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比窮人更節儉?專家揭富人理財3原則,每一條都是留住金錢的關鍵

2023-08-09 15:03

? 人氣

為什麼有錢人越來越有錢?專家剖析3大理財原則。(圖/Freepik)

為什麼有錢人越來越有錢?專家剖析3大理財原則。(圖/Freepik)

實踐節儉的方法很簡單。賺多花少,這是第1條原則。一定比例的收入應該用於將來。賺少花多的人必定是傻瓜。法律對待揮金如土的人與對待瘋子的做法很接近,常取消他們管理自己事務的資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第2條原則是要支付現款,不要在任何地方欠債。債務纏身的人喜歡欺騙他人,容易變得不誠實。償還債務的人會使他本身變得富有。

第3條原則是不要預計還不確定的利潤,並在錢到手前就把它們花掉。因為利潤未必能到手,這樣你就會債務纏身且有可能永遠難以自拔。債務會壓垮你的雙肩。

節儉的另一個方法是把你的所得和開銷做成定期的帳目。一個規劃得當的人事先就知道他要什麼,並能為這些東西拿出必要的錢。家庭預算能夠平衡,他的開銷也必能以收入為界。

怎樣算是節儉?

節儉的精確限度是難以確定的。培根說過,人應該量入為出,開銷不應超過收入的1/2,剩下的應積蓄起來。但這麼做可能太精確了,培根自己都無法做到,一個人收入的多少應花在房租上?這取決於環境。在鄉下是1/10,在倫敦是1/6。無論如何,省得越多花得越少,那儲蓄就越多。可以補救第1次所犯的錯誤,但以後的錯誤補救起來就沒那麼容易了。對於那些很大的家庭來說,積蓄的錢越多,就越有利。

節儉很有必要,這對中等收入者和相當貧窮的人都一樣。不節儉就不會慷慨,因為他不能參加社會上的任何慈善工作。如果他把收入都花光了,他就無力幫助任何人。他不能以適當的方式來教育孩子,讓他們有一處適當的生活與事業的起點。培根的例子說明,即使擁有最高超的才智,忽略節儉也同樣是危險的。而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證據證明,即使智力最一般的人也能成功地實踐節儉這一美德。

雖然英國人是勤勞、努力工作、通常也是自我克制的民族,他們也肯定能以自身及努力在世界上得到相應的地位並獲得發展,但他們有點忽視能改善狀況並確保社會福利的某些最好的有用方法。他們在做到性情溫和、節儉樸素和深謀遠慮上,接受的教育還不夠。他們為現在而活,極少考慮將來。身為丈夫和父親,如果他們供給了現在的家庭所需,而沒有考慮半來,那麼他們通常被認為已經盡到了責任。英國人雖然很勤勞,卻缺乏遠見;雖然很能賺錢,卻揮金如土。他們並未做到足夠的深謀遠慮、缺乏節儉。

然而各行各業的人們受這種想法的影響太少了。他們習慣入不敷出—至多是收支相抵。上流社會在炫耀生活,他們必須保持「社會地位」,他們必須擁有毫華的住宅、漂亮的馬匹和馬車,吃山珍海味、喝名酒,女人們必須要穿昂貴華麗的衣服。這樣,奢侈浪費的做法不顧一切,卻往往讓人心碎,使希望破滅,使雄心受挫。

「上梁不正下梁歪」。中產階級努力模仿貴族氣派,他們要裝修住宅,穿華麗的衣服,幫馬車加上豪華的布篷。他們的女兒要學習「家政」,關注「上流社會」,騎馬駕車,經常去歌劇院和戲院。炫耀一時風行,人們相互比較,各種荒唐有害的做法一浪高過一浪。這樣的惡習還在蔓延。

對於勞動階級來說,他們收入更少,而且剛好收支相抵。但只要他們有點錢,他們就很少考慮到如何對付以後可能的艱難歲月;一旦不幸真的降臨,就只有家徒四壁的房子能達到遮風避雨的作用,但這並不能解決物品的匱乏。

吝嗇和節儉並不相同

因貪婪而吝嗇與因節儉而省錢是完全不同的。省錢的做法都是一樣的—不要浪費、節省每一樣東西,但目的差別很大。吝嗇鬼的唯一快樂來源是吝嗇,節儉精明的人在享受和舒適上花的錢以他的承擔能力為限,而剩下的則要為將來而積蓄。貪婪的人把金子視為神物、視為他的生命,對之頂禮膜拜;而節儉的人把金子視為有用的工具,視為提高他個人以及家人福利的手段。吝嗇鬼從不滿足、貪得無厭,他累積的財富遠遠超過他能花費的程度,但往往死後那些財富被他人揮霍一空,尤其是揮金如土的浪蕩子;而節儉的人沒有想過累積多少財富,而是著眼於在財富和舒適方面都確保得到相對公平的程度。

節儉地支配收入是所有人的職責,年輕人和老人都一樣。如果一個人結婚了呢?履行節儉的義務就更有約束力了,他的妻兒是他這麼做強而有力的理由。萬一他太早過世,難道要讓妻兒在這個無助的世界上掙扎嗎?

