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都是為你好」掛在嘴邊、習慣對孩子情緒勒索?父母的這些行為都已構成「毒親」

2023-05-07 12:00

? 人氣

「毒親」一詞源自日本,泛指對孩子有害的家長。(示意圖/取自photoAC)

「毒親」一詞源自日本,泛指對孩子有害的家長。(示意圖/取自photoAC)

編按:「毒親」一詞近年討論度逐漸上升,這個詞語源自日本,是指對孩子有害的家長。精神科醫師井上智介在《這樣的教養,有毒:精神科醫師詳解,終結父母也沒注意到的NG教養》書中分享,所謂的「毒親」範圍比一般人想像的更廣,除了身心虐待以外,包含疏忽照顧、教育虐待、情緒勒索等,也都是構成毒親的行為。

毒親究竟是什麼樣的父母親?令孩子心生恐懼的家長

令孩子感到恐懼的4種虐待

毒親的典型事例有3種,過度刺激孩子的「恐懼心」、「愧疚感」與「責任心」。接下來會分別針對各個項目進行說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首先是「令孩子心生恐懼」,這可與所謂的虐待畫上等號。不知是否因為新聞所報導的虐待案大多情節重大的緣故,大眾往往認為虐童乃罕見案例,不過根據厚生勞動省所發表的令和2年度兒童虐待諮商受理件數實則超過20萬件,而且年年增加。

虐待可大致分為以下4種類型:

(1)心理虐待
(2)身體虐待
(3)疏忽照顧(放棄撫養)
(4)性虐待

在這4種類型中,比例最高的是(1)心理虐待,占了整體的6成。具體來說,像是高分貝地怒罵「你就是什麼都不會」,或是「不聽話就不給你飯吃」這種語帶威脅的態度,即屬於言語虐待。即便是半開玩笑的說詞,例如「要是壞人把你抓走就好了」、「其實你是從別的地方撿來的」,孩子也會因為無法分辨真偽而感到無比恐懼。此外,「當初就不該生下你」這種話,會在孩子的心靈留下無法抹滅的傷痕,直到長大成人後依然無法忘記。諸如此類輕視,以及無視孩子存在意義的言論,就是很常見的心理虐待。

不只如此,又如「你為什麼沒辦法像哥哥那樣啊」、「再這樣下去你會跟姊姊一樣沒用喔」等,拿手足做比較的行為也屬於心理虐待,而且這樣的情形其實意外地多。夫妻吵架到上演全武行,抑或父母親情緒不穩定讓孩子目睹割腕的景象,全部都是心理虐待。

把孩子關在外面也是一種身體虐待

(2)身體虐待亦即透過毆打、踹踢等對孩子暴力相向與造成危害的行為,約占整體件數的25%。毆打、踹踢,以及用滾燙熱水澆淋孩子等行為,已是情節重大到足以登上新聞版面的程度,然而,在寒冷時節將孩子關在外面或儲物櫃內也屬於身體虐待。這是很常見的管教方式,我想應該有不少人認為自己並未對孩子拳打腳踢,而不知曉這其實也是一種虐待吧。

是否總是被手機綁架?

(3)疏忽照顧(放棄撫養)約占整體的15%。不提供必需的飲食與衣物是相當典型的疏忽照顧事例,不過,像是將孩子留在家中或車內自顧自地外出,或者是明明孩子生病受傷卻不帶去就醫,這樣的行為也包含在內。帶孩子去醫療院所看病,對有些家長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所以會乾脆不將孩子的病痛當作一回事,覺得「忍一忍就過去了」、「睡一覺就會好」,而不肯前往求診。即便實際情況不是很嚴重,孩子也會認為「明明我這麼難受,爸媽卻不聞不問」而感到受傷難過。

此外,近年來逐漸引發大眾熱議的則是父母沉迷手機的問題。家長因為長時間玩手遊或流連社群網站,就會忽略孩子的各種感受與需求。父母親只顧著滑手機,對孩子棄之不顧,據悉即為演變成疏忽照顧的前兆。

