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氫能經濟起飛,台灣準備得如何?產業界喊話政府:法條訂好才有用

2023-06-26 12:40

? 人氣

國際氫能經濟起飛,台灣準備得如何?圖為德國氫能車。(取自德國交通與數位基礎建設部網站)

國際氫能經濟起飛,台灣準備得如何?圖為德國氫能車。(取自德國交通與數位基礎建設部網站)

跨越浩瀚的印度洋,人口數僅253萬的非洲納米比亞,今年5月風光宣布與德國投入綠氫生產計畫,未來每年將輸出200萬噸綠氨(易於運輸的氫延生物)。曾是德國殖民地的納米比亞,20世紀以盛產鑽石聞名全球,如今將要產出能源界新礦石—綠氫。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項計畫投入總經費高達100億美元,相當新台幣3000億元,是納米比亞一年的國內生產毛額,龐大計畫的背後推手是德國經濟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

事實上,德國早在2006年開始布局氫能,直到俄烏戰爭爆發,當俄羅斯便宜的管線天然氣供應成為過去式,德國才加快發展氫能。在減碳要求以及經濟發展的雙重壓力下,哈伯克這一年來奔走各國,簽署多份綠氫供應合約,搶占「未來能源」動作積極。

德國境內能源比重過半來自再生能源,是發展綠氫優勢,憑藉過去打下深厚基礎,德國氫能推動成果逐漸顯現。去年8月,德國北部薩克森邦(Niedersachsen)全球第一部氫動力列車首度亮相,即使這輛氫動力列車花費新台幣30億元,造價不菲,依舊驚艷全世界。

地上列車天空的飛機改用氫氣 傳統能源翻轉新契機

不讓西方國家獨領風騷,亞洲地區日本、韓國同樣積極發展氫能源。今年2月,仁川國際機場公社、韓國液空(Air Liquide Korea)、空中巴士(Airbus)與大韓航空共同聲明,將合作研發第一代氫動力飛機。

氫動力飛機尚未起飛,仁川機場周邊設備先動起來,接送旅客與機場工作人員的氫能接駁車現有10餘輛,計畫2年內要改為氫能車的機場巴士將達298輛,往來免稅店、航空公司等通勤接駁車有70輛。

此外,仁川機場一、二航廈也設置對外營業的加氫站,提供機場外小客車氫氣,一天可提供1250公斤的加氫量,一小時就能為10輛氫能小客車充飽電力。

據統計,韓國加氫站已達230站,僅42座為民間出資興建,其他都是由環境部、國土交通部與地方政府共同建設,部分加氫站委託民間業者如HyNet營運。

HyNet旗下負責第2航廈加氫站營運的所長鄭顯山觀察,韓國政府從興建加氫站到開放民眾自助加氫,花不到3年時間,算是發展很快。

相較於鄰近的日、韓或歐洲的德國發展氫能腳步迅速,即使國發會2050淨零碳排路徑首次納入氫能,但台灣在法規面與執行部分,明顯有加速的空間。

台灣氫能納入能源管理法4月下旬才進入60天預告期,6月20日預告期滿後,台灣進入「氫能元年」,能源局將可依循此法展開下一階段「加氫站設置管理規則」訂定。

延伸閱讀:在日本,電動車和氫燃料電池車,為何不會彼此取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