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早餐會變胖嗎?專家曝研究結果「根本沒差」!揭迷思背後藏暗黑真相

2023-08-10 12:06

? 人氣

不吃早餐會怎樣嗎?專家從研究結果點破迷思,早餐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重要!(示意圖/取自すしぱく@pakutaso)

不吃早餐會怎樣嗎?專家從研究結果點破迷思,早餐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重要!(示意圖/取自すしぱく@pakutaso)

編按:民眾觀念普遍認為,早餐必須吃得豐盛才健康,民間更流傳「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飽,晚餐吃得少」有助減肥,強調早餐的重要性,不過,《我的早餐斷食法》一書中揭露許多專家研究結果,打破民眾的早餐迷思,早餐其實沒有多數人想得那麼重要。

鄙棄主流觀念需要勇氣,請容我在此列舉一小群勇敢反抗的研究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檢視早餐研究有無科學實證的先驅——大衛.艾里森

2013年,大衛.艾里森(David Allison)與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的同事檢視了92篇以早餐斷食為主題的研究,還取了一個充滿戲劇效果的標題叫《超越證據的信念:透過早餐對肥胖的假設影響,說明扭曲科學實證的兩種作法》。檢視的結果名實相符,他們發現早餐研究者不但經常曲解自己的研究結果,也會曲解別人的研究結果。例如艾里森指出在他檢視的論文之中,有多達62%以「誤導」的方式引用特定的研究。艾里森的結論是:「缺乏實證價值以及帶有偏見的研究扭曲了科學紀錄。」

這個結論遭到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者抗議,他們認為艾里森並未推翻「不吃早餐會導致肥胖」。對此,艾里森的回應是他從未打算推翻這個論點,他只是想要證明這個因果關係本來就還沒有建立起來。

除此之外,艾里森在2014年進行了一場隨機對照試驗,他把肥胖或體重過重的成年人分成三組進行減重:「每天吃早餐」、「不吃早餐」、「隨意吃或不吃早餐」,十六週之後,三組受試者的體重毫無差異。

其實艾里森複製了1992年田納西州首府納許維爾(Nashville)的一項研究,這項研究發現,讓略胖的女性進行一模一樣的節食減重計畫,唯一的差別是有沒有吃早餐(沒吃早餐的人,午餐跟晚餐會吃多一點,彌補早餐沒攝取的熱量),兩組受試者減重的比例沒有差異。

打破早餐迷思的先驅——大衛.勒維斯基

脫離主流觀念的不只有南方人。2014年8月1日,紐約康乃爾大學的大衛.勒維斯基為《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寫了一篇評論向早餐宣戰。正是勒維斯基跟派卡諾斯基發現了早餐非但不會帶來飽足感,還會增加進食量,因此勒維斯基可說是打破早餐迷思的先驅。他的這篇評論開場白如下:

本期收錄了三篇文章,挑戰一個營養學家與一般大眾相信已久的觀念:早餐是一天最重要的一餐。對販售早餐榖片的人來說,這句話當然沒有錯。除了商業利益之外,早餐目前用於(1)大部分的減重方法,以及(2)以提升認知/學業成績為目標的學校早餐計畫。這三篇文章的發表,或許給了我們一個驗證這些想法的好理由。

這一段論述不需要翻譯成白話。其實這篇評論的最後一段寫得也很清楚:

營養學充斥著迷思。許多迷思背後都有強大的商業利益,例如吃早餐。當前最主要的營養問題是日益嚴重的肥胖問題,身為營養學家的我們必須考慮延續這些迷思可能造成的傷害,例如吃早餐的價值。

近年來(令人欣慰)的發展

除了艾里森與勒維斯基之外,還有其他科學家挺身挑戰哈佛流行病學研究。以下是《泰晤士報》近年來的四則新聞標題:

●每天吃優格或許能降低糖尿病風險
●每天一碗粥是長壽關鍵
●每天吃幾顆花生可預防早夭
●史上最大規模研究證實莓果與葡萄有助於減重

這四份研究都來自哈佛或哈佛的合作單位。雖然四篇論文都在正式警語中說明研究結果僅為關聯,但是論文的內容都支持《泰晤士報》下的標題。

《泰晤士報》也整理出幾則於理有據的回應:

「這些吃優格的受試者,生活形態可能比較健康。」——亞拉斯特.蘭金(Alastair Rankin),英國糖尿病協會會長,2014年11月14日

「攝取較多全榖食物的人,通常也會有比較健康的生活形態與飲食。」——維多莉亞.泰勒(Victoria Taylor),英國心臟基金會資深營養師,2015年1月6日

「我們知道在這項研究裡,吃花生的人比較瘦,他們吃的水果跟蔬菜也比較多……高血壓或糖尿病的機率比較低……這些因素加起來對壽命產生的影響超越每天吃少許花生。」——凱瑟琳.柯林斯(Catherine Collins),倫敦聖喬治醫院資深營養師,2015年6月11日

「此類研究無法證實因果關係……吃較多富含類黃酮食物的人也會有其他抑制發胖的習慣。」——沙塔教授(Sattar),格拉斯哥大學,2016年1月26日

營養流行病學(dietary epidemiology)似乎正在經歷一場有益的轉變,越來越多認可關聯性的人挺身而出,挑戰支持(包括早餐在內)線性或因果關係的研究者。現在有些人擔心哈佛對於發表未觀察到的事實這件事不夠嚴謹,只關心維持公衛研究結果是否前後一致。

質疑早餐的聲音逐漸浮現在檯面上。美國政府的《2010–2015國民飲食指南》提到「不吃早餐與體重過重之間存在著關聯」,表達強烈反對不吃早餐的立場。不過,2015年8月10日的《華盛頓郵報》有一篇報導名為《早餐斷食的科學理論:政府的營養學家可能搞錯了》,記者彼得.霍里斯基(Peter Whoriskey)認為政府反對早餐斷食的立場並非奠基於科學,而是猜測。霍里斯基予以譴責:「仔細探究政府的營養學家在《飲食指南》裡納入早餐警語的原因後,會發現不夠嚴謹的科學猜測(可能正確,也可能錯誤)也有機會變成嚴格的官方營養準則,散播至全美各地。」

正如霍里斯基所言,推薦吃早餐的流行病學研究僅是觀察結果,他引述了美國國家統計科學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tistical Sciences)前生物資訊學主任史坦利.楊恩(S. Stanley Young)說過的話:「哇。這也算是科學嗎?每一個觀察研究都有質疑空間。」

作者介紹| 泰倫斯.基利 

曾就讀倫敦大學聖巴特醫學院(Barts Hospital Medical School, University of London,1970–1976年),其後於牛津大學取得臨床生物化學博士學位。畢業後任教於新堡大學,後來以惠康資深臨床研究員(Wellcome Senior Clinical Research Fellowship)的身分於劍橋大學教授臨床生物化學(1986–2001年)。2001–2014年擔任白金漢大學副校長。目前在華盛頓特區的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科學研究中心擔任訪問學者,專門研究食物政策。

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我的早餐斷食法:聽聽牛津臨床生化權威怎麼說,還原早餐真相,反思飲食習慣與健康的關係》(原標題:英勇的早餐叛軍)

責任編輯/邱苡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