去傳統投資組合的表現可以延續到未來。

這讓我想起風險管理專家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曾經在《黑天鵝效應》(The Black Swan)書中舉過一個經典例子,有隻火雞從雞舍出生後,每天早上都有人餵牠吃東西,所以在牠的認知中,這種好日子會持續下去。直到感恩節前夕,牠才發現自己已成為人類餐桌上的一頓大餐。

這故事提醒我們,如果投資只建立在過去的經驗及統計數據,然後就採取固定比例配置的策略,其實會有嚴重的局限性,也很容易低估潛藏的風險。

只要回想前文提過ETF的例子就能理解,如果ETF對於成分股永遠都是採取固定比例分配,認為個別公司的過去表現可以延續到未來,那麼ETF還有辦法適時汰弱留強、降低非系統風險嗎?

傳統資產配置面臨的巨變和挑戰

同樣的道理其實也可運用在資產配置上,如果投資組合對於各別資產永遠都是採取固定比例分配,一樣會遇到相同的問題。因為只要未來市場出現意想不到的變化,就可能會對你的投資組合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或變化,在投資上必須保持彈性,因為你不知道的事,可能遠比你所知道的事還重要。投資大師霍華.馬克斯在2022年的備忘錄也曾提到,在他53年的投資生涯中,只碰過兩次真正的巨變,而現在可能經歷第三次。

他說第一次是1970年代,當時聯準會強力升息打壓通膨,人們投資必須努力評估風險及報酬。第二次是1980年代,聯準會開始降息,開啟長達40年的降息循環,帶來多數資產價格的大幅上漲。這段期間投資者賺到的收益,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降息所帶來的紅利。如同前文所提到,其中當然也包含債券資產,而且長期降息對其報酬的影響更為顯著。

馬克斯說,目前則是第三次,聯準會為了打壓創新高的通膨而強力升息,打破過去40年來不斷降息的週期與趨勢,而且這種改變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如果未來聯準會長期走向中性利率,過去建立在降息週期的投資策略,未來未必能夠擁有一樣好的表現。

總結來說,隨著大環境的改變,傳統的資產配置(尤其是固定股債比例的投資組合)都會面臨新的挑戰,也很難複製過去的回報及分散風險的效果。所以,投資人應該調整過去的投資思維及了解新的策略,以因應大環境的變化。而動態資產配置就是很適合的策略,可以加入投資組合,降低系統性風險。因為動態資產配置並不是建立在過去的資產表現、採取固定比例的投資方式,而是會依照當下市場變化或景氣狀況來做動態的調整。 

比如當碰到利率趨勢變化或經濟環境處於衰退時,動態資產配置就能靈活地變更股票、債券等資產配置的比重,降低系統性風險,並且進一步提高回報或降低波動。 

動態資產配置的類型及最容易應用的策略

動態資產配置就和傳統資產配置一樣,也有很多種動能投資配置方法,以下舉幾個例子。

第一種是很常聽到的「動能配置方式」,其原理就是追蹤何種類別的資產價格趨勢表現較好,就配置較多的比重在上面。

第二種是「風險報酬最佳化的配置方式」,即透過大數據找出投資組合風險與報酬平衡的最佳比例。比如適應性資產配置,是使用相對強度趨勢、預期波動度或最小變異數等模型,來選擇投資組合的資產與權重分配。

第三種是「利用全球總體經濟數據所做的配置」,即透過研究總體經濟指標的變化,來調整投資組合的分配,比如用各國經濟成長率、失業人口數據、公司獲利、物價、利率等趨勢,作為資產配置的參考依據。

以上是簡單的舉例,其中動能投資是最常見、也是一般人最容易應用的策略,將在第四章做更詳細的介紹與說明。

作者介紹:99啪

曾任公職,投資經歷逾16年,年領百萬現金流,40歲財務自由辭職,現為專職投資人、「99啪的財經筆記」版主、財經作家、講師。

在投資過程中使用過很多方法,後來專注研究動能投資及動態資產配置,因為這種方法更能有效管理風險,讓資產穩健成長,創造穩定現金流,同時結合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的優勢,也是投資效益最高的策略!

希望透過自身經驗分享,幫助讀者一起打造更穩健高效的資產成長計畫,早日達成財務目標,享受更富足的人生。

著有《沒有18% 我靠股票打造自己的鐵飯碗》。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遠流《動能致富:每月2分鐘,創造超額報酬!99啪教你活用動態資產配置,打造最高效投資組合》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