慈善之手是冰冷的,施捨得來的東西與勤勉、艱苦勞動、誠實的積蓄所獲得的東西相比,一文不值,後者本身就意味著福祉和舒適,而且不會對無助者和一無所有的人造成傷害。因此要讓每一個能這麼做的人努力地去節約和儲蓄,不要揮霍浪費,要讓他的小小積蓄豐厚起來,這就有助於增加他本人,以及他過世後其家人的幸福。

節儉的好處

在為了有價值的目標而節儉金錢這個努力過程中體現了尊嚴,即使這種努力最後並沒有取得成功。它產生了井井有條的想法,使節儉戰勝了奢侈浪費,使美德戰勝了邪惡;它能控制激情、消除憂慮,確保舒適的生活。

節省金錢,即使不多,也可以少流很多眼淚,避免痛苦與心神不安,否則的話這些痛苦與不安就會降臨到我們頭上。擁有一小筆錢,人的步伐就能更為輕鬆,心臟也跳得更加歡快。當發生失業或不幸降臨時,他能夠泰然地面對這一切,他可能依靠自己的資本,而避免或中止情況的惡化。透過節儉樸素,我們認知到一個人的尊嚴,生活將成為一種福祉,而晚年也將享有尊榮。

當我們走到生命終點時,我們會意識到我們並未給社會增加負擔,或許恰恰相反,我們成為社會的財富與榮耀;而且還會意識到,由於我們的自立,孩子們會以我們為榜樣,並得到我們留給他們的財富,這樣他們就會以快樂和自立的方式生活在世界上。

人生的第一職責是發展、教育和提升自我,同時也要以合理的方式來幫助自立的人。每個人所共有的自由意志和自由行動的能力都很大;這一事實已經有很多例子可證明,他們最初的環境非常不幸,但他們成功地在逆境中抗爭,並克服了困難;他們從社會最底層和貧困的深淵中脫穎而出,彷彿是為了證明充沛的精力、堅定的目標就可以在社會中獲得上升、發展與進步。難道人性的偉大、社會的榮耀、國家的力量不正是勇於面對,並克服艱難困苦的結果嗎?

一個人決心要成功時,他已經跨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正是在發展自己的過程中他才最有可能推動他人的利益。他給別人最有說服力的說法,而榜樣的力量與言詞的教誨相比,更具有感染力。他做的事,其他人爭相仿效,以他為榜樣,他以最令人難忘的方式教會了別人要履行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職責,如果多數人像他那樣做,總體上來說社會將會變得開明、幸福、甚至繁榮!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因此社會的幸福與繁榮(或者與之相反)程度是與組成社會的個人狀況相一致的。

對社會待遇不公的抱怨自古以來就有。在色諾芬(Xenophon)的著作中,蘇格拉底問:「為何有的人生活富裕而且有所積蓄,但其他人連生活必需品都很匱乏,且同時債務纏身?」答道:「原因在於前者專注於他們的事業,而後者卻對事業不加考慮。」

大部分情況下,人的差別基於才智、行動與精力。最優秀的品格從來不會碰巧出現,而是在美德、節儉與深謀遠慮的影響下造就的。

當然,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在犯錯。那些指望別人垂青而不是自力更生的人難以成功。吝嗇鬼、無足輕重的人、揮金如土和鋪張浪費的人必定會失敗。事實上大多數人的失敗是他們本身應得的。他們以錯誤的方式來安排工作,而經驗好像對他們沒有任何幫助。

其實,運氣並不像有些人想的那樣,能產生如此大的作用。幸運只不過是實際事務有效管理的代名詞罷了。黎塞留過去常說他不會繼續僱傭一個不幸的人—換句話說,即一個缺乏實際能力、不能從經驗中得到助益的人。過去的失敗常常是未來失敗的徵兆。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希望一切條件都已就緒,而不是為它作準備。我們自然會喜歡目標清晰並能以迅捷直接的方式達到目標的人;喜歡那些能以生動語言描繪做事步驟的人。

成功的願望,即使是累積財富的願望,並不是沒有用處的。毫無疑問,人的內心深處總希望變好而不是變壞。事實上,累積財富的願望構成了人類社會不斷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

它為個人的精力與活力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它是海運和工商企業的開端;它是勤勞同時也是自立的基石;它鞭策人們努力工作、從事發明且去超越別人。

沒有一個懶惰的人或奢侈浪費的人最後會成為偉人。而正是在那些珍惜一分一秒的人之中,我們發現了推動這個世界發展的人—透過他們的知識、他們的科學或創造發明。勞動是生存的一種條件。「勞動是神強加於子民身上的負擔」,這一思想自矇昧時代以來就為人所知。

作者介紹|朱儀良

不敢說自己多年輕,但絕對還不老。業餘投資客,鑽研股市七年以上,靠著長短線交易年收破千萬臺幣。在市場規律上有一套自己的見地,絕不人云亦云。

作者介紹|羅哈德

專職編者。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財經錢線文化有限公司《致富原則:善用流動資金、建立理財觀念、培養致富人格,有錢不必靠爸,你也可以自己發達!》。(原標題:偉大的富豪能聚積更大財富)

責任編輯/邱苡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