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歲的人最有創造力?未必是年輕人,有人70歲以上還在發明新東西

2024-01-15 10:40

? 人氣

幾歲的人最有創造力?(示意圖/美聯社)

幾歲的人最有創造力?(示意圖/美聯社)

我前面曾幾次提到迪恩.西蒙頓(Dean Simonton)這位學者,他在創造力學術領域找到很棒的研究主題:他研究愛因斯坦、畢卡索、佛洛伊德、愛迪生、巴赫等創意天才在生活中清晰可證的事實。他們寫了多少篇論文?獲得多少專利?他們的特定習慣是什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他研究創造力領域的經驗證據,正如你所知,這個領域可能因為模糊微妙的社會科學而變得難以釐清。

西蒙頓提出的問題之一是:這些偉大的創造者在幾歲時生產力最高?

2016年,西蒙頓為《科學人》雜誌寫了一篇文章:<創造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嗎?>。

「這個問題在一個多世紀以來一直吸引著科學界做研究,」西蒙頓寫道,然後補充:「我可以給出自信的答案:不完全是!」

他的文章接著指出,一個人的最高創造力通常與最高生產力相對應。這已是相當普遍的常識了,因為生產力依賴能量,無論你多有靈感,如果你需要更多睡眠,就很難堅持下去。西蒙頓寫道,有些職業,例如歷史學家和哲學家,他們的創造力似乎不會明顯下降。也許還在時間推進下,文史創作者積累更多歷史和哲學知識成為靈感來源,對他們來說也許寫歷史比辦搖滾演唱會更省力。

我非常驚訝,歷史學家和其他科學家居然也像記者一樣,也從外部訊息獲益。從我多年來採訪形形色色諸多人等的經驗,我觀察到,如果某人從事的職業需要參考外在資訊,此職業似乎會產生很多創造機會。

相較之下,若某些事業只靠汲取自己內心養分來創作,這行業最終還是有把人消磨殆盡之虞,就如藝術家。我觀察到(再次說明這不是經過實驗的發現)很多人在年輕階段因自我探索帶來的創作爆發是驚人的,最後的產出是書、歌曲、某種聲音或是風格,但就是人生的頂峰了。之後他們也可能產量豐富,但成果並不一定與之前的創作有根本的不同,只是模仿,一再套用最初促使自己創作的內心悸動。想想那些你看重喜愛的音樂家、作家,是否最後總歸一句:早期的作品最能觸動我心。

延伸閱讀:韓國人都在測的「MBTI」是什麼?16型人格完整解析!十分鐘就能找出沒被挖掘的潛能優勢

無論如何,西蒙頓得出的結論是,有大量證據表明人們甚至可在生命的最後幾個小時還在創造。他寫道:「畢竟,大器晚成的人達到創作巔峰的年紀會是少年早發者過了巔峰時期的時候。所以好消息是,人的一生保持創造力是可能的。」

這就是創造力隨著年齡增長而成熟的部分原因。但我認為有更有力的原因解釋晚年創造力的潛力:人們在老年時會更了解自己、更知道自己的熱情在哪裡。人到老年已了解世界是如何運作的。

俄亥俄州立大學經濟學家在調查勞動力時,分析了眾多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詳細資料,包括數百項的研究成果以及獲得成果時科學家的年齡。一百年前,三分之一的人在三十歲之前完成了他們的研究發現,另外三分之一的人在四十歲之前獲得成就。但隨著人們壽命延長,這種現象發生急劇變化。人們需要更多時間來學習,研究領域也變得更加複雜。

「年紀輕輕就在科學領域獲得重大突破的形象只存在於過去。」俄亥俄州立大學經濟學家布魯斯.溫伯格(Bruce Weinberg)在科技新知網站LiveScience 發表文章寫道:「如今,科學家平均在四十八歲才開始做他得到諾貝爾獎的研究,三十歲以下的物理學家很少能做出突破性研究成果。」

對於不是物理學家的其他人來說,重要的研究對象不是物質,而是他們自己。更長壽命為人們提供更多聽到自己聲音的機會。

為此,我提出本書介紹的創作者及他們創作強大作品時的年齡作為佐證。他們終其一生都在創造:

1. 詹姆斯.艾利森,出生於一九四八年,七十歲時因癌症治療法的研究獲得諾貝爾醫學獎,這項工作歷時四十年,開始之時可追溯到一九八○年代末。他現在仍繼續嘗試將他的研究應用到其他類型的癌症。

2. 史蒂夫.柯爾,球員時期贏得六次NBA總冠軍(他與二三十歲時的麥可.喬丹同事,從他的創造力獲益良多),教練時期贏得三座冠軍,他在四十多歲時創造力爆發。

3. 賈德.阿帕托,出生於一九六七年,從小就開始表演單人脫口秀。一生堅持不懈,目前已經五十多歲了仍在創作,他最受好評的一些作品都是在晚年完成的。

4. 珍妮佛.艾伯哈特,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史丹佛大學教授,找到了重新思考種族關係的方法,幫助警察看到他們無意識的偏見。她從小就有些害羞,求知欲廣泛。她的創造力具體化呈現是從研究無意識偏見和警察的相關性開始的,這使她成為該領域的世界級專家。她與警察單位做了開創性的研究。二○一九年出版《偏見的力量》,當時她已經五十多歲了。

