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動手打小孩,爸媽每天吵架也形同虐待!心理師揭小孩長大後可怕後果

2023-07-28 09:30

? 人氣

在言語與情緒暴力下長大的孩子,無形中產生對自我價值的存疑,而且不知道怎麼認同自己。(示意圖/取自photoAC)

在言語與情緒暴力下長大的孩子,無形中產生對自我價值的存疑,而且不知道怎麼認同自己。(示意圖/取自photoAC)

「呼—!」參加完高中好友婚禮、剛回到家的佐和子(三十四歲)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從今天起,她就是她們四個好姊妹裡唯一單身的人了。

「像我這種人,活著也沒有意義,還不如從這個世界上消失算了。」在他人面前總是強顏歡笑的她,每天都無法擺脫這個念頭。

她很清楚自己的無能為力,而且從以前到現在只要一碰到不開心的事,這種悲觀的想法就會馬上浮現,舉凡失戀、工作不順利、孤單害怕的時候等,幾乎任何時候。

她並不會真的去尋死,但內心裡並不排斥死亡,甚至還覺得這個世界就算少了她好像也沒差。

佐和子的母親非常情緒化。明明剛才心情不錯,下一秒就可能突然暴怒:「都是你們兩個逼得我不能離婚!你們再不幫忙,我乾脆直接搬去養老院!」「要是沒有懷上你們該有多好……,這樣我就不會跟那種人結婚了!」她總是莫名其妙遷怒姊妹兩人,而佐和子就是在這樣喜怒無常的母親拉拔之下長大成人。

當上護理師、好不容易可以搬出家門時,佐和子才終於感覺鬆了口氣。但即使擺脫母親,她的內心還是無法真正獲得解脫—「打從一開始我就不該來到這世上」以及「我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活著?」等自我懷疑始終揮之不去。

佐和子的母親也是「破壞型」與「家家酒父母」的合併類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自幼便在母親「要不是懷上你我也不會步入婚姻」、「都是你害我離不了婚」、「生下你們後我的人生變得一塌糊塗」等言語與情緒暴力之下長大,讓她們無形中產生對自我價值的存疑,而且不知道怎麼認同自己。父母這麼做,就跟直接對孩子肢體暴力、言語攻擊,或者漠不關心沒有兩樣。

此外,即使父母沒有直接施暴,在孩子面前爭吵或上演肢體衝突,其實也形同虐待。生長在這種環境裡的人容易自貶、覺得自身「毫無價值」,而且也無法好好愛護自己。

他們走不出父母設下的精神牢籠,而且會將靠近自己的幸福不由自主地推開。這種缺乏自我肯定能力的人,一不小心就會深陷非正向的低落情緒中,讓身心在不知不覺間變得遍體鱗傷,而且也無法建立融洽的人際關係。

所以他們不容易成功、更不知如何把握機會,然後一遇不順遂就沮喪氣餒,結果一次次把自己推向了自我否定的惡性循環。

如果你也擁有同樣類型的父母,想必不太好受,我很能明白你的茫然與失措。但我想讓你知道,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無價」的,而且你確實值得擁有更多幸福。

如果你從未感受過父母給予的認同與關愛,只要從現在開始學會愛自己就好了。即使愛你的人尚未出現,也一定有個更懂得珍惜你的人,在不久的將來等著你。

作者介紹|中野日出美

Inner Access心理諮商中心代表,NPO法人日本心理溝通協會代表。

全球會員超過五千人之國際催眠聯盟(IHF)認可之專業講師,是第一位獲得此項認證的日本心理師。亦為美國NLP協會認證之指導講師。身兼日本公認心理師、日本心理學會認定心理士、諮商心理師與繪本作家等身分,專業領域為「親子關係改善」。

以「溝通分析理論」融合「神經語言程式學NLP」、「現代催眠療法」、「潛意識效應」,創造出獨樹一格的諮商模式,執業二十餘年陪伴超過三千名個案爬梳生命歷程、走出依戀障礙。其獨創的「依戀重生療法」成效卓越、廣獲好評,每堂諮商費逾十萬日圓仍報名踴躍,甚至得提前三個月預約。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方言文化《人際挫折與孤獨都來自「童年傷痕」:傷你最深的往往是家人!人際心理師教你解除「依戀魔咒」,讓愛不再變傷害》(原標題:自我懷疑的「精神牢籠」,如何掙脫?)

責任編輯/李艾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