家長本人也未有自覺的性虐待

(4)性虐待是指,父母對孩子做出猥褻行為或進行性侵害。這是相當令人憤慨的惡行,據悉約占整體虐待案件的1%。以比例來看雖然很少,但有鑑於孩子遇到這種事時難以主動說出口,以及幼兒根本不曉得什麼叫做虐待,故可研判實際件數應該更多,不只1%。其他像是孩子明明不願意,卻逼其共浴,抑或父母洗完澡後光著身體在家裡晃來晃去,都是接近性虐待的行為。

這4種類型就是助長孩子恐懼的典型毒親作風。

井上醫師的建議:

有些虐待行為其實連當事人都不自知?!

聽到「虐待」一詞,大家往往會認為與自己無關,然而,只顧著滑手機而對小孩不聞不問、拿手足來比較,這些情況其實意外地多。長大成人後回顧孩提時代,才發現以前父母親的言行實屬虐待者亦所在多有。

毒親究竟是什麼樣的父母親?過分對孩子強調責任心的家長

過度干涉是變成毒親的第一步

毒親的典型事例之二為「過分對孩子強調責任心」。最先顯現的徵兆則是過度干涉。

一般認為過度保護與過度干涉不同,搶先為孩子的各種心願鋪路即為過度保護;相對於此,過度干涉則是孩子本人沒有意願,卻搶先為其安排好一切事物。換言之,過度干涉意指,父母完全不顧孩子的感受與想法,舉凡服裝、髮型、交朋友、學才藝、讀哪間學校、社團活動等,全都擅自替孩子做決定。這類型的父母親會認為自己是在做正確的事,而不是在害孩子。

因此,即便孩子表示想嘗試某項事物,父母也會說不行、不對、不可以,予以全盤否定。當此情況變本加厲時,就有可能演變為現今所說的第5種虐待──「教育虐待」。

這類家長總是以「為了孩子好」為名,煞費苦心,但父母親對孩子的期許是永無止境,看不到盡頭的,所以會不斷提高標準,力求好還要更好,要求孩子消化難以負荷的學習量或練習量。當孩子表現欠佳時就會痛罵訓斥,出言恐嚇再這樣下去將來會變成廢物,或者是語帶嫌棄地表示「你實在比不上哥哥耶」。聽到這些話,孩子的責任心會受到刺激,覺得不可以辜負父母的期待、必須努力再努力,而愈發感到痛苦。

教育虐待的家長可分為2種類型

有關教育虐待的部分,再詳細為大家做一下說明。容易造成教育虐待的家長,若不是高學歷,就是對學歷感到自卑,位於中間者則不太會出現這樣的情形。

高學歷者中有很多人過著優渥的生活,這類型的家長往往認為讀書才是正道,也想讓孩子走上這條路。他們會基於把書讀好最重要的觀念,一味要求孩子學習,從不考慮孩子的能力範圍,並以自身過去的經驗為例,超乎必要地給予激勵。他們不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而是以自身的立場做判斷,結果就是讓孩子備感痛苦。

另一方面,對學歷感到自卑者往往認為,自己因為沒有好學歷,人生才會不順遂,為避免孩子步入後塵,總是逼子女念書,不准他們跟其他小朋友玩,抑或指定補習班處處干預。有些父母親甚至會擅入孩子的房間,將無關課業學習的漫畫或遊戲丟掉。

玩樂對於成長也很重要!

與同儕玩樂、親子之間的肢體接觸互動,以及每晚有充足的睡眠,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不可或缺的元素。除了學業以外,還有許多重要的事物。累積各種經驗,經歷過失敗,懂得判斷善惡,孩子才能逐漸成長。完全跳過這些日常學習機會,奉行課業至上主義,無疑是非常危險的做法。