5. 羅傑.麥克納米:三十幾歲時在華爾街發了財。多年後,投資Facebook和其他大型網路公司。二○○七年成立搖滾樂團Moonalice,擔任該樂團的主唱兼吉他手,每年都會進行數十場演出。後來,他發現Facebook的重大缺陷,認為這個缺失會被政客利用,且曾多次在國會作證。他只是不斷創造。他出生於一九五六年。因此當他出版《祖克柏搞砸了:自臉書災難中覺醒》時,他已經六十三歲了。

6. 麥克.李,與他的兄弟共同創建健康管理網站MyFitnessPal,賺了幾億美元,也讓人們的脂肪少了許多。他在三四十歲就達到這樣的成就,而他正尋找新創意。

7. 麥克.蒙斯基,被電視遙控器上黏糊糊的東西嚇壞後發明抗菌遙控器Clean Remote。疫情大流行期間,發現自己正處於一生中最具創造力和靈感爆發的時期,因為酒店和醫院對他的發明需求孔急,紛紛下單要求訂做。那時的他已經七十多歲了。

8. 蓋瑞.特魯多,第一位獲得普立茲評論漫畫獎的漫畫家。好吧,太棒了,確實很酷。普立茲獎吔!但這個數字怎麼樣:一萬五千。這是他二○一八年在創作五十週年紀念日前所創作的漫畫數量。然後同時間,特魯多仍不斷想出新點子,每次我們聊天吃飯,他都可以分享一個能用在影視動畫的靈感。創作者的年齡是幾歲?就他的情況,答案是:不限任何年齡。

9. 達林.貝爾,首位獲得普立茲評論漫畫獎的非裔漫畫家。他與特魯多拿到同一獎項,他也像特魯多一樣早年就與繆斯女神合而為一,隨時隨地只要拿起繪畫工具就可以創作漫畫。從早年起,創作不斷擴大。當我寫這本書的時候,貝爾已經四十多歲了,正在為喜劇演員凱文.哈特(Kevin Hart)製作由他的漫畫《坎多維爾》(Candorville)改編的電視節目,並為一家重要出版商寫一部上下兩冊的插圖自傳,同時還在畫《坎多維爾》的連載,還當漫畫編輯。

10. 大衛.米爾契,好萊塢傳奇人物,生於一九四五年,一九八二年製作《霹靂警探》系列影集,二○○四年製作《化外國度》。這兩部影集都是開創新劇種、新風格的重要戲劇。

11. 布魯斯.史普林斯汀,有一點需要釐清,事實是,我給史普林斯汀的「人」打了十幾通電話,但沒有得到比「也許」更多的回覆。不用懷疑,工人皇帝怎麼會停下創作。在那個史詩般的週日晚上,他在電視看到貓王的表演後不久,他就開始創作。他的創作等身,創作的樂譜足足可以把自己埋起來。在我撰寫本書時,他剛剛發行了另一張專輯,且是搖滾專輯。請想想他已高齡七十多歲了。謝謝你,布魯斯,如果哪天你想聊天,我就在附近。

12. 萊農.吉登斯:出生於一九七七年,在我寫這本書時,她已經四十多歲了,這時的她已把包羅萬象的自己發揮到淋漓盡致。事實上,確實,吉登斯給我帶來的挑戰之一是我採訪和寫書時她仍不斷提出新的創作想法。迷你音樂會、線上表演、團體音樂企畫。最後我告訴她:「吉登斯,考慮到妳不斷有新創意,當妳讀這本書時,妳一定會覺得它已經過時了。我跟不上妳了。」

然後是傑克.施羅德(Jacob Schroeder),他是結束本書最完美的人物,因為他體現了人到晚年才聽到自己聲音的力量,同時也能拋棄別人帶來的成見轉為支持自己的創造。他曾是搖滾明星,而他找到更有創意的事了,他決定幫忙癒合警察與貧困少數族裔年輕人之間的關係。

他的故事也顯示,在二○二○年麻煩來到之前,我們到底有多大進步。每一個小小創作都會有幫助。

作者介紹:麥特.瑞克托(Matt Richtel)

《紐約時報》記者,以一系列分心駕駛的文章獲得普立茲獎。這類作品集結成他的第一本非小說類書籍《死之漫遊》,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書。第二本書《免疫解碼》探討人類免疫系統,也是暢銷書,並入選比爾‧蓋茲2021年度夏季閱讀書單。另出現在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的「新鮮空氣」節目、CBS的「今晨」節目,也會參加美國公共電視網新聞時段討論,其他主要媒體也看得到他的蹤影。目前住在加州舊金山。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奇光出版《解碼創造力:踏上藝術、科學和靈魂之旅,揭示自我創造的無限可能》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