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才能讓一般人太空旅行?現在去一趟要價近千萬,未來降價秘密在「規模經濟」

2023-11-05 09:10

? 人氣

什麼時候才能讓一般人太空旅行?(AP)

什麼時候才能讓一般人太空旅行?(AP)

要使企業成功規模化,不只是要明白有多少人欣賞你的構想,而且願意掏錢買單,更重要的是,你需要花費多少錢才能提供給客戶他們要的東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小聰明棒棒冰(Wise Acre Frozen Treats)是個好例子。2006年,吉姆.皮卡雷羅(Jim Picariello)在緬因州海岸的小鎮校舍用粗糖製造有機冰棒。他很有先見之明,預料健康冰棒將大受歡迎。兩年後,他雇用十幾名員工,開了間小工廠,並和整個東岸的連鎖超市簽約。接著,眼看著他就要締造創業以來最大的突破:把棒棒冰賣到西岸的連鎖超市。他的公司就要規模化,進入爆炸性的成長階段。不料這時碰到困難。皮卡雷羅後來說:「我們總是來不及供貨。到了年底,我們破產了,我也失業了。」

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首先,這些棒棒冰的製造和分銷成本很高。需要考慮到的因素包括設備、優質原料、保險和行銷等,每個月要支付的成本總計約3萬美元。在規模不夠大的情況之下,收益無法抵消這些營運成本,公司資本就漸漸被侵蝕掉。要不是在2008年碰上經濟大衰退,也許還能寄望天使投資人出手相救,讓公司撐得久一點,持續規模化,直到實現獲利。皮卡雷羅說,他應該在擴大規模之前先籌措更多的資金。但這是後見之明。就算他做到這點,由於成本降不下來,即使有更多資金,只是延緩死期的到來。這家公司已落入成本陷阱(這是每家公司都會面臨的威脅),不可能靠規模經濟起死回生。

提到規模經濟,我們通常會聯想到低成本、大量製造的產品:源源不斷從工廠裝配線產出的東西。但是規模經濟也可能出現在不大可能發生的領域,甚至是似乎完全不可能規模化的高檔產品或服務。新興的太空旅遊就是個有趣的案例。今天,世界上至少有十來家公司希望能販售太空旅行的行程,把乘客送到外太空,再載回地球。其中,最知名的或許是理查.布蘭森(Richard Branson)的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 、貝佐斯的藍源(Blue Origin)和馬斯克的太空探險技術公司(SpaceX)(然而SpaceX的長期目標已超出單純的太空旅遊,企圖讓人類飛越太陽系,甚至使人類移民火星,使火星成為人類的第二個家園,而藍源的終極目標同樣著眼於人類在外太空的生存)。

多年來,這三家公司已為太空旅遊投資數十億美元,讓乘客得以(安全)乘坐火箭掠過太空邊緣,到外太空一遊,幾十分鐘後安全返回地球。但是開拓太空旅行的成本極高,因此這樣的商業計畫其實極度冒險。

延伸閱讀:奧利佛開餐廳,為何全倒光?問題出在新高管:一個做過內線交易的股票經紀人

第一批前往外太空旅遊的費用將非常昂貴(在筆者撰寫本文之時,維珍銀河計畫向每位乘客收取25 萬美元),能付得起這筆錢的潛在客戶群極小,要完全靠商業太空飛行服務回收投資成本的機會可說微乎其微。這也就是為何每一家公司都在探索如何用既有的研究和科技(也就是已支出的部分)擴展財源。例如維珍銀河、藍源和SpaceX都為國際太空站的研究人員提供貨運服務。SpaceX 更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合作而獲得巨額補助。SpaceX為了太空探險的遠大目標投資巨額,NASA的金援是一大助力,可抵消部分成本。

然而,有了這些平行收入管道還是不夠。要擴展太空探索的規模,關鍵就在如何解決成本方面的問題,也就是找到規模經濟。

馬斯克對規模經濟的痴迷使他成為與眾不同的企業家。自從多年前他改變網路銀行的世界以來,他進行的每項重大創新都是因規模經濟而大放異彩。如斯特拉,他的電動車新創公司。特斯拉是股市寵兒,目前市值超過5,000億美元。特斯拉能締造這樣的成功,是因為有兩個重要零件能達到規模經濟:電池和太陽能發電電池。這兩樣東西都能用更低的價格大量生產。此外,特斯拉努力邁向「用機器來製造機器」的高效率世界。馬斯克以得意的口吻述說他的「外星無畏艦」(Alien Dreadnought),也就是高度先進、全自動生產的機器人工廠。

SpaceX甚至想出使規模經濟資本化的辦法。你可以從一段非凡的影片看到SpaceX的兩枚火箭在甘迺迪太空中心以南畫定範圍內同時降落。這就是真正了不起的地方:基於可重複使用組件的製造策略。SpaceX不但以完全自動化的方式生產,而且盡可能重複使用組件,因此能每週至少生產一枚火箭。這個策略也讓SpaceX能把衛星送到近地軌道布局星鏈網路,而且大幅壓縮成本(讓電信通訊服務公司大驚失色)。事實上,由於SpaceX利用可重複使用的火箭來發揮規模經濟的優勢,把衛星送到軌道的成本減少為原來的十八分之一。

有一天,太空旅行規模化之後,就有可能允許人類在其他星球定居,但這條路很漫長,而且花費必然是個天文數字(哈!)。但這些公司很精明,正在利用規模經濟來降低任務的平均成本。如此一來,至少未來會更有機會規模化。