實際上,教育虐待較難從外在行為察覺,父母親頂多會被認為是「熱衷教育的家長」,而不容易被發現。

最重要的是孩子的真實感受,但他們往往無法順利地表達出來。教育虐待的父母親通常會辯稱「孩子也同意這麼做」。然而,這必須考量到一個大前提:孩子無法完整地透過口語傳達自身的感受。儘管嘴上說同意,但這只不過是為了回應父母的期待所做的回答,內心可能只有六、七成的意願,不情願的感受則占了三、四成也說不定。若家長忽視孩子的真實情緒不予理解,遇到孩子表現欠佳時,就會以「明明是你自己說要學的耶」來出言教訓。

心理壓力會造成尿床或抽動症

當教育虐待的情況加劇時,孩子在精神上會愈來愈無法承受,而逐漸出現腹痛、全身無力等原因不明的身體不適症狀。可能也會發生已升上國小高年級依舊會尿床等返嬰現象,以及眨眼、搖擺身體等運動型抽動症。由此可知,親子間的關係對孩子的身心影響有多巨大。

井上醫師的建議:

孩子的存在本身便值得感激!

自覺沒有滿足父母的期待、自責令父母感到失望難過的孩子,是難以培養出自我肯定感的。還請家長們不要只看結果,應多多稱讚孩子在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希望大家都能對擁有孩子這件事心懷感恩,在追求各種結果之前,懂得珍視孩子的存在。

毒親究竟是什麼樣的父母親? 讓孩子產生愧疚感的家長

只得乖乖聽父母的話?

當孩子未滿足父母親的期待時,就會產生愧疚感。擅長心理操控的家長會以「你之前說要自己來,結果根本做不好,所以還是聽我們的吧」這類說詞來發動攻勢。孩子聞言會想到的確是自己搞砸了,因而感到內疚,只得聽從父母所言,繼而逐漸被控制。

其他像是精神狀態不穩定,動輒割腕尋短的家長當著孩子的面表示「如果你不聽話,媽媽就死給你看」。孩子目睹此景會因為擔心媽媽真的死掉而不敢違逆。然而,這類型的父母卻認為「我又不是揚言要殺死孩子,所以根本不算虐待」,習於以自身的性命或健康當籌碼來刺激孩子的愧疚感。遇到這樣的狀況,孩子會感到無所適從,只能任父母擺布。

夫妻吵架與孩子無關

有些遭到家暴的母親會明白地告訴孩子「都是因為你沒好好用功,媽媽才會被爸爸打」。聽起來很悲壯,說穿了也是在刺激孩子的愧疚感。其實這種事不應該對孩子訴說,而是必須跟自己的丈夫好好溝通才對。家長卻將責任轉嫁到子女身上,來讓自己的心裡好過一點。這是很令人咋舌的事例,但有鑑於虐待通報超過20萬件的事實,這樣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中或許層出不窮。

這類型的虐待被外界發現時,醫院或學校就會通知行政單位,為封閉走調的親子關係帶來轉機。有些父母直到此時才發現自己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壓力,抑或得知自己的身心出狀況,進而體悟與察覺到各式各樣的過失。因此,希望家長們能秉持著孩子的成長需要各種養分,而非僅憑父母之力就能茁壯的想法,打開家門,與外界有所接觸互動,為自己與子女找出活路。

作者介紹|井上智介

職醫‧精神科醫師

兵庫縣出身。自島根大學畢業後,成為精神科醫師與職醫,以大阪地區為中心執業。每月固定造訪的公司超過三十家,除了以職醫身分進行一般職業安全衛生指導外,亦為飽受職場人際糾紛與各種歧視之苦的從業人員提供輔導諮商,主要透過晤談進行心理關懷協助。在精神科領域方面,不只將重點放在醫治憂鬱症、適應障礙症等疾患,還致力於治療自殺者的心理狀態,以及因災害、家庭、犯罪等所造成的心理創傷。除此之外,亦積極透過部落格、社群網站、演講等活動,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分享「生活放輕鬆」的概念。著有《保護自己不受職場小人摧殘的心理學》(暫譯,日本能率協會管理中心出版),著作繁多。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台灣東販《這樣的教養,有毒:精神科醫師詳解,終結父母也沒注意到的NG教養》。(原標題:毒親究竟是什麼樣的父母親?)

責任編輯/邱苡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