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K小資族六年賺千萬!基本面高手親授存股5大不敗原則,一公式抓4倍成長股

2023-09-14 11:29

? 人氣

數學白癡也能懂! 一道公式算股票進出時機

總報酬本益比的總報酬是指盈餘成長率加上收益率等於總報酬率,再把總報酬率除以本益比,即可得出一檔股票的「總報酬本益比」數字。 其公式為: 假設一家公司的盈餘成長率為20%,收益率為10%,兩者相加為總報酬率30%;若目前的本益比為10倍,總報酬本益比則為3倍(30÷10)。

一般投資人在股市裡獲利,主要來源有兩個,一個是你在50塊錢買,然後100塊錢賣,中間的價差;第二個是來自於你的收益(殖利率、收益率),那為什麼股價有價差?是在於你的公司成長,公司成長後,股價就會因你的成長,去帶動股價上漲。因此,這兩個主要來源稱為總報酬。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總報酬率=盈餘成長率+收益率(殖利率)

2.總報酬本益比=總報酬率÷本益比

透過公式計算,如果在1.2倍以上,就代表現在的股價是被低估的,那你可以買進若在0.8倍至1.2倍之間,則代表股價是合理的,你可能可以繼續持有,也可以稍微觀望,「空手者不買,持有者不賣」;如果低於0.8倍,即代表目前的股價是被高估的,你可以選擇賣出

總報酬本益比買進與賣出標準。(圖/《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
總報酬本益比買進與賣出標準。(圖/《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

 

總報酬本益比公式,以信邦為例。(圖/《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
總報酬本益比公式,以信邦為例。(圖/《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

到底是每一季每一季,還是每一年每一年?以信邦而言,陳喬泓解釋,在2015年買時,自己就觀察這間公司過去五年中,每年的盈餘成長率皆超過21個百分點,而公司每年年底舉辦的法說會中,會發布最新的營運狀況,公司對未來還是看好的,「它說明年我們預計還是可以兩位數成長,公司的擴廠之類的,客戶基本上都沒有問題。」而我們要留點安全邊際(股票價值與股票價格的差距,也是評估內在價值犯錯時減少風險的方法),打個折,假設我們預估它未來的盈餘成長率有20%,打8折為16%;5%殖利率是因自己當時買時股價為60,它配的現金股利是3塊,所以殖利率是5%,16加上5等於21,21為總報酬率。總報酬率21%除以它那時的本益比(在60塊時本益比是13倍),除下來的總報酬本益比是1.6,意即這檔股票嚴重被低估。

更簡單來說,本益比一定要小於總報酬率,出來的數字就會是比較好的

股市創高還能找成長股? 達人舉一例秒解答!

陳喬泓表示,自己較少去關注大盤現在幾點,很多投資人會有的迷思是「現在好像指數很高,所以我就先離場觀望」,尤其是買ETF就是大盤漲,然後就覺得我現在手邊的這些持股現在是漲的,但ETF反而更應該要持續定時定額一直存。以個股來看,陳喬泓指出,除非你買的是台積電,否則舉例像大立光,大盤從8000漲到18000,可是大立光從6000跌到剩2000,所以個股的走勢與大盤的走勢並沒有相關性如果你的公司獲利是好的,你就可以一直漲;公司獲利差,大盤現在在往上漲,跟你也沒有關係

美利達(9914)VS 加權指數。(圖/《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
美利達(9914)VS 加權指數。(圖/《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

最後,陳喬泓舉例,以當時買美利達的例子來看,美利達是自行車股票,2011年時股價大概是50塊左右買進,同時間的大盤是9000點,大盤基本上從9000點一直回跌到剩6000點,然後再從6000點反彈至8000點。這兩年的指數其實沒有漲,它呈現一個橫盤整理的狀況,可是美利達從50塊漲到超過200塊,漲了逾4倍。所以指數的上漲跟個股的上漲沒有正關聯性,沒有正相關

陳喬泓舉例,以當時買美利達的例子來看,2011年時股價大概是50塊左右買進,同時間的大盤是9000點。(圖/《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
陳喬泓舉例,以當時買美利達的例子來看,2011年時股價大概是50塊左右買進,同時間的大盤是9000點。(圖/《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

責任編輯/林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