太空計畫所需的投資資本可說明,很多有希望規模化的創新在起步階段面臨的挑戰:也就是創新前期投入的初始成本。對新創公司來說,通常要吸引金主投入所需的資金,才能克服最初的成本障礙。對懷有偉大構想的研究人員來說,則需要花時間才能獲得可靠的數據,同時還得要找到大筆的補助款、口袋深的捐贈者或是建立企業合作關係(但正如前述,這可能會導致任務飄移的危險)。在很多產業,對沒有雄厚資金的外部人士而言,這些初始成本高得可怕,因此不得其門而入。也許我有個很棒的構想,可以打造出過濾假新聞和仇恨言論的社群媒體平台。但我約翰.李斯特只是一名經濟學教授,沒有電腦工程(computer-engineering)技能,因此無法自行創設出一個新的平台,沒有相關經驗得以說服投資人我知道自己在做的事,也沒有先導研究數據可證明我的構想不是白日夢。如果我沒有資金、不能聘雇工程師、沒辦法吸引更多有經驗的合作夥伴來測試構想原型,我的構想將永遠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

固定成本最棒的一點就是,一旦你有了技術、原型、證明數據或是任何創新作為企業的基礎,這筆錢就不用再付一次。固定成本和原料、員工薪資、醫學檢驗和健康指導等持續營運的成本不同,這筆前期初始投資就能帶來紅利,用不著再投入大筆資金。(這就是專利和版權法存在的原因:允許為創新付出血汗和金錢的人獲得一段時間的保障,從中獲益。)如果你供應的產品或服務在市場產生需求,在理想的情況下,就能踏上規模化之路,享受規模經濟帶來的優勢。

再來看看共享汽車。Lyft和Uber為了推出它們的創新運輸模式,需要大量的前期固定成本。最燒錢的部分是電腦工程,也就是創建數位平台,來做到以下這些事:透過供應商和顧客介面,即時配對司機與乘客、確定乘車價格、執行交易、更新司機與乘客評價的系統,還有提供申訴管道及其他無數微小但重要的功能。這些都是需要砸大錢才做得出來的!一旦這些都建置完成,開始運行,規模經濟就會發揮作用,每多一個乘客利用Lyft平台叫車,就會分攤一點固定成本,每次服務的平均成本就會下降。

這裡的教訓是,你必須一開始就算好固定成本,才知道資金是否足夠。即使有了足夠的資金,也得想辦法減少初始成本。對於像太空旅行這樣昂貴的計畫,似乎是難以實現的目標,但就軟體及其他新創事業來說,節省初始成本還是可行的。例如,你或許可以透過提供公司認股權,讓員工願意接受較低的薪資,某些情況下,員工未來可能會大賺股票上漲的紅利。初始成本花的錢愈少,日後需要對客戶收取的費用就愈低,這也代表客戶需求可以提高。你也可以透過重複使用某些材料,或販售主要生產過程的副產品,來抵消初始成本。例如很多生產原油的公司也生產天然氣。這不是巧合,因為天然氣就是石油鑽探過程的副產品。同樣的,糖蜜為蔗糖產製的副產品,木屑是木材業的副產品,羽毛是家禽屠宰廠的副產品。

在未來成長的過程中,只要有可能,就盡量發揮規模經濟的潛力。在很多情況下,你必須在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之間權衡取捨。正如前面的例子,初始成本高可能意味著日後的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可以大幅降低。這樣一來,如果必要資金沒有短缺的問題,初始成本高確實是件好事;在理想的情況下,隨著規模擴大,營運成本會愈來愈低。

一旦你準備啟動計畫,計算日常營運成本會是多少,然後假設這些成本要比你預期的至少高10%。然後,估計營收數字,並與營運成本相比,想想你的規模必須擴大多少才能獲利(或者反過來想,還有多少時間資金會枯竭)。注意燒錢的速度。你可能會採納皮卡雷羅的建議,準備多一點資金,讓跑道延長。

最後,如果你的商業模式已經建立可觀的規模經濟,為了吸引顧客,採取低價策略是合理的。一開始也許必須吸收損失,但是如果你知道成本會隨著顧客增加而降低,毛利終究可以變多。如此一來,即使不漲價,依然能夠獲利。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軟體產品和 app都有「免費增值」( freemium)的策略:免費提供基本服務引客戶上鉤,然後提供更好的服務向客戶收取費用。最後,你必須好好查核自己的「窒息價格」(choke price)(也就是使需求下降到零的價格),你得進行一些測試,了解不同的價格如何影響需求。降價出售也許很傷,但別忘了,薄利多銷還是比客戶歸零要來得好。

上述原則能幫助你設計策略,降低初始成本和營運成本,提高規模化的成功機率。

作者介紹:約翰.李斯特(John A. List)

芝加哥大學傑出經濟學教授,現場實驗經濟學權威。2022年獲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聘為第一位首席經濟學家,曾先後於矽谷共享經濟龍頭的Uber和Lyft擔任首席經濟學家,小布希政府時期擔任美國白宮經濟顧問。曾被諾貝爾經濟學家蓋瑞.貝克(Gary Becker)點名為極看好的未來諾貝爾獎得主。

學術成就獲得多個獎項與殊榮肯定,包括2011年獲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American Academy Arts & Sciences)院士、2015年當選世界計量經濟學會院士(Fellow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及獲頒高伯瑞奬(Kenneth Galbraith Award)、全美商業經濟協會(NABE)亞當斯密獎(Adam Smith Award)等。並曾於2018年獲選台大經濟系首屆孫震講座得主,當年度訪台演講。

《紐約時報》、《經濟學人》、《哈佛商業評論》、《財星》、《華盛頓郵報》、全球公共廣播電台、NBC新聞網、彭博新聞和網路雜誌Slate都曾報導他的研究。與葛尼奇(Uri Gneezy)合著有國際暢銷書《一切都是誘因的問題!》(The Why Axis)。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文化《規模化效應:從A到A+,讓好創意擴大影響